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703节


而新大陆的未知海岸线,南端似乎远未到头,这意味着整个新大陆的幅员辽阔,可能不下于朝廷已知世界的大小。

这个推论,让在座的三高官官面色一凝,因为这就等于说,新大陆里,很可能有许多国家,只是身处内陆或者另一端,所以暂时未被远航船队遇到。

那么,“当年”东渡到这片广袤土地的殷商遗民,是否已经建立起一个不亚于中原国家的“东商”?

对此,张鱼指着草图上那一大截弧线,说道:“新大陆的海岸线多山,罕有平原,不似中原东南沿海地区...下官打个比喻。”

“新大陆宛若一个大院,其海岸线上南北走向的绵延山脉仿佛高大院墙,皇朝船只抵达海边,宛若来客抵达院外,却只看到院墙,院里情形一概不知,也不知道大门开在何处。”

“沿着院墙往南走,好不容易看见一处开口,原来是院内排水沟的外排口(河流入海口),于是在那里坐下(建立据点),歇息片刻后,沿着排水沟向内走(进入海湾,沿着河流往上游走)。”

“这一去,穿过了院墙,发现墙后还有内墙(又一道山脉),两道夹墙之间,有一狭长空地(两座山脉之间的盆地),空无一人(没有国家),只有些许猫狗(一些土人部落)。”

“若继续沿着排水沟向里走(继续往河流上游去),也许能穿过这内墙,进入院子,但下官起航返程时,探索队依旧在那夹墙之间探索,内墙之后情形不得而知。”

“至于院墙,船队向南走,也发现些许低矮缺口(零星海湾),还有小猫小狗(零星部族),暂时未见半个人影(国家或城邦)。”

张鱼的比喻十分形象,与会人员很快便想明白新大陆海岸线的情况。

至于那“疑似殷商遗民”,张鱼给出的证据,就是从土著部落撤离的营地里,找到一些陶器,陶器上的花纹,和先秦古物上的花纹(饕餮纹)类似。

有些土著在袭击探索队时死亡,从其遗体上找到玉佩,而这种佩戴玉佩的习俗,和中原类似。

与之相比,南洋各国佩戴玉佩的习俗不是很普遍。

但这也可能是巧合,所以,张鱼对这些土著部族的判定只是“疑似殷商遗民”。

这些土著部族的来历,只能经过深入交流,尽可能查阅对方典籍,或者分析祖辈流传的传说、神话故事,才能判断其祖先是否殷商遗民。

张鱼的讲解简单又明了,将与会人员之前的疑惑解答大半,但还有问题需要他继续解答。

三高官官们最关心的事,就是张鱼船队在新大陆开辟的据点,其开发前景如何,或者往长远一点说,新大陆的发现,能给朝廷带来什么收益。

远景规划以后再说,据点的生存和发展,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新大陆距离中原有数万里远,航线大部分地区沿途都没有岛屿可以停靠、补给,所以,据点在新大陆能否自给自足,是很关键的问题。

譬如澳州,虽然荒凉,但其北部的开南城所在地区倒也平坦,所以经过数年努力,开南周边已经有了数量可观的麦田,虽然产量不怎么样,但好歹有个盼头。

而新大陆的据点,按照张鱼的描述,三高官官们感觉发展前景不乐观。

首先,这是一个海湾,四周都是山,荒凉得很,若沿着入海河流往上游走,进入“夹墙”地区(盆地),那里似乎还行,也许能开垦出农田、种植庄稼,经过多年努力,其产出也许能养活据点驻军及其他人员。

但是,万一“夹墙”后面(东面)依旧是绵延群山,或者是一片荒凉,除了游牧或渔猎部族,什么国家、城邦也没有,那么,这据点有维持的必要么?

既不能作为贸易据点,为朝廷带来贸易收入,也不能作为“外交”据点,和新大陆国家开展“外交”,还不能屯田自给自足,这和鸡肋有何区别?

那可是数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朝廷要花多少钱粮,来维持一个鸡肋般的海外据点?

再以海参崴为例,虽然这地方孤悬海外,却能够产生不错的效益,海参崴的海产以及毛皮买卖已经实现盈利,朝廷经营这个地方,不仅不需要填钱粮,还能有收益。

新大陆据点周边,有什么特产是能拿到中原销售、盈利的?

什么也没有,那么,据点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就是为了探险(游山玩水)?

第四百七十六章 意义(续)

面对质疑,张鱼的回答有些无力,首先,他承认这据点的发展潜力不行,周围没有大平原,不利于屯田,而要想东进,还得翻山越岭,至于山岭东面到底有什么,目前还不知道。

说贸易,也没什么贸易对象,即便日后和周边部族打好关系,以这些部族那几近于茹毛饮血的生活状态,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能拿出来做买卖。

至于矿产或者特产,不经过至少十来年的勘探,根本就勘探不出什么。

也许能如吕州地区般,勘探出矿藏丰富的金、银、铜矿,但也许什么也没有,不管是哪种结果,短期内这个据点必然是处于亏损状态。

那么,维持这样据点的意义何在?

为了向辽东移民,朝廷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宣传及动员,好不容易才有了像样成绩,这还是汉时故地,距离河北不过三、四日海路距离的辽东。

而两万余里外的新大陆,乘船要在海上不间断走两个多月才能抵达,到了之后也没有什么肥沃平地分给移民,谁愿意去?

还不如去辽东。

不要说移民,就是连官吏、将士甚至商贾未必愿意去那鬼地方喝西北风,要知道,南方万里之外的澳州虽然是流放之地,好歹有鳄鱼皮、袋鼠皮可以赚钱,而两万里之外的新大陆,有什么资源、产出可以盈利?

张鱼说了一通面临的问题,随后话题一转,说起据点的重要意义。

这个据点当然有意义,因为是中原海船沿着黑潮东进、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数月后抵达新大陆的第一个落脚点。

疲惫的船队必须有一个安全的地方进行补给、休息,也让船员能够上岸休息缓一缓,顺便维修船只。

张鱼认为,即便这个据点的贸易、采矿、屯田价值很低,甚至无法容纳多少移民,但对于海上航线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中转、补给港。

中原船队,必须在新大陆有一个可靠的港口落脚,才能对这个可能记载于《山海经》的神秘之地进行有效探索。

中书令王頍闻言发问:“《山海经》?莫非,是其中的《东山经》...你是说,那极东之地,可能是《东山经》所述区域?”

张鱼行礼后说道:“下官只是猜测,未有真凭实据,然则不排除这种可能。”
首节 上一节 2703/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