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752节


但是,若海外番商在海边设立草市,每年定期运来奇珍异宝,在这个草市销售销售奇珍异宝,那么得知这一消息的周边豪商自然会带着钱财聚集过来。

买卖越做越大,草市变固定的边市,必然引起当地官府注意,于是就会有官吏来交涉,一来二往,外来番商就能和官府“勾搭”上。

宇文维乾看着辣椒,颇为感兴趣的说:“父亲,这辣椒真够辣,若能大规模种植,想来定能替代茱萸,届时嗜辣的饕餮们可是有口福了。”

宇文温点点头:“没错,船队带回来的辣椒很多,种子和植株已经陆续种下,你们今日回去,带些辣椒走,自己吃也好,送人也罢,一定要把美洲辣椒的名号打响。”

说完,他拍拍手,几名宦官端着托盘入内,将几个碟子分别放到诸皇子面前。

“大家看看,这是那城内居民的主粮,非稻、非麦、非粟.,看起来又不像是果子....”

宇文维城仔细看着碟子里的一个棒状物,纠结了一会,问:“父亲,此物上有许多暗黄色粒状物,却稀稀拉拉,皮不似皮,壳不似壳....”

“是果实,还是麦穗一类的作物?”

宇文维翰也说出自己的疑惑:“若说是果实,其外观看上去坑坑洼洼,宛如瘌痢头...说是麦穗类作物,可其上粒状物如此稀疏,恐怕,要许多才吃得饱吧?”

面对儿子的疑问,宇文温不知该如何解释,从面前碟子里,拿起由船队不远万里运回来的玉米,仔细端详着。

这是他朝思暮想的玉米,然而当实物出现在眼前时,他虽然第一眼就认出来这是玉米,但其外观实在是有些磕碜。

这确实是玉米,却不是他记忆中那粒粒金黄、饱满的玉米。

正如儿子所说,这玩意看起来像癞痢头,籽粒稀疏,颜色淡黄,怎么看都不像是可以作为主粮的作物。

在宇文温看来,船队运回来的玉米,看上去仿佛被后世无良奸商以次充好的畸形、病变玉米。

所以,要么是当地土著以次充好,用发霉、畸形玉米忽悠探险队。

要么,这就是现实,当地的玉米,就是这德性。

宇文温看看手中的“畸形”玉米,又看看三个儿子,干咳一声,说:“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

第五百一十四章 叹息之墙

“陛下,这玉米莫非是病变的?籽粒怎会如此稀疏,微臣记得...记得只有病变的玉米,才长这模样。”

“朕一开始也觉得这玉米有问题,可是思来想去,觉得恐怕..你想想,人家为了换五彩玻璃珠,连真金白银都拿出来了,没道理拿病变的玉米充数吧?”

“呃...这...陛下说的是,可是...可是..莫非是品种不良?”

“唉,大概是吧....”

殿内,宇文温和杨济交谈着,作为“不正常人类”,他们当然知道玉米,不仅知道,也见过、吃过玉米。

所以,当美洲航线开通后,两人都翘首以盼,盼着高产作物玉米能够提前来到中原。

日盼夜盼,终于盼来了玉米,结果却是个“瘌痢头”。

这种籽粒稀疏的玉米,要么是病变玉米,要么本身品种就不行,而种种迹象表明,至少探险队去的那个城池,周边地区种植的玉米,很大概率都是这鬼样子。

很显然,这样的玉米不会和高产有任何联系,但宇文温先要弄清楚一件事,那就是这种玉米只是美洲少数地区的劣质品种,还是说那地方的玉米都是这德性。

如果是后者,那就尴尬了。

杨济看着手中玉米,思索片刻,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陛下,要么这是劣质品种,要么.....莫非这个时候,美洲玉米的优良品种尚未选育出来?”

宇文温听了之后,呆了半响,随后长叹一声:“只希望是前者....”

原本的历史里,哥伦布发现美洲,应该是十五世纪末,而产自美洲的玉米传入中原,大概是中原的明朝中期。

而“现在”,是公元七世纪初,所以,玉米出现在中原的时间,提前了近九百年。

也许,原本历史里,七世纪的美洲,土著虽然已经将玉米从野生状态选育为主粮作物,一如中原(南方)将水稻驯化为主粮作物那样,但玉米的高产良种,实际上还没出现。

又经过九百年的驯化,当哥伦布发现美洲时,欧洲殖民者看到的玉米,才是不断优化后的品种。

这样的品种传到中原,才给中原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

到了“现代”,世界各国种植的玉米,应该是经过现代技术科学选育的优良品种,所以宇文温才有“玉米都是粒粒金黄、饱满”的印象。

如果说宇文温记忆中的玉米是“美少妇”、杨济记忆中的玉米是豆蔻年华的“少女”,那么现在,七世纪的玉米,搞不好是流着鼻涕、一脸婴儿肥的“童年玉米”。

若美洲各地玉米真都是这模样,宇文温之前那引入高产作物的“小目标”怕是要破碎了,至于另几种高产作物土豆(马铃薯)、红薯...

首先得找到,其次,美洲土著对土豆、红薯的选育程度有多好,还是个问题。

不过不要紧,宇文温又不是窘迫到要靠美洲作物来救急、解决粮食问题,若玉米果真是这鬼样子,那也无所谓,反正有了辣椒,探索美洲也算是有成果了。

但杨济却不死心:“陛下,臣请陛下继续派人在美洲探索,争取能探索出好品种来。”

宇文温意兴阑珊的摆摆手:“此是自然。”

“陛下,臣..臣请陛下派差遣,臣愿组织人手,试着对玉米进行选育。”

“嗯?你?”宇文温看着杨济,良久,笑道:“莫非你要毛遂自荐,做...玉米使?”

“呃...是,臣觉得,即便以船队运回来的玉米进行试种,也一样有机会选育出较好的品种。”杨济一脸郑重的说,“五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
首节 上一节 2752/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