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970节


忘了?怎么能忘!

渊盖苏文永远也不会忘,他父亲去世时担任莫离支(等同于中原军政合一的丞相)一职,那么按照传统的规矩,这官职理当由他继承。

但做不到,那么退而求其次,做大对卢(等同于中原宰执级别官位),还是不行,因为“国人”也就是五部贵族之中,绝大部分人都不同意。

那么,渊氏起家之本的“东部大人”一职,可是名正言顺的父死子继,结果他也差点当不上。

自从十余年前那场大战后,渊氏的声望大受影响,而王族趁机发难,不断想办法收权,又有大贵族想要取(渊氏)而代之,所以暗地里拆台。

渊太祚去世时,已经无法控制局面,无法让贵族们拥护儿子渊盖苏文按惯例继任各职,以至于渊盖苏文接连和莫离支、大对卢官位失之交臂后,想继承东部大人的职位也变得困难起来。

贵族们基于各种动机,公开阻挠他“父死子继”,理由就是他太过年轻、能力存疑所以没资格,渊盖苏文气愤至极,却只能低声下气,当众向贵族们乞求,乞求大家给他一个机会。

先让他“暂时”做东部大人,如果不称职,随时可以换人。

想到这里,渊盖苏文的呼吸都急促起来:这样的耻辱,我怎么忘得了!

第六百八十一章 板上钉钉

上午,议事厅内,高句丽王派来督战的使者,和东部大人渊盖苏文交谈着,在场的高句丽将领默不作声,静静听着,后堂,金名诚同样在倾听双方谈话。

他在这里已经待了十余日,巧舌如簧,要说动渊盖苏文识时务、弃暗投明,如今效果明显,高句丽王派来督战的使者,恐怕要白忙活一场了。

渊盖苏文作为萨水上游地区防线的高句丽军队主帅,丢了重要的屏障——忘川地区,这意味着耗时十余年、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修建起来的重要防线,就这么缺了一角(北端)。

若接下来,渊盖苏文此刻镇守的山城再失陷,意味着周军从侧翼突破整条防线,逼近高句丽“临时国都”所在的地区。

大量军队和百姓放弃了平原地区,躲到群山之中,为的是坚壁清野,避开敌军的锋芒,和敌人对耗,耗到对方因为后勤成本太高而收兵。

如果无法保证对峙,让敌人逼近临时国都,就真的逃无可逃了。

为此,中枢希望作为一方主帅的渊盖苏文赶紧想办法,改变一味死守的做法,想办法扭转战局。

然而,渊盖苏文按兵不动,只是一味防守,似乎在等着周军来攻,若是在忘川之战前,这种策略倒也没错,可忘川之战己方那苦心经营的堡寨群,扛不了多久就完蛋了,再一味地死守,恐怕是守不住的。

为此,高句丽王多次遣使催促渊盖苏文适当主动出击,以攻代守,不要再和之前一样死守,但收效胜微。

后来,有流言称周军正在劝降渊盖苏文,所以渊盖苏文才按兵不动,想要待价而沽,为此,高句丽王愈发坐立不安,此次再次遣使,想督促渊盖苏文出战,但又不好逼迫太甚。

就怕对方真的投了周国。

金名诚听着那使者急切却又不敢把话说太狠的语气,深切体会到高句丽王的无奈,心中不由得冷笑: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渊盖苏文的祖父渊子游,靠着讨伐靺鞨、百济、新罗,积累了赫赫战功以及威望,所以得任大对卢一职,这官职就等于中原的宰执。

源氏通过主导对外战争,培养了一批亲信,拉拢了大量的贵族,以至于在大对卢之上,特设了“莫离支”一职,权势更进一步。

莫离支一职,大概等同于中原的中书令加兵部尚书,军、政大权握在手中,王权与之相比,有些黯然失色。

渊盖苏文的父亲渊太祚作为莫离支,一直在抓权,这让当时新继位的大王高元坐立不安,为了扳回一局,于是亲自带兵,联合靺鞨各部,对周国的辽西地区发动进攻。

高元想靠着军事胜利重振王室雄风,但此举却惹恼了周国。

后来周国大举兴兵,把高句丽打得大败,好不容易求和成功,但鸭绿水以北地区悉数丢失,而平壤地区也被周军扫荡,伤亡惨重。

许多贵族都遭受损失,由此怨声载道。

高元因此威望大跌,然而渊氏的威望同样大受影响,因为就是这对君臣无能,才让“国人”(贵族们)的利益严重受损,连带着丧师辱国。

所以,去年高元去世后,其子根本就没机会继位,贵族们拥护高元之弟高建武继位。

高元为这场大败付出了代价,渊太祚同样如此。

他作为莫离支,任内御敌无方,国土大半沦陷,不要说政敌不待见他,就连原本忠心耿耿的政治盟友也离心离德。

这就是大权在握的利和弊:开疆扩土,功劳和声望归你;丧师辱国,责任和骂名也归你。

渊太祚的威望不如当年,对于局势的控制力度也不断减弱,到后面甚至无法为自己儿子渊盖苏文铺好继任的道路。

渊太祚去世,贵族们的反扑随后到来,莫离支一职被废除,而本该由渊盖苏文继承的大对卢一职,没了渊盖苏文的份。

不仅如此,就连东部大人这个属于渊氏起家本钱的职位,渊盖苏文也差点拿不到,面对贵族们或明或暗的阻挠,渊盖苏文不得不卑躬屈膝,低声下气的乞求大家给个机会让他表现一下。

这种窝囊气,但凡有点自尊的人都受不了,更别说本来就该名正言顺继任东部大人的渊盖苏文。

现在倒好,大王和那些大贵族们,生怕在忘川之战后伤亡不小的渊盖苏文投了周军,现在开始说好话,还封官许愿,拿大对卢一职来拉拢渊盖苏文。

但是已经晚了,东部大人有了更好的选择。

金铭诚如是想,他觉得现在的局势,谁都看得出来高句丽迟早要完蛋,无非是撑几年的问题罢了。

反正周军控制了平原地区,困守山区的高句丽军民,耕地有限,把存粮吃光后,除了投降别无他法。

那么,做一个名不副实的大对卢,哪里有投靠周国、做一个郡公来得划算?

即便不得重用,但做一个富家翁总是不错的。

毕竟,就在中原的权贵人家都用上了“空调”、“暖气”之际,高句丽王都用不上这种设备,更别说各种享受,哪里是撮尔小国所谓王侯能够享受的?
首节 上一节 2970/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