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718节


说到贵族,五姓七望才是世人眼中的第一等贵族,皇族也得靠边站,五姓七望的子弟根本就看不上皇族,虽然明面上不说,但态度是很明确的。

你个关陇暴发户,武川镇粗鄙莽夫后代,有什么资格娶五姓七望女!

虽然关陇集团之中,也有五姓七望的旁支家族,陇西李氏和荧阳郑氏实际上没有那么“清高”,但说到“尊贵血统”,还得主家大支。

人家看不上皇族,宇文温自然不会厚着脸皮上门求亲。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宇文温在婚事上也是有骨气的:你看不上我?我还看不上你们!

他才不迷信什么“五姓七望”,自己儿子要娶的媳妇,其家庭必须源自皇朝的基本盘,或者说源自他的基本盘,所以,五姓七望靠边站。

尉迟炽繁是知道他这个态度的,所以拟定的名单里,自然不会出现五姓七望的人家。

宇文温不稀罕什么“天生贵种”,已经下定决心,迟早有一天要把世家门阀的根基挖断。

政治上取消你们的特权,子弟想当官就得靠军功,或者考科举,入了仕,就得循资格升迁!

经济上干掉庄园经济,让你们的土地变相贬值!

知识上大兴学政,打破你们对知识的垄断!

到时候你们经济破产,典当庄园,兜里没钱,连暖气、空调都用不起,撑不起逼格,再去玩喝五石散、女装或者裸奔的魏晋风流试试?

裸奔有伤风化,是犯法的!到时警察把你们抓起来,送到澳州开荒!

宇文温想着想着,杀气蹭蹭蹭就冒上来了,尉迟炽繁见着夫君面色不对,有些担心的问:“二郎?这名单?”

“嗯?啊,没事,没事...”

宇文温干咳几声,将思绪收回来:“此事,我仔细琢磨。”

“嗯,妾就等二郎的决定了。”

仔细琢磨的意思,就是要让杨丽华、萧九娘看看名单,各自合计一下,尉迟炽繁明白,也不说破。

其实她对宇文温的婚姻观有些腹诽,本来男女十三、十四岁成婚是很正常的事情,她和宇文温就是正常婚龄结的婚,结果宇文温倒好,蛮不讲理的规定儿子们成婚年纪为二十岁。

说什么“中二期”,说什么少不经事,说什么“自己还没成人,无法履行做父亲的职责”,尉迟炽繁都不知道宇文温是怎么冒出如此念头的。

知道事情原委的人,明白天子另有考虑,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这个做嫡母的蛇蝎心肠,盼着庶子们晚婚,一旦有个三长两短,连个后代都没有。

当然,男子成婚年纪往后些倒无所谓,大把贵族子弟到了二十多岁才成婚,毕竟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如果碰不上合适的联姻对象,多等上几年都无妨。

所幸,女儿们的婚龄门槛没有被宇文温提高,如今除了尉迟明月、陈婤去年为宇文温生的女儿,其她女儿都出嫁了。

现在,“大龄青年”宇文维屏、宇文维行要成亲了,还得从地方任上回京,在尉迟炽繁看来,这就是瞎折腾:早几年办完婚事,不就结了?

她正要和宇文温说别的事,却听宇文温问:“我记得,长孙家的女郎,也到适婚年纪了?”

朝中高官,姓长孙的倒是有几个,但尉迟炽繁不清楚宇文温说的是哪家:“长孙家?哪个长孙家呀?不知夫君说的是?”

。。。。。。

唐国公府,面容有些憔悴的李渊一边吃饭一边看报纸,他刚结束守丧,消息闭塞和外界有些“脱节”,所以需要看邸报、报纸来了解最新的消息。

之前,唐国太夫人独孤氏去世,李渊悲痛欲绝,丁忧回家守丧,在母亲墓旁结庐而居。

既然结庐而居,自然就不问世事,府里事务,都是夫人窦氏操持,虽然这期间府里都有邸报、报纸按时送达,但李渊基本上都没看。

他自幼丧父,是母亲拉扯大的,知道母亲不容易,所以很感恩,如今子欲养而亲不在,如何不会悲痛欲绝,守丧期间哪还有心思了解新闻。

现在,看着报纸,李渊渐渐入神,连筷子都不动了。

新式火轮船开始承担航运重任;皇朝使者远赴极东之地,发现‘新大陆’,其上土著疑似殷商遗民;秋末,新式电报机实用化,朝廷即将大规模布设电报线。

时局发展之快,让李渊有些错愕,尤其那“电报”即将普及的消息,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如果按照报纸所说,电报线路架设完毕后,中枢和边疆的联系,可以实现当日完成。

譬如,交州龙编城内粮仓失火,长安当天就能知道这件事。

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便利通讯工具,现在真的出现了,如此来,天下形势,又是一个新局面。

李渊心中震撼,放下报纸,呆呆看着,不知该说什么。

房外传来说话声,不一会窦氏入内,见着李渊已经吃完饭,便陪着说话。

说着说着,窦氏叹了口气:“妾本已为二郎选了个人家,奈何,晚了一步。”

李渊次子李世民到了成婚年纪,他知道夫人张罗着为儿子说亲,便问:“嗯?是谁家女郎?”

“长孙家的。”

“长孙家的?那可是有几家呀...”李渊想了想,想起什么:“啊,原来是...被谁捷足先登了?”

“陛下。”

“呃...”李渊说话声音不由自主低了些,“陛下看中长孙家的小娘子?”
首节 上一节 2718/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