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960节


至于客运,海港车站不对外开展客运业务,旅客们只能在黄城车站上下车,当然,兵马调动、官府的公务往来例外。

长孙无忌看向港区一隅,那里是水师战船泊地,换而言之,那一片港区是军港。

此刻,他用眼睛可以看到军港里停泊的战船,其中一艘悬挂特别旗帜的机帆两用大海船,名为“鹧鸪号”。

即将搭载皇朝使节前往高句丽。

之前,新罗王遣使入朝,哭诉高句丽、百济撕毁和约再度进犯,乞求中原天子主持公道,所以,天子遣使前往高句丽斡旋。

只要高句丽消停了,百济自然也就偃旗息鼓、灰溜溜退兵。

使节前几日抵达黄城,就等着海况合适,乘坐鹧鸪号出海,长孙无忌知道这件事。

但总觉得皇朝使节乘坐一艘名字有点怪的火轮船出使,有损威严。

鹧鸪号是一艘机帆两用炮船,三桅风帆,又有蒸汽机带动的螺旋桨推进装置,两层炮甲板,船舷两侧各有火炮二十门,船首有撞角,据说能轻易撞翻万斛海船,可以说是大洋之上的猛虎。

却取了个小鸟的名字。

长孙无忌知道航海风险大,所以许多船主喜欢给船只取吉利的名字,譬如鸟禽,寓意一直在海面上,而不会沉入水中、

鹧鸪是一种喜欢钻草丛的鸟禽,长孙无忌不知道兵部是怎么想的,给如此威武的战舰取这种软弱的名字,此刻腹诽不已。

命名为“某鹰”、“某雕”、“某鹞”不好么?结果取名“鹧鸪”?

取这种名字,莫非是兵不厌诈,让敌人掉以轻心么?

天蒙蒙亮时,在车站指挥台上调度的长孙无忌,就看到靠在码头边的鹧鸪号在生火烧锅炉,烟囱一直冒烟,持续到现在。

他看了看天色,此刻天空多云间晴,时不时有海风吹过,是个出海的好时机,鹧鸪号一大早就开始烧锅炉,看来是赶上趟了。

蒸汽机冷启动就是这么麻烦,要提前几个小时烧锅炉,火车是这样,火轮船亦是如此,毕竟要把锅炉里的水烧开,总是需要时间的。

长孙无忌又打了个哈欠,赶紧向栈桥另一头走去,要尽快吃完早饭,然后好好睡上一觉。

“呜呜呜呜~~~”

码头方向传来汽笛声,长孙无忌循声望去,发现鹧鸪号在拖船的拖曳下,缓缓离开码头,调转方向,船头向外。

与此同时,又有两艘机帆两用大海船离开码头。

大概是这两艘船护送鹧鸪号出使高句丽吧。

长孙无忌如是想,继续向前走,下了栈桥,走进食堂,要了份早餐,找了个位置做好,刚要吃,却听得外面传来爆炸声,动静很大,宛若平地起惊雷。

他第一反应就是车站里哪个火车头的锅炉爆炸了,只是愣了一下,拿着个炊饼就往外跑。

一边往栈桥跑,一边啃炊饼,大老远就看见栈桥上站着几个车站员工,指着港区方向议论纷纷。

他跑上栈桥,看向港区,不由得愣住了:

海面上,一艘大海船火光大作,冒起滚滚浓烟。

船身过半已没入海中。

一个员工大声喊着:“哎哟,那是鹧鸪号啊,怎么就出事了!”

第六百七十四章 决心

海浪拍击着船体,发出“哗啦啦“的声音,不住摇晃的船舱里,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席地而坐,有人背靠着舱壁,有人背靠背,大家听着机器的轰鸣声,忙着自己的事情。

有人在擦拭手中的“六响子”,这是做工精良的左轮手铳,弹巢可装弹六发,用的是金属壳定装弹,底部有底火,以撞锤击发,连续扣动扳机六次,就是六响。

面对无甲、轻甲的敌人,用“六响子”可以轻松在近距离(十余步)结果对方,不需要白刃战,省时又省力。

加上“六响子”防水性不错,下雨天一样能可靠射击,所以这是战场上士兵们的防身利器。

但缺点就是射程(确保射击精度的前提下)比较近,士兵手持六响子与敌人对射,对方可以用强弓在七十步开外放箭,这个距离上,六响子的准头极差。

不要紧,有射击精度极佳的“鸟铳”来帮忙。

手持鸟铳的猎兵,可以轻松射杀七十步距离上的敌军弓箭手,当然,对方可以躲起来,但那样也射不了箭了。

此刻,戎服稍有特别的猎兵们,同样在认真擦拭手中的鸟铳,精度较好的鸟铳,还会装上“瞄准镜”,让猎兵们能在一百步以上距离上精确射击,达到百步穿杨的效果。

但是鸟铳造价贵,子弹也贵,所以装备数量有限,仅限于少数猎兵使用。

战斗中,被猎兵用鸟铳压制的敌人,可能会选择用盾牌或者楯车作为掩护,结阵向前推进,这种时候,无论是六响子还是鸟铳都无计可施。

一旦被对方逼近,白刃战不可避免,但前提是对方能够承受住官军“掌中雷”的攻击。

木柄、铁头的“掌中雷”,仿佛一个单头金刚杵,其圆柱状的铁制“杵头”里装着烈炸药,木柄里是拉发延时引信,使用者扯动引信,将其投掷出去,能有二十步远。

当木柄里的引信烧到头,便会触发烈炸药,其爆炸的威力不低,能将近在咫尺的人炸得断手断脚,也能把大盾、楯车炸烂炸散架。

但“掌中雷”却比传统的“轰天雷”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携带和投掷。

有了这样的武器搭配,士兵们如虎添翼,然而敌人也不是傻瓜,既然靠步兵冲击不行,就会用上骑兵。
首节 上一节 2960/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