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514节


尉迟炽繁眼见着宇文温“入套”,顿时来了精神,未曾料对方话题一转,转到别处去了:“岭南西道山多,又有几条主要水系,参照物多且明显,所以对测绘的需求远比不上草原....”

“茫茫草原,没有什么参照物,外地人初入草原,就如同船只航行在茫茫大海上,都不知道东南西北在何处。”

“前汉的飞将军李广知道不?骁勇善战,奈何每次出击草原总是迷路,以至于错失战机,多年宿将却难得封侯。”

“突厥各部逐水草而居,在大草原上来无影去无踪,其可汗牙帐亦是如此,日后两国交战,官军骑兵想要在茫茫草原上寻找敌军主力,一不留神很容易迷路,甚至会被对方诱入包围圈。”

“正如海船在大海上需要有效的手段观测经纬、确定自己的位置那般,官军出击草原,同样需要测定经纬,知道自己所处位置。”

“那么,一张精密的草原经纬度地图,还有建在各关键水源处的要塞,就成了战争获胜的关键。”

宇文温拿出另一份略图,摊开,兴致勃勃的介绍起来,尉迟炽繁心中一叹,只能做感兴趣状,以便配合宇文温的讲解。

“说白了,就是通过测量经纬,把草原网格化!”

“主要水源、主要河流,还有每个季节的主要草场,全都在网格化的地图上标注出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在主要地点修筑堡垒,配备火炮!”

“这些堡垒控制着水源和主要草场,驻军靠着火炮和充足的存粮,能够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硬撑一年,而官军的骑兵出击草原时,会以这些堡垒为依托,扫荡各草场和水源地。”

“届时,这些草场只有中原商社雇佣的牧民才可以放牧,放牧的牛羊,一部分也供应给当地要塞驻军,碰到白灾,人畜还可以在堡垒里避风雪。”

“外缘的堡垒控制地区,游牧部族想放牧可以,先缴税,不缴税,牛羊就别想安安静静的吃草!”

“这就是网格化,靠着黄河的火轮船航运,支撑起河套外沿的阴山防线,然后朝廷以白道北端的武川为支撑点,对草原进行网格化控制。”

“以火器为依托,堡垒推进,逐步蚕食、控制草原,这就是沙俄东扩....”

说话声戛然而止,因为宇文温发现自己又失言了,这种情况很少见,因为宇文温的戒备心很强,也只有在和自己最信任的妻子独处时,他的戒备心才会放到最低。

“呃....”尉迟炽繁见宇文温忽然停止讲解,有些莫名其妙:“二郎,什么是‘杀鹅’。”

“噢...那是...“宇文温情急生智,开始胡编乱造:“那是一种栖息在极西严寒之地的鹅,凶猛如熊,杀气腾腾,所以名为‘杀鹅’....”

第三百一十七章 碰面

寒风呼啸,雪花飞舞,阴山山脉南端,迎来入冬第一场雪的绥远,已为一片雪白覆盖,大队马车行驶在积雪的街道上,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在黄河封冻、航运停止前抵达丰州的最后一批货物,要赶在期限到来前运抵阴山山脉北端的武川城,所以即便漫天风雪,车队也不得休息。

来自中原的茶叶、食盐、各种日用品,还有棉衣、棉被等御寒衣物,全都装在一辆辆四轮马车上,等着抵达最终客户手中:如今已到武川附近过冬的突厥部落,就等着这些物质送达。

经过数年的发展,年轻的绥远城常住居民超过一万户,这还不包括驻军及其家属,所以城内人气很旺,商业兴盛,即便已经入冬,街道两侧的邸店依旧生意兴隆。

店里的顾客和伙计,看着穿街而过的车队,没有丝毫惊诧的表情,因为这样的情景在之前经常出现,绥远的繁荣得益于旺盛的边市需求,过往的车队越多,说明未来的日子会变得更红火。

绥远城南有黑水,西南入黄河,自从黄河(中游)航运开通,黑水入黄河口处变成一座大港,在通航季节里,每天都会有火轮船抵达,运来大量货物。

货物之中包括茶叶、食盐、蔗糖以及各类手工业制品,在港区卸货之后,经由绥远进入白道,翻越阴山山脉,抵达北麓的武川,然后销往草原。

与此同时,又有草原以及丰州出产的奶酪制品,还有数不尽的绵羊抵达港区装船,前往下游的关中等地,每艘火轮船跑一个来回,全程都满载货物,为船主带来丰厚的利润。

得益于兴盛的边贸,绥远以及九原等位于“外套”的河套城池,人气越来越旺,许多边地豪商都在这几座城池开设邸店,专营边贸。

又因河套之地即可放牧又能种地,吸引了大量中原百姓来此开荒种田或者放牧,这些人之中有的是移民,有的是被称为“雁人”的雇工。

雁人,指的是这些雇工在开春时来到河套种地,秋天即将入冬时返回家乡,待得来年开春再返回河套,就像大雁一般。

但现在,随着河套地区开发程度的加深,大量荒地变成了良田,当地出产的粮食加上火轮船运来的粮食,足以支撑大量驻军和居民,所以曾经秋去冬来的“雁人”,已经成为各城的常住居民。

街道边,年轻的周绍范站立不动,听随从说绥远这几年的发展,他一身戎装,是新军冬装,所以和驻军将士看起来有所不同。

周绍范看着缓缓驶过的车队,在想车上装的茶叶有没有自家茶园的茶叶。

自从朝廷决定大兴边贸,和突厥(东突厥)约定开展边市,绥远的发展日新月异,茶叶的销售量逐年暴涨,还是翻倍的那种暴涨,让两淮,江南的茶叶愈发供不应求起来。

他家有茶园,规模还不小,然而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光是应付老客户的订单就已经竭尽全力。

掌柜们看着上门询问有无茶叶的行商失望而归,那是一个心急如焚,奈何新开的茶山要出茶得等上几年,所以许多茶园只能看着大量铜钱从门前哗啦啦流过去,却无法往兜里装。

“郎君?”

随从的提醒,让周绍范从畅想中回过神来,他继续向前走,拐过几个街口,来到丰州总管府官署门前。

在站岗士兵面前,周绍范制止随从上前,自己向吏员递交名帖,对方入内片刻,再转出来,面带惊讶,却没有多问,领着周绍范入内,其他随从也跟着入内。

吏员在前方引路,带着周绍范于官署里转来转去,最后转到总管所在公廨处。

小隔间里排队等候拜见总管的人们,眼睁睁看着这位后来者直接插队进去了。

房内,丰州总管周法尚正在办公,听得门口有动静,放下笔,看向来人。

进门后的周绍范,恭敬地行礼道:‘父亲,孩儿有礼了....’

“坐。”

“是,父亲。”

周绍范在书案对面坐下,身板很直,周法尚看着幼子一身“军校生范”,很满意。
首节 上一节 2514/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