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412节

巴州地少人稀,因为湖泊多导致雨季洪水泛滥,要想吸引人来定居就得有田,要想有田就得开荒,可要开荒就得兴修水利否则一到雨季全部完蛋。

要修水利就得有人,要想短时间内迅速修好水利需要大量的人,一来二去结果又回到起点,这是个死循环所以刺史宇文温要剑走偏锋破局。

扩军备战,预支州库的粮食养兵然后去江南抢人抢粮,带回来的无论是俘虏还是百姓全部组织起来修水利,平白多出来的这数万人要吃饭,那就用州库存粮和抢来的粮食养活,也就是预支粮食。

修水利还有这条河堤连同对陈作战消耗巨大,林林总总加起来耗费的钱粮已经让巴州到了极限,州库的存粮只能撑到年底,如果河堤破口让西阳郡今年的庄稼歉收甚至绝收,那巴州就撑不到明年秋天,随之而来的就是饥荒。

当然可以找别州调粮但巴州也破产了,借来的粮食要还,当年的租调还得上交,再要调集人手兴修水利已经没有办法筹集到这么多的钱粮,巴州依旧是一个户数不到两万的小州,再也养不起那么多兵。

没有兵那么雄心壮志也就化作泡影,宇文温为了维持住脆弱的收支平衡殚精竭虑,还急得到处找项目‘创收’,留守的许绍和郝吴伯也是提心吊胆,就怕爆发水患导致绝收。

关键就在河堤能不能挺住,挺住了就能保证秋天有好收成,秋粮入库那这一关就算是过去了。

“无论如何,这条防线我都会守住。”许绍看着东面天空喃喃自语,“使君,前线就看你的了。”

第六十六章 沟渠

?西阳城东郊外,治中郝吴伯领着下属冒雨巡视沟渠,连日的暴雨让城外湖泊水位暴涨,连带着周边农田里落下的雨水一起造成了巨大的排水压力。

城外有两处大湖,城北有一处而城东郊外二十多里又有一处名叫沙湖,西阳百姓对这两处湖十分熟悉,每到雨季湖水溢出淹没周围农田,为了治理湖患曾修有沟渠沟通湖泊,这些沟渠将湖水汇集最后向东引入三台河排入巴水。

然而这些不知多少年前修筑的沟渠淤塞严重,兼之战乱破坏年久失修已经丧失了调剂湖水的能力,今年年初巴州州衙组织人力物力修葺水利,也连带着将这些沟渠清淤、深挖拓宽。

“治中,沟渠下游三台河水暴涨,似乎是要倒灌了。”一名吏员急匆匆的跑来汇报,郝吴伯闻言向东面看去,不远处就是排水渠入三台河的堰闸。

“过去看看!”郝吴伯说完向着前方快步前进,虽然穿着草鞋但地面湿滑所以无法快速奔跑,一行人来到河堤上查看水情,发现排水渠入河处的情况果然有了变化。

三台河水在奔腾向东南之际也开始向排水渠内倒灌,渠内原本也是向东奔流的湖水水位开始明显上涨,郝吴伯见状没再犹豫下令准备关闸。

“发信号,先让江北沟渠开闸!”

一名青壮闻言吹起号角,随后南侧也接连响起低沉而有力的号角声,一声声号角如同接力般向江边传去,片刻之后又有一阵号角从南面江边向北传过来。

“关闸!”

随着郝吴伯一声令下,守在堰闸处的青壮扳动绞盘开始关闸,水闸分三道而每道有五扇闸门,闸门为木板兼以铁条制成,为保险起见特地设置了三道堰闸。

堰闸关闭而沟渠里的水位开始向上涌,在上涨了一段距离后随即回落,郝吴伯看着这一情况总算是松了口气,他走上河堤看着北岸一片汪洋哑然无语,堤外三台河水已经没过排水渠出水口。

今年修筑排水渠时出水口是高过三台河河面的,进入雨季之后接也经历了连数次连绵阴雨,当时三台河水即便上涨可水位依旧没有与出水口持平。

“这场雨可真够大的,幸亏排水渠和三台河堤完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有吏员感叹道,江南多雨故而雨季是大家都对连日降雨习以为常,可最近这下了数日的大雨就罕见许多。

