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339节

宇文洽看向窗外那熟悉的街景走了神。他在想自己的命运。按照前例禅让后的皇帝不会有好下场而前朝宗室的命运则在两可之间。

三十一年前。东魏皇帝元善见禅让帝位于权臣高洋,次年被毒杀,二十五年前西魏皇帝元廓在权臣宇文护的逼迫下禅让帝位于宇文觉,不久后被杀。

东魏的元氏被齐国屠杀,西魏的元氏倒是在周国幸存下来,宇文洽如今只期盼杨坚即位后能放过他和儿子共两个宇文宗室的性命。

“先帝...四年前您去世时可曾想过大周江山会有今日...”宇文洽喃喃自语道,四年前去世的周武帝宇文邕留给太子宇文赟的是一个即将统一中原、国力蒸蒸日上的大周,未曾想这一位只用了两年就折腾得人心尽失。

杨坚擅权。那些曾经为大周出生入死的权贵们大部分都站在杨坚这边袖手旁观看着他一步步将大周吞下,若是武帝在时哪里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想到这里已经是视线模糊,他知道自己就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也无法反抗,唯一期望的是尽量的表现出恭顺以便能保住自己幼子的性命。

“就算要杀,就只杀我一个吧...”

当日,相国、隋王杨坚身着常服入宫,受册、玺,改服纱帽、黄袍接受周国皇帝禅让即帝位于临光殿,随后服兖冕召见群臣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大赦天下。

立独孤伽罗为皇后,长子杨勇为太子。废除周六官,新朝官制依汉、魏旧制。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

降周帝宇文阐为介国公搬出皇宫别院安置,食邑一万户,车服礼乐仍按故周旧制,上书不称表,答表不称诏。

尘埃落定,相国杨坚终于走出了关键一步长安朝廷已经是换了主人故周之地已为隋土,这个消息也是随即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尤其是向邺城的东周朝廷涌去。

。。。。。。

巴州,西阳城东郊外军营,校场上士兵们全身披挂列队站立,他们身着黑色戎服精神抖擞一眼望去犹如黑色大潮,西阳郡公、巴州刺史宇文温则是领着一众将领在台上迎风伫立。

不久前的除夕夜田元升叛乱在宇文温的指挥下被迅速平息,新军士兵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色,在城中守卫西阳郡公府邸的士兵击退来袭陈军连番围攻最后反杀将对方打得落花流水。

守卫城中各要害之地的士兵也完成了任务,在城中零星放火的贼人随后被他们击败并俘虏,在州兵的配合下将火势扑灭避免了大范围蔓延,在随后展开的大搜捕中将田元升等几个主谋的党羽一网打尽。

留守城外军营的士兵在衡州刺史周法尚派来的奇兵策应下将在外围攻的鲁氏族兵一举击溃,双方合为一路浑水摸鱼混在鲁氏溃兵中将其老巢巴河城拿下。

除夕之战俘获无算,宇文温自然是重重有赏:此次论功行赏不光赏钱财还增加了一样千百年来人人渴求的财富——土地。

田元升及其同谋还有鲁氏被查抄的地产之中极大一部分是土地,扣去那些巧取豪夺的归还原主之后还有许多等待分配,宇文温‘肥水不流外人田’优先将这些已是无主的田地作为奖励分给有功将士。

有了地人心才会真正安定下来,地里有了收成那么家才算稳定,有了房子一家老小就不怕日晒雨淋不必风餐露宿,有了家产士兵们才会死心塌地跟着宇文温去杀敌。

‘有恒产者有恒心’这句话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但大方向错不了,宇文温就是要让士兵们有归属感,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分田地,绝对的公平做不到但相对的公平他还是能办到,

将领们自然是要有份,同时按照功劳依次分地,那些被充公的房产、耕牛、农具也是财产之一甚至包括奴婢,根据不同功劳有各种‘搭配’任选。

分田地分人分房子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励了士兵的士气,虽然距离正式的‘开盘’还有一段时间但大家都已经是夜不能寐,对于这些九成九以上穷苦出身的将士来说可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新军士兵无论是老兵还是两河口一战以及江津戍一战新入伙的俘虏兵只要是立了功都有份,宇文温方才当众宣布此次没有机会立功的下次立功了也一样有机会。

“从去年一月下旬招募人马组建新军到现在已经将近一年。”宇文温拿着纸皮大喇叭喊着,“一年了!总不能没有个正式的名字!”

