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550节


朝廷兴科举,笼络天下学子,又兴海贸,财源广进,交通便利,物产丰饶,正如一轮朝日,冉冉升起。

天子年富力强,掌握着这一切,为臣子者想要荣华富贵,最便捷的办法,果然还是得讨好天子才行!

王世充如是想,他当然想要荣华富贵,妻妾成群,也不枉费自己到世上走一朝,但该如何讨好天子,确实得仔细琢磨一番。

男人,当然少不了美人相伴,那么送绝色美人?

王世充听说后妃们个个貌若天仙,甚至连皇后都是绝色美人,想来这套行不通,他就怕好不容易搜罗来的美人,天子都看不上,还白白惹来皇后记恨。

天子不缺美人,但要消受美人风情,怕是会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就献西域奇药“强身”、助兴?

王世充回想了一下那日觐见天子时所见,天子面色红润,说话中气十足,没有什么被酒色掏空的样子,想来不需要什么奇药“强身”、助兴。

要不送奇珍异宝,或者各种奇异装置?

王世充觉得比起火轮船、起重机,夏天的“空调”、冬天的“暖气”,天下怕是没有什么奇珍异宝、奇异装置能引起天子的兴趣。

或者弄什么祥瑞?

感觉天子不好糊弄,搞不好弄巧成拙...

王世充琢磨着,心事重重,忽然听得水声大作,仿佛走入河中,不由得抬起头看去,发现自己骑马走上一座大桥。

横跨渭水的大桥。

随行吏员见着王世充惊讶的模样,赶紧介绍起来。

新修的渭水峡道,大部分路段位于峡谷南岸,沿着渭水河道前行,但在此处,河道忽然急转,宛若一个倒过来的“几”字,且拐弯处南岸山壁陡峭,于是修路时截弯取直,直接靠两座大桥让峡道穿过这个急弯。

两座桥梁,均为砖石所筑,又用“水泥”粘合,牢固异常。

虽然两座横跨河面,却不会影响航道,因为渭水上游河道多浅滩,根本就不能行船,无所谓架桥影响船只通行。

说着说着,吏员指着前方热闹的城池说到:“使君,这两座桥梁之间、河流急弯内的突出山坡,如今已是热闹市镇,有驿馆,有官军堡寨,还有邸店、客栈,热闹非凡呐!”

王世充看看天色,见着日上中天,临近午时,知道一会定要在这处驿馆吃个便饭,于是继续策马前行。

穿过热闹的路边集市,看着往来旅人、商贾熙熙攘攘,只觉有些吵。

忽然,在一片喧嚣声中,他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在喊:“卖报,卖报,秦州快报!上封城郊棉田出异状,真相令人震惊!”

棉田出异状?莫非不是杀人抛尸?或者令人发指的罪行?不然怎么会有令人震惊的真相?

王世充如是想,他想知道“令人震惊的真相”是什么,便示意随从去寻那报童买一份报纸,随行吏员想要劝阻已是晚了。

见着王世充满怀期待的接过报纸,吏员心中一叹:唉,天杀的报社,成日里“震惊、震惊”,标题不要那么吓人行不行!

第三百三十九章 棉花都督

“兰州报社出的报纸都是糊弄人的,成日里编一些夸大其词的新闻标题,没想都快到关中,买份报纸来看,还是上当了!”

“薛都督这是少见多怪了,就是到了长安,那报纸的标题都是耸人听闻,不如此,何以吸引客人来买?”

“不是,这官府也不管管么?”

“管?如何管?人家报纸的标题看起来是很夸张,却又没有歪曲事实不是?无非是话说一半,剩下半截不说,勾起路人好奇心罢了,闹到官府那里,人家报社也有也说得过去的道理嘛...来来来,干了这杯酒!”

客栈,于旅途偶遇的故人们正在把酒言欢,一方,是来自长安的李镖头,押镖从长安出发,前往陇右兰州,在渭水峡道双桥城,遇到了故人、兰州金城的薛东主。

薛东主单名一个举字,祖上是河东人,即河东薛氏,后来父辈迁居兰州金城,便在当地安家落户,父子两代人苦心经营,已是家财巨万的当地大户。

薛举骁勇善射,为人豪爽,喜欢交结边地豪杰,是有名的“薛庄主”。

镖行走镖,自然要和沿途各地大户搞好关系,常年押镖行走兰州金城与关中长安之间的李镖头,自然和热情好客的薛庄主有不错的交情。

今日,双方在有着东西大桥的“双桥”偶遇,少不了要喝几杯,席间,薛举说起报纸,那是咬牙切齿,却不见把手中报纸撕掉。

当然不能撕,因为报纸上刊登着许多消息,从上面能知道许多事情,无论是官府的通告,还是商讯,亦或是各地发生的奇闻异事,报纸上都有。

尤其是商讯,对于薛举来说可得时刻关注。

随着陇右织造司的成立,薛家如许多陇右大户一般,开了棉花种植园,随着棉田面积越来越大,“钱”景也是越来越光明。

所以,薛庄主变成了“薛东主”,和镖行打交道次数越来越多,与李镖头的交情自然进一步加深。

但现在,薛东主已是“薛都督”,因为薛举协助官军讨伐吐谷浑立下功劳,所以编入军府,得授“帅都督”,成了官军将领,如今奉命入京,到兵部公干。

薛举如今是官,所以没有官身的李镖头见到了薛举,可得自称“草民”,但薛举不会摆架子,一如既往的与对方称兄道弟。

薛举这几年通过看报纸,以及与李镖头等人及行商打交道,得知了关中还有更多的商机,所以他想给自家的棉花种植园寻找新的财路,除了给陇右织造司供货,再找几位“合作商”。

对此,李镖头倒是能牵线搭桥,因为镖行东主们也经营其他产业,同样需要稳定的棉花来源。

但在那之前,李镖头必须提醒一下对方:“不是李某信不过薛都督,如今不仅棉布供不应求,原棉亦是如此,鄙行东主们,谈的都是大买卖,薛都督的种植园,拿出来的原棉好歹有这个数?”

李镖头比了个手势,让薛举看了心跳加速,随后一口应承:“可以,且不论薛某家中庄园能否出产这么多棉花,若定了契约,必然能够按期交货!”

产量不够,可以买别家种植园的棉花来凑,这对薛举不难,而他家的种植园一直都在扩大,过两年,这个数就不会是问题。
首节 上一节 2550/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