“按着这样的雨量来看,长江会发大水么?”郝吴伯问道,他虽然是上司但是关于治水的经验很少,这些吏员是巴州本地人,常年生活在江边相对他来说肯定经验丰富。

“难说,若只是这一带下大雨倒不怕,就怕上游也是大雨连绵就糟了,若是大江水位暴涨那就全完了。”

排水渠的出口有两处,一处是东面排入三台河而另一处是向南直抵江边,上涨的湖水先是向三台河排放,若是出现刚才的情况便改向长江出水。

此次大雨三台河水暴涨有多处南岸河堤出现险情,郝吴伯就担心长江也发大水,西阳城的地势大约是西高东低,所以湖水向东面三台河排放是首选。

往南侧江边的沟渠只是大致完成,因为沟渠两侧还未夯实之故若是浸泡容易垮塌,只是如今情况危急也顾不了那么多,只要能保证排水通畅那么秋收后农闲时再补也划得来。

众人看着三台河北岸一片汪洋都是百感交集,为了保南岸也只能牺牲北岸泄洪,多亏州衙今年集中人力物力修葺水利,若是按照之前的状况恐怕今年的庄稼要大面积歉收。

户数只有万余的巴州人口也就六、七万,按照往常的情况来看治理水患就得修水利施舍,但组织百姓起来服力役只有数月时间是不够的,这次州衙可是组织了包括陈军俘虏在内数万人一齐上阵。

再加上粮食供应得力又舍得投钱才算勉强完成,若不是这样否则哪里能赶在雨季到来时完工。

“诸位值守堰闸辛苦了,待得捱过雨季使君自有奖励。”郝吴伯看着堤上一个木板房说到,这是值守人员过夜的地方,如同河堤其他地段的房子一般承受着狂风暴雨。

“若能保得今年收成,我等受苦受累便值得了。”众人都是咧嘴一笑,新上任的宇文使君组织百姓治水,大家对他的良苦用心十分赞同,只要能治理水患那么收益的是全体巴州百姓。

“走吧,到下一个堰闸看看。”郝吴伯拱了拱手,他向值守的吏员告别继续冒雨巡查各处沟渠,刺史宇文温去外面‘跑项目’了不在城中,许多重任都分派到佐官肩上,人人都是忙得团团转。

“也不知嗣宗的河堤能不能守住...”他看着南岸绵延的河堤面色凝重,“该死的大雨,何时才是个头...”

。。。。。。

西阳城中,主薄郑通领着人冒雨走在街上巡视,这是进入雨季之后西阳城排水体系遇到的最大考验,前几次大雨时游刃有余的各条排水沟如今已经快到极限。

江南多雨所以梁国人郑通习以为常,在梁国做了多年基层官吏的他知道最要紧的不是城里,梁国国都江陵就在长江附近,每次长江发大水他都得去守江堤,想想自己如今只是在城里检查排水那就是美差。

其实一开始他是毛遂自荐希望宇文温让自己负责河堤,不过对方却说要“给年轻人磨练的机会”便不了了之,虽然如此郑通还是将自己守堤多年的心得倾囊相授。

江陵不光修有江堤还修有河堤,每到雨季各种险情纷至沓来,正所谓久病成良医他对堤防想不熟悉都不行,此次别驾许绍组织守堤便采纳了他许多意见。

‘应该能守住吧,如果拼命的话。’郑通如是想,虽然三台河南岸的河堤赶在雨季前完成但问题不是没有,人力是充裕但石料还是不够,传说中的那什么‘水泥’产量又少,仓促间修起来的夯土河堤不是固若金汤。

长期被河水浸泡冲刷下坝体隐患会发作,前几次的雨不算什么此次暴雨才是要命,愈发暴涨的河水肯定会让河堤某处出现管涌。

堵上了就没事堵不上就完蛋,简单而又残酷的一件事情,郑通摇了摇头把担忧撇开,他的职责是城里不是城外所以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连日大雨降水量超过了排水沟的排水上限,按照各处值守点汇报来的消息看情况在恶化,城里多处已经开始内涝,街道上的积水也渐渐变深。

现有的排水沟已经无法将大量雨水排出城外,若是不采取措施再这样下去情况会越来越严重,西阳城被泡了还是小事,等水一退那就有很大概率爆发疫情。

事不宜迟,是采取最后措施的时候了!
首节 上一节 412/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