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678节


鲸海海域又有一股温暖的洋流,自西南向东北流淌,因为这股洋流的流速相对较快,其颜色比起周围海水较黑,故而称为“黑潮”。

由于水温比周围海水要高,所以黑潮里聚集着大量鱼群,其流经的海域,就是渔船们追逐的渔场。

也是捕奴船队需要借助的“顺风潮”。

鲸海黑潮上,十艘五桅帆船正快速航行着,因为顺风、顺水,所以船只的航行速度很快,在大量南下的渔船面前掠过,向着东北方向而去。

他们的目的地,是倭国本岛北端的“虾夷大岛”,又称“毛人大岛”,上面居住着无数虾夷部落,正是捕奴队的目的地。

北洋贸易公司和倭国协作、在虾夷大岛上捕捉虾夷,这生口买卖已经做了数年,每年春夏之际开始,秋末结束,靠着买卖生口,为双方带来不错的收益。

如今又是新一年的“捕奴季”,捕奴队成员身处劈风斩浪的五桅帆船上,对此今年的“收成”充满期待,看着船外黑色的洋流,不由感慨非常:

“这黑潮太神奇了,若没有这股潮水推动,咱们要到虾夷大岛,怕不得多费数日时间。”

“那当然,不过若是返航,就得避开这股黑潮,而渔船在鲸海打渔,也得和黑潮搏斗,不然一不留神,就会被洋流带到下游去了。”

“那不正好?咱们也在下游嘛,正好有现腌的鲍鱼(咸鱼)吃。”

一旁的船员听了,笑道:“鬼哦,真要被黑潮带着往下游走,一不留神怕是要漂到‘窟悦’大岛了,再想回来,如今风向不对,那可不容易。”

听到这里,人们议论起来:“那里不是和黑水入海口隔海对望么?公司不是在那里设据点了么?”

“那里走海路到海参崴可是两千多里距离!渔船真要到了那里,再回来可不得秋末了?那还打什么鱼哟,我跟你们讲,这鲸海的黑潮,还只是分支,黑潮的主支,可是在倭国本岛东面....”

“哎呀,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听说倭国官军今年又要出击,到东边讨伐虾夷,好像是要乘船走海路,借着黑潮倒也顺风顺水呀....”

“这就是乱说了,在黑潮里行船可不是闹着玩的,水流很快,要是操作不当,一不留声就会被带偏到几百里外,倭国船队走的是沿海航线,哪里敢走黑潮航线哟....”

。。。。。。

倭国,难波津,誓师完毕的倭国官军陆续登船,要走海路前往东国,讨伐那里的虾夷诸部,因为兵马众多,所以聚集在港区的船只也很多,举目望去,到处都是旗帜和风帆,场面十分壮观。

岸上,参加誓师典礼的文武官员,看着披坚执锐的官军登船,只觉热血沸腾,此次出征,朝廷准备充分,兵精粮足,以海路转运人员、物资,必然能重创东边虾夷,攻下更多的地盘。

朝廷开疆扩土,作为贵族、臣子自然与有荣焉。

“此次官军东征,必将虾夷打得落花流水!”

“茹毛饮血的虾夷,又如何是朝廷的对手!”

此起彼伏的议论声中,身着铠甲的苏我虾夷不动声色,他懒得分辨这帮贵族反复在他耳边说“虾夷”而不是“毛人”,是不是在嘲讽他。

苏我虾夷看向高台,只见父亲正与征夷大将军、厩户王子交谈,而周围几个高级将领,全都不是苏我氏的盟友。

在苏我虾夷看来,此刻父亲的处境,仿佛苏我氏在征夷大将军府中的影响一般:形单影只。

自从周国册封厩户王子为征夷大将军、设立征夷大将军府之后,苏我氏根本就无法染指征夷大将军府,当然,这在明面上无可厚非,因为苏我氏本来就不是军事贵族。

这几年来,苏我氏的对手们,大多都通过征夷大将军府讨伐虾夷的军事行动立下不少军功,于是对方的实力快速增长。

也许,大王和厩户王子不想让外界产生什么不好的联想,所以此次官军出征,苏我虾夷也得征夷大将军任命军职,负责督运粮草,算是朝廷澄清“故意疏远苏我大臣”流言之举。

至于这想法到底有没有...呵呵。

苏我虾夷收回视线,看向港区停泊的海船。

规模庞大的船队之中,有黑底白花的旗帜飘扬,那是周国水师的旗帜,其海船也参与此次海运。

倭国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比周国差,所以这几年来,为了保证海路运送兵马、物资时的安全,倭国朝廷请周国的船队来帮忙。

这样的合作已经持续数年,倭国自己也培养出熟练的水手,然后向周国购买大海船,自己重新组建了一支近海运输船队。

所以此次出击,官军兵马的运输,主要是倭国船队负责。

但后续的粮草运输,依旧要靠周国船队,因为这要持续不短的时间,任务重,倭国船队难以承担,而主管粮草、物资转运的苏我虾夷,对于“老朋友”的海运能力也是很信赖的。

因为,只有周国的船队才能驾驭外海那股黑潮,又快又稳的将大量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前线。

第四百五十五章 直到世界的尽头

海风吹拂,多云间晴,海面上,一支巨大的船队正在向东北方向航行,这是倭国讨伐虾夷的大军,走海路前往本岛的东部,也就是“东国”。

东国的东,是相对于倭国朝廷实控领土而言,其范围包括了本岛东部陆地(平原、山区),还有“东海地区”(沿海地区)。

东国大部,为虾夷占据,倭国朝廷近百年来,一直在向东扩张,要把丰饶的土地从所谓“茹毛饮血”的虾夷手中拿过来。

更多的土地,更多的奴隶,对于倭国国内大小贵族而言,是十分宝贵的资源,绝对不会有人嫌多,所以,对于东方战事,倭国朝廷内部的意见基本上都很统一。

然而,往年的对东扩张,因为虾夷的顽强抵抗,加上粮草的陆路转运多有不便,以及朝廷财政收入不理想,所以倭国对东国的扩张一直不顺。

但现在不同了,通过和周国的贸易和交往,倭国的国力有所增长,大量铁制工具的使用,让许多荒地变良田,故而粮食产量逐年上升,能养活更多的人。

通过大规模出售硫磺、白银以及各类特产,倭国朝廷积累了足够的物资,可以对虾夷进行更大规模的进攻。

与此同时,走海路运兵进入东国地区作战,能有效降低战争成本,还可以虾夷各部正面防御,随着征夷大将军府的设立,周国援助的加强,信心倍增的倭国朝廷决定要在东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东海地区几个关键的沿海据点已经搭建完毕,从“西国”出征的军队,走海路可以很方便的抵达这些据点,然后开展对虾夷的攻势。
首节 上一节 2678/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