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627节


这可是黄州大工场如今流行的考勤方式,玉兰社顺应潮流,理所当然。

有镂空数字及孔眼的金属片,是员工的“工作卡”,实际上“存储”了员工的正式工号、隐藏工号、班组编号、工种及性别信息,就像打孔纸带存储了音乐盒曲谱一样。

这样的孔眼卡一般每季一换,熟悉“孔眼语法”的考勤人员,看着记录孔眼信息的纸带,很容易就能从员工手册查出打卡人的名字,进行考勤。

而正是这样的孔眼卡,将宫门牢牢“锁”上,无数满怀期盼想要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民女,被孔眼卡挡在了皇宫核心区域外。

她们基本上没机会见到皇子,更别说见到天子。

好好“上班”,四年期限到了,回家结婚,过正常人的生活,大好年华不会就这么耗在皇宫里。

宫女也是人,应该有美好的未来;宦官不可或缺,但能少些就尽量少些。

这就是宇文温的想法,已经付诸实施,十几年来,效果不错。

而这些满怀期待“签约入宫”的契约宫女,其实还是有机会的。

她们几乎不可能接触到皇子,却有一定的机会(不会太高),被担任侍卫甚至千牛备身宿卫皇宫的贵族子弟看中,成为对方的妾,那也是飞上枝头变天鹅了。

即便没有遇到这样的机会,作为劳务派遣人员,契约宫女们依旧有机会找到佳婿:玉兰社关心员工,会定期举办聚会,让女工和禁军中未婚士兵有机会在正经场合接触。

当然,这种聚会接触必须符合礼制,男女双方的家庭出身,充当媒婆的玉兰社事前会调查清楚。

男女双方在聚会上看对眼后,也得“发于情、止于礼”,不能私定终身,在玉兰社的见证下,汇报各自父母,获得许可,方能完婚。

此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禁军士兵都是良家子,家中多有良田,所以也是契约宫女们择偶的不错选择,而契约宫女自己的优势也不少,故而双方都有强烈的“相亲需求”。

正是因为种种原因,对于寻常人家女子而言,成为契约宫女也算是条不错的选择。

负责劳务派遣的玉兰社,每年都会在长安、洛阳、西阳等地招工,不愁找不到合适的雇工。

因为劳务派遣的相关事务十分繁杂,还要对契约工进行日常考核、管理,所以玉兰社上上下下都没几个闲人,即便只负责对账的陈媗也忙得够呛。

宇文温今日在玉兰社的办公现场走了一圈,对于玉兰社的现状以及皇宫用工制度的改革成果很满意,他这么折腾,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三个字:人情味。

皇宫用工,现在大部分实行劳务派遣制,所以不会再有大量男子净身入宫做宦官,也不会有大量宫女十六岁入宫,熬到六十岁才得以出宫。

这就是人情味,宇文温觉得宫里的用工制度,好歹要有些人情味,无论男女,大好年华不该被锁在宫里。

他希望,到了许多年后,宫里不会有太多白发宫女,孑然一身,只能回味明德年间自己的大好青春。

第四百一十三章 破解

午后,随便吃了个午餐的宇文温,在办公室里东摸摸西看看,同样用完午餐的陈媗则在办公桌处对账,侍女将食盒端走,房间里只剩下他二人。

宇文温坐在长椅上,饶有趣味的看着陈媗。

随着高脚坐具的流行,如今在非正式场合,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高脚坐具(椅子等)、高脚书案(桌子),陈媗现在使用的就是办公桌、办公椅。

此刻,她一边认真翻看账本,一边提笔写着什么,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地板上,将她那精致的五官映得愈发明艳。

宛若柳叶般的细眉时不时紧蹙,小嘴偶尔轻启,似乎是在喃喃自语,亦或是口算什么数字,一副专心致志的模样,旁边放着的茶已经不冒热气,却一口没喝。

陈媗身着便服,上衣下裙,是这个时代女子常见装扮,至于“办公室套装”,那是晚上服侍宇文温时才会穿起,但即便如此,陈媗这认真工作的样子,还是让宇文温眼睛一亮。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职场丽人正在加班加点赶进度,对方是如此认真,以至于他都不好意思发出太大的声音,就怕打断了陈媗的思路。

认真工作的人,会有一股蓬勃向上的精神气,宇文温看着认真工作的陈媗,生不起丝毫邪念。

美人风情,有很多种方式享受,不一定要将对方压在身下。

宇文温收起思绪,拿起一份资料看起来,今日无事,在这里打发时间倒也不错。

资料是玉兰社的内部管理制度,很详细的规定了各部门的职能,以及一整套的管理流程,体现了所谓的“公司化管理”。

也使得皇宫里的“生态圈”,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正如一座森林是一个体系分明的生态圈那般,皇宫也是如此,帝后、妃主等皇族生活在最顶层的树冠,那里有明媚阳光、鸟语花香,可以看到无限美好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

往下,是一根根树干,是各受宠宦官、宫女等管事的“生态圈”,虽然看不见外面的无限风光,但距离树冠近,总会有斑驳阳光从枝叶出漏下来。

再往下,是地面,这里很难有阳光照射,为落下的树叶、果实、粪便所覆盖,天长日久,变成了腐殖层,无数蝼蚁和爬虫在其间繁衍生息、艰苦度日,很难有机会爬上树干、沐浴阳光。

这些蝼蚁、爬虫,就是普通的宦官、宫女。

而这样的底层“生态圈”,才是皇宫“生态圈”的主体。

曾经,这样的底层“生态圈”十分黑暗,令人痛苦不堪。

这样的“生态圈”,自幼入宫的李三九再熟悉不过,他当年就是个饱受欺凌的小宦官,见惯了各种阴暗面。

“老人”欺负甚至虐待“新人”,动辄打骂,抽耳光、体罚是家常便饭,许多心理扭曲的宦官和宫女,喜欢虐待他人以取乐。

普通宫女、宦官,吃的一日两餐和猪食差不多,甚至还不如,菜是烂菜梗,肉是臭肉,煮饭的粟、麦、米则是陈粮,砂石又多。

吃不好,住也不好,平时干活累得半死,吃不好住不好,一生病就只能硬扛,扛不住便凄凉离世,一张破席子卷了,随便葬在城外某处。
首节 上一节 2627/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