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376节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想来夏口那边也该结束了。”宇文温手摇折扇说道,随后又补充了一句:“也不知道杜总管有没有对黄鹤楼手下留情啊,本官当时可是特地提醒了的。”

“黄鹤楼,或许此时还没有这个名字吧。”杨济在一旁补充道。

“谁知道呢?实在不行再重建吧,这个殊荣你有兴趣么?”

“咳咳...”

宇文温“啪”的一声将折扇收好随即拉开帷幕走了出去而杨济紧随其后。帷幕外是一座临时搭起来的台子而台下是黑压压的人群。

人群里男女老少都有个个都是平民打扮,他们均是携家带口背着包裹惊恐地看着四周,周围站着的士兵此时都是挤出笑脸尽量露出最温和的笑容只是他们的笑比哭还难看。

“注意,注意了!!”

喊叫声将众人的目光吸引到台上,他们看见上面走出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身着官府的年轻郎君,就在这时那年轻郎君手里拿着个纸喇叭大声喊起来:

“诸位武昌的父老乡亲们!本官乃巴州刺史宇文温,欢迎大家来西阳!”

“自古武昌、西阳一家亲,大家就隔着条大江不是外人!!如今来到西阳就放心的住下!!”

宇文温高谈阔论了一会发现台下一点动静都没有,许多人畏畏缩缩的看着他甚至有些年轻娘子都是往家人身后躲似乎是怕被他拖走‘欲行不轨’。

‘冷场啊魂淡,一点反应都没有...’宇文温心中无奈的想着,他干咳数声示意旁边的搭档‘捧哏’。

主薄郑通干咳数声随即也拿着个纸喇叭高声喊起话来:“使君方才说了,我们不是坏人...”

“住处已经准备好粮食会按人头分发,大家可以安心在西阳住下...”

“等到时机成熟了使君自然会让大家再搬回去...”

“大家要相信官府、相信宇文使君...”

第三十二章 大捷

?陈国太建十四年六月初,一条从上游郢州传来的捷报震动了京城建康:于五月上旬出征溯江西进的朝廷水、陆大军击退渡江南犯的周军收复郢州全境!

消息很快扩散开去而具体战况也变得家喻户晓,建康城的酒肆茶馆里人们都在热议此次朝廷大军浴血奋战击退周军的英勇事迹。

首先是陆路,朝廷大军步步紧逼将盘踞郢州竟陵郡的周军逼得不战而逃,接下来是水路的血战五洲戍,英勇的陈国将士奋战数日后将盘踞五洲戍的周军打得落花流水缩在洲上不敢冒头,系泊在五洲的周国水军战船被焚烧一空。

卑鄙无耻只知道偷袭的周国水军主力眼见朝廷大军水路并进来到武昌便狗急跳墙在峥嵘洲摆下船阵,大军主帅长沙王陈叔坚明知对方设下重重圈套但为了早日收复郢州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派出水军主力决战。

那一战打得是惊天动地,周国水军布下重重陷阱实际兵力是官军的两倍有余,心怀保家卫国之志的陈国水军将士在万般困难之下浴血奋战伤亡达七成但依旧死战不退最后和周军打成平手将其击退。

水军失利,周军心知不妙不敢在江南停留狼狈的抱头鼠窜逃回江北,陆路大军兵不血刃的收复郢州各州郡。

“要我说还是南人的水军厉害,北人的兵马再怎么样猖狂也没法在江南立足!”

“那当然,官军的战船成千上万哪里是周国的破烂水师能比的,此次出征水军战船光是金翅、青龙、平虏都有数百,周国水军哪里凑得出这么多大船!”

百姓们都在茶余饭后讨论着此次大捷,大家都对官军水军之威有了更多的体会可在知情人眼里却不是那么乐观,陈国皇帝如今正在宫里听着关于此事的奏报。

情况很恶劣,首先,朝廷大军在峥嵘洲一战损失惨重,战船和兵力损失在六成以上,船还好说再伐木建造即可但这一仗下来损失的数万精锐水军将士可不是那么容易补上的。

其次。郢州虽然收复但是除了上隽郡外其余各州郡的人口两万余户均被周军掳走,不光如此,连猪、牛、羊、鸡、鸭、鹅等牲畜家禽全都被带走了。

州郡库房全部被搜刮一空,粮食、绢布、丝麻等所有的财物都被搬走。农田的庄稼全部损坏今年绝收已成定局。郢州州治夏口城被夷为平地连城墙砖都被拆走,水井悉数被填。

武昌城也好不到哪里去,城里变平地北墙被拆光,樊口水寨仿佛从来都没存在过,樊山顶上的戍所也化为废墟。周军走了却留了个烂摊子给陈国。

郢州尤其夏口、武昌两城为要地所以即使已经变成了白地都必须重建,原来的驻军伤亡惨重所以要从别处调兵,光是驻军还不行得有百姓居住才能提供粮食所以还得迁民。

水军要重建得调集工匠和木材造船,移居郢州各州郡的百姓需要住所需要开展农活所需的各类农具以及耕牛,这都得从各地征调。

“爱卿的意思是?”陈国皇帝陈叔宝问道,语气里有些不耐烦,在他看来大军收复了失地就是最重要的至于善后么总会有办法何必让他费脑。

“官家,微臣的意思是重建郢州花费巨大。”吏部尚书江总说道,面前的这位官家似乎对政务不是很感兴趣但他还得仔细解释,“为防周军再度南下须得重新布防。此事不宜延误。”

“朕知道了,既然打退了周军那也不急于一时,此事稍后再议吧。”陈叔宝摆了摆手,江总还要再说话却被一旁的中书舍人施文庆抢先发话:“江尚书,大事要紧。”

江中识趣的噤声,陈官家如今想着别的事情如果不识好歹那就是要触霉头了再说这国事皇帝不急他又急个什么劲,今日是官家召集他们几个心腹有要事而郢州之事不过是顺便议一下,他一个吏部尚书管多了可是神憎鬼恶。

又有一人走入殿内却是另一位中书舍人沈客卿,他笑眯眯的向陈叔宝行了个礼然后说道:“官家,张贵妃已在御花园布置好了。为朝廷收复郢州庆贺。”

陈叔宝闻言来了兴致起身离开:“走,诸位卿家随朕去御花园看看!”在场议事的都是他还是太子时就已经亲近的臣子所以平日里游山玩水都是少不了的‘诗友’。

对于这位新登基的大陈天子来说有长江天堑在那北朝再猖狂也无法染指南朝江山,既然郢州已经收复那何必为些许小事烦恼,及时行乐才是正事。

“江尚书。一会可得写首好诗为大陈驱逐北人庆贺庆贺!”

。。。。。。

安陆,安州总管府衙,军议正在进行,对陈作战圆满完成如今进行的是‘总结会’。

对于山南各州来说位于西北方向的隋国是大敌也是首要提防的方向,而江南的陈国却是如芒在背让人寝食难安,腹背受敌是周国山南道大行台(尚书令)宇文亮必须面对的现实。

正所谓北有虎南有狼若是西北面的隋军大举进攻那就必须全力应对但是引而不发的陈国却要牵制住他大批兵力。这种局面必须解决所以有了此次行动:以攻代守。

最好的进攻就是防守,所以此次作战就是为了这一目标而进行,全力进攻江南的陈国郢州地界,把郢州的水军击垮再击垮反扑的陈国大军中的水军,然后把郢州人口悉数迁往江北就可以了。
首节 上一节 376/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