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576节


直到去了西阳。

那年,西阳城城内的主要街道开始“硬化”,又疏浚、开挖了许多排水渠,即便连下几日大雨,街道上都不会有一片泥泞、人畜粪便到处漂浮的场景。

行人雨天出行,打着伞,光脚穿着木屐,从城东走到城西,虽然脚上也会脏,却只是略脏,不会一脚泥泞。

大雨过后,地上也不会遗留大量漂浮物或者粪便,街道干干净净,大部分漂浮物都随着雨水流入下水道,流到城外去了。

西阳的街道,雨天无泥,晴天风吹无明显扬尘,令人印象深刻。

现在,长安也是如此了。

当年长安故城还在时,王越来过多次,后来新长安建成后,他也来过多次,新旧两个长安,城内大部分街道都是泥路。

有几次下大雨使得街道泥泞,让上朝的官员无法顺利入宫参加朝会,导致当日朝会取消,这种事情听起来很可笑,但却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

接连数日大雨,加上排水不畅,会让城内道路泥泞湿滑,宛若水潭,甚至连牛车、马车都无法通行,多年以来都是如此,即便是当年的建康也不例外。

但从明德元年起,就不一样了。

正如西阳街道一般,长安的街道也开始“硬化”,变成水泥路面,然后官府疏浚、新开挖了许多排水渠、下水道,城内市容焕然一新,雨天人们出行,方便得很。

再没有发生下雨导致道路泥泞、使得朝臣无法上朝的事情发生。

与此同时,得益于干净的街道、随处可见的公厕、通畅的排水渠和下水道,城内的卫生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尤其是平民聚居的里坊,街头巷尾不会成日里蚊蝇成群、臭气冲天。

想着想着,王越有些感慨,这一切,都是因为同一个人的坚持,才有了让人惊叹的变化。

然而,硬化路面、建设完善排水沟渠所需巨额费用,足以让种种改善市容的构想化为泡影,毕竟人口数十万的长安城,想要维持一个干净的市容,所需投入的资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也只有那个人,能舍得投入这么多钱财,整顿长安市容。

外面传来马鞭挥舞的声音,马车缓缓移动,继续向前走,王越看了看怀表,确定从拥堵开始到现在,过了大概三十分钟。

车窗外、街道旁,堆积着许多木箱,还有一辆坏了车轮、车身倾覆的马车,车边有几名男子正和多名警察交谈着。

看样子是这运货马车倾覆,倒下的箱子散落地面,才使得街道拥堵。

若没有警察现场维持秩序、疏导交通,恐怕还有得堵。

自从长安城里有了警察局,警察带来的好处同样很明显,然而推行警察制度也需要巨额开支,若不是财政收入充沛,朝廷可拿不出那么多钱来维持一支精干、高效的警察队伍。

说来说去都是钱的问题,要不是当今天子有本事弄钱,无论是“风吹无尘雨无泥”的长安街道,还是“维持治安、打击犯罪”的警察队伍,都不可能出现。

就在王越感慨之际,马车缓缓停下,他看了看窗外街景,发现距离自己府邸还有一段距离,却不知为何马车停下。

正奇怪间,见前方道路有许多人,看样子是士兵,自家府里仆人打着伞匆匆而来,不顾地面湿滑,一路小跑跑到车边,低声禀报:“郎主!陛下如今在府里!”

“什么!陛下来了!”

王越闻言大惊,顾不得许多,拉开车门跳下车,接过雨伞便往前跑,仆人紧紧相随。

前方有禁军设卡,所以马车才停了下来,王越一路小跑,跌跌撞撞的跑向自家府邸,禁军将领认得王越,赶紧搀着他一起往府里走:“王使君莫要急,慢些走。”

王越之前外放任刺史,如今回京述职,见着是熟人,赶紧问:“陛下怎么来了?”

“连日下雨,陛下出宫巡视街道排水情况,记得王使君今日回京,就顺道到府上看看....唉哟,王使君,按时辰你也早该回到了,怎么回事?”

“这不路上堵车了么。”

“堵车?怎么会堵车?”那禁军将领问道,“一会可得向天子好好说说,怎么雨天车少反倒堵车了?”

第三百七十一章 后路

私第,临时起意登门的宇文温,与刚回来的王越交谈,其子王栎亦在旁边,尊贵的客人端坐上首,身为臣下的主人在一旁侍奉,陪着说话,王夫人则在外忙着张罗便饭

男主人不在家,客人登门,让女主人陪着说话,这种事情传出去,只会让粗胚认为宇文温是专门挑日子上门,对年近五旬的王夫人有什么不良企图。

数百年来那么多昏君,肆无忌惮者多有上门奸淫臣妇之恶行,宇文温可不会让人有机会造谣,所以即便王越不在,他到王家的前提,是有王越之子王栎作陪。

王栎在宫里担任侍卫,还是千牛备身,宇文温此次出宫巡视街道排水情况,王栎伴驾,天子半路上起意,到王家坐坐,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现在,见着风尘仆仆的王越,宇文温顺便问起对方在任上的经历,算是提前对王越在任上的表现进行考核。

王越如今在益州总管府治下龙州任刺史,加上明德元年以来的一系列仕宦经历,王家已经完全实现了由商贾之家到官宦之家的转变。

而他作为潜邸头号大掌柜的地位,实际上已经消失不见。

乍一看上去,是王越圣眷渐衰,不再是天子亲信近臣,所以宫中产业再不得经手,只能外放做官,也就是找个凉快的地方待着,不要在天子面前晃来晃去碍眼。

实际上,王越知道这是天子的恩遇,让他家渐渐摆脱“商贾市侩”的身份,日后,大家就记得“王使君”,对于“王员外”、“王大掌柜”渐渐淡忘。

而天子的另一层用意,就是给他家提前安排后路。

作为为天子掌管产业的近臣,王越知道日后新君即位(如果他能活到那时)自己必然要靠边站,因为新君必然会有心腹之人来管理庞大的产业,或者由皇后来管,不会需要他这个老家伙。

届时,只会经营产业的他,没有其他“使用价值”,就只能回家养老了。

所以,与其在那个时候失势靠边站,不如现在就“转行”,把自己原先管着的产业尽早交接,然后专心在刺史任上历练,靠着政绩积累年资。
首节 上一节 2576/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