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834节


首先是燃料,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炼铁的燃料从木炭演变为焦炭,如今变成了“煤气”,所以,这种新式炼铁高炉烧的不是固体燃料,而是气体燃料。

煤气燃烧的温度很高,比木木炭和焦炭都要高,所以能够进一步提升炉温。

因此,新式炼铁炉必须配备煤气发生炉,以煤作原料产生煤气。

其次是鼓风,如果鼓入炉膛的风是冷风,那么冷风就会降低炉温,所以需要对鼓进炉子里的空气进行预热,也就是要把热风鼓进炉子里。

新式炼铁炉,用的是蒸汽机驱动的新式鼓风机,风量大不说,还让空气和煤气混合,经过预热,进入蓄热室。

所谓蓄热室,可以看做两头通风(交替切换风道)的高温烘箱,由炼铁炉自身排放的高温废气加热,可以让经过炉体的空气和煤气混合气体进一步升温到数百度。

这样的灼热混合气体进入炼铁炉内燃烧,可以有效确保炉内高温。

高温有多少?稳稳保持在一千五百度以上。

铁矿石在这种炼铁炉里,很快便熔化,经过各种除杂工艺,变成铁水从炉口流出去。

宇文皛听到这里,发问:“一千五百度以上..你们如何知道炉内温度有多少?一般的温度计,根本就受不了那么高的温度。”

一名技术员回答:“回大王,新式炼铁炉用的是热电温度计,能耐高温。”

“寡人知道,就是这热点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有些复杂....”

“大王,热电温度计的原理大致如下:由两种导体构成的棒状回路,若两端出现温度差,其回路内就会产生电流...”

“回路两端温差越大,电流越强,于是可以根据电流的强弱,判断受热端温度的高低。”

“所以,用耐热合金制作的热电温度计,透过炉壁进入炉内,工人们在外面看电流表,看指针所指刻度对应的温度,就能知道炉内的炉温有多少。”

“当然,原理很简单,要实现起来却不简单....”

“温”字,是天子名讳,按说要避讳,用别的字替代,但这个字确实难替代,所以朝廷对于“温”在工业、科学技术上的使用不做限制,故而宇文皛和技术员才能大大咧咧的说“气温”、“炉温”。

这样的解释简单易懂,宇文皛点点头,又问:“炉温达到一千五百度以上,这不是可以炼钢了?”

那技术员回答:“大王说的是,这种炼铁炉,实际上就是炼钢炉,因为炉温足够高,只要控制好铁水含碳量,就能炼出钢。”

“按照如今的研究结果,生铁和熟铁的区别在于“含碳量”:含碳量大于百分之二的铁就是生铁,含碳量小于千分之二的铁就是熟铁。”

“而含碳量在千分之二到百分之二之间的铁,就是钢。”

“所以,炼铁时,控制好含碳量,尽可能除去其他杂质,就能得到想要的生铁、熟铁还有钢。”

“生铁、熟铁的冶炼相对容易,至于炼钢,难度颇大,细细说起来,几日都说不完。”

按照技术员的介绍,新式炼铁(钢)炉,要针对所用的铁矿石进行“优化”,因为铁矿石分“酸性”和“碱性”,那于是炼铁(钢)炉的内壁耐火砖就得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以便“属性相克”。

与此同时,还得调配对应的“助熔剂”、“造渣剂”,将炉内杂质和铁水分离。

若炉膛内衬及药剂的“属性”不对,即便炼出钢,这种钢也会发脆。

譬如大冶铁矿,出产的铁矿石,需要用碱性炉来冶炼,只有这样,炼出来的钢才是好钢,而同样的炼铁(钢)炉在利国制铁所、舞阳制铁所使用,必须针对当地的铁矿石“属性”进行“优化”。

现在,眼前这座炼铁炉,因为还没有对当地出产铁矿石进行“优化”,所以目前只能炼生铁、熟铁。

听到这里,宇文皛再次看向炼铁炉。

这处铁冶,有三座新式炼铁炉(每座炉日产量约为四千斤),昼夜不停、轮流冶炼,为铁轨工场提供铁料。

而工场生产出的铁轨,供应该地区路段的铁路修建工程。

一般而言,一里长的铁路耗铁量为六万斤,这里的铁轨工场,在拼命提供“养料”,促进分段铁路的“缓慢生长”。

从兰州金城到秦州上封,有数个类似的铁冶用新式炼铁炉炼铁,加上配套的铁轨工场,每日吞食大量铁矿石和煤炭,日夜不停为铁路建设工地提供铁轨、道钉。

加上各类蒸汽机械、工地小火车对煤炭的需求,极大刺激了沿线地区的煤矿开采、运输业,连带着让货运车队(马车)忙得不可开交。

铺设铁轨需要枕木,需要碎石做路基,修筑铁路桥时也要大量石块,所以伐木场、采石场的生意愈发红火,木材商人开始活跃。

铁路沿线各地百姓,纷纷向施工队伍出售粮食、禽畜、蔬菜,或者接受雇佣,到工地干活,最简单的砸石子(把大块石头砸成小石头),连妇孺都能做。

又有许多青壮趁着农闲到铁冶、铁轨工场务工,还有大量小商小贩在建筑工地做起了小买卖。

可以说,铁路的修建,带动了沿线地区百业发展,许多人从中获得了好处。

一条五百余里长的秦兰铁路,即便尚处于施工阶段,就已经带动了沿线地区的人气和经济,宇文皛不敢想象,等铁路建成通车后,沿线地区的“温度”,会升高到什么程度。

第五百七十八章 巨兽

中午,大冶地区浓烟滚滚,无数烟囱冒出的黑烟聚集成云,使得太阳黯淡无光,半山腰,登高远眺的皇子宇文维新,看着浓烟环绕之中闪烁着火光的大冶地区,看着其中那一个个庞大的身影,无法形容自己此时此刻的感觉。

他仿佛置身于小说中的世界。

妖雾弥漫的群山之中,栖息着一头巨大的洪荒巨兽,这巨兽正在沉睡,不知不觉中吸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纳于己身。

它的头颅,枕靠在山峰上,巨大的重量,压得山峰咯吱作响;

它的脖子,依靠在山坡上,粗硕的黑色血管浮现表皮,一股股黑色血流在血管中流动;
首节 上一节 2834/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