这支军队是募兵制要是较真起来算是宇文温的私军,募兵是跟着主帅走的其兵员来自各地所以名字当然就不便用地名,对于起名颇有心得的宇文温很快便想好了新军的名字。

新军是长枪阵为主防守能力很强但是按照之前史万岁的建议要强化突击能力也就是‘攻’,这一攻一防结合起来就是宇文温的灵感来源。

“长枪如林,须得林中有虎方能主动出击克敌制胜,此即为我军建军目标。”宇文温的声音有些沙哑但依旧气势十足。

“要有虎在林,所以名字就是虎林军!”

第一章 身影

?正月十五,祀蚕神,新年伊始,桑树开始抽条发芽,桑树的好坏关系到蚕儿的生长良好与否进而关系到百姓的生活好坏,百姓养蚕能否成功也关系到官府能否从他们那里拿到每户绢三匹的户调。

为了祈求蚕神保佑自家种桑养蚕顺顺利利所以按风俗各个养蚕人家开始祭祀蚕神:将熬好的白粥用碗盛好添上油膏恭恭敬敬的捧着登上房子东南角,这个时候就可以向蚕神祈祷保佑自己家养的蚕又多又大。

街道边,阿奴饶有趣味的看着一处民房里的户主祀蚕神而身旁一个侍女提篮候着,街道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大家都对这祀蚕神习以为常唯独阿奴有些‘少见多怪’。

她自幼入了杨家跟着女郎杨丽华长大所以没见过这种民间习俗,后来杨丽华入宫做了太子妃她也跟在身边做女官,主仆二人在长安皇宫里生活了将近九年原以为就这样过一辈子未曾想遇到一个人从此改变了生活。

阿奴一想到那人就有些无语随即没了围观的兴致继续向前走,今日小女郎宇文娥英要买好玩的东西她也顺便出来走动走动。

半月前那场叛乱似乎从未发生过一般,西阳百姓们正忙着生计对那一晚的记忆似乎已经淡忘但是另一件事却是津津乐道。

决战西阳之巅,这是如今百姓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中的‘独脚铜人宇文温’更是作为主角时不时被人提起,新年伊始,访亲拜友的人们把除夕之夜发生在西阳城的这场精彩打斗四处传扬如今已是众人皆知。

官府已经多次辟谣说‘决战西阳之巅’绝无此事若是有人再私下乱传必定要追究责任云云,但是这种不痛不痒的措施不但制止不了故事的流传反倒是火上浇油。

‘他肯定就是故意的!’阿奴心中如是想,她的‘郎主’宇文温‘狡诈多变,诡计多端’满肚子鬼点子一定是这个‘决战西阳之巅’的故事幕后主使。

目的就是鼓吹自己如何英勇神武,不过想想变成了恶俗的‘独脚铜人宇文温’倒是让人莞尔一笑,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故事更让人津津乐道,就连郎主杨丽华听了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西阳城是个小地方,繁荣程度和安陆没法比。至于长安么阿奴更是不屑于比,她觉得也只有洛阳、故齐都城邺还有江南的建康才有资格和长安相提并论。

前方街口人头攒动似乎是在听着什么消息,阿奴也不管那么多直接靠了上去看是出了什么事,只听人们都在议论着一件事情:陈国的皇帝去了。如今太子登基成了新皇帝。

“据说老官家是因为得知始兴王没了一口气接不上来就去了...”有人说着最新消息。

“要我说,始兴王就是个逆子,你们是不懂,当年我在湘州的时候那个始兴王做的事情啊...啧啧,那就不是人做的事!”

始兴王陈叔陵在湘州做刺史的时候是弄得民不聊生可无论大臣们怎么弹劾都没用。陈帝总是不痛不痒的斥责几句就没了下文,长此以往陈叔陵就愈发跋扈。

“那这般说,新官家会不会派兵过来攻打西阳报仇?”
首节 上一节 339/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