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509节


还好这些年粮价、布价持续走低,所以卢楚一家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有余钱订各类报纸、刊物,还时不时接待到访的友人。

卢楚虽然是罪人遗族,仕途无望,但出身范阳卢氏,所以还是有许多士族子弟平日里和他往来,加上他时常到书社买书,也认识了一些读书人,故而算不上门可罗雀。

所以当他接连通过乡试、会试、殿试,成为状元后,登门拜访、道贺的人当中,许多人是平日就和他有往来,而不是见他中了状元才凑上来的势利眼。

外面传来说话声,不一会仆人来报,说是合盛兴柜坊的李掌柜在外求见。

卢楚闻言赶紧起身,来到院门,见着一身布衣的李掌柜候在外面,正要邀请对方入内详谈,却见其躬身行了个礼:“草民见过状元公。”

“李掌、柜这、是怎的,进、来说、话。”卢楚想让李掌柜进来详谈,但李掌柜怎么也不肯,口称“草民”,将一封名帖恭恭敬敬捧给卢楚身边的仆人。

“状元公,将来若是有什么需要,随时可以派人唤草民前来询问。”

卢楚闻言愣了一下,李掌柜很快告退,他回到书房,将名帖打开仔细一看,随后无语。

李掌柜在名帖上只写了寥寥数语,大意就是日后如有“不时之需”,“鄙人竭诚服务”。

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日后万一手头紧,合盛兴柜坊继续以低息向老客户借钱周转,解燃眉之急。

老客户是谁?

当然是他卢楚。

人总有火烧眉毛急着用钱的时候,卢楚也不例外,当年家境窘迫之际,多亏了合盛兴柜坊的低息贷,让他解了燃眉之急,不至于典当家什。

后来他还是靠着向合盛兴柜坊借钱,才开办了私塾,缓了过来。

当然,合盛兴柜坊和其他大柜坊一样,很注意保护“客户隐私”,所以外人不知道他曾经窘迫到向柜坊借钱,卢楚得以在友人面前保持基本的尊严。

再怎么说,卢楚都是范阳卢氏子弟,若让人知道之际四处举债度日,面上真的挂不住。

当然,真到了走投无路之际,面子不算什么,但正是得了合盛兴柜的低息借贷,他才缓过来。

而现在,卢楚成了状元,即将任官,那么花钱的地方会很多。

即便不是马上换个地方住,仆人是必须多雇几个的,然后家里破旧的房子要修葺一下,不求弄得多好,至少体面些,接待友人、同僚也得有像样点的用具。

反正花钱的地方不少,虽然朝廷会发放一些钱梁布帛让他置办相应之物,但总不会剩太多,虽然接下来会有俸禄,又免税、役,省下不少开支,但新增加的开支也很大,日后保不齐有周转不灵的时候。

真要到那时,就得借钱缓缓。

借钱可不是小事,一旦换不上,利滚利,那就一辈子都换不完。

还好,合盛兴放贷的利息很低,救急真的不错,又不用担心利滚利滚到后面还不起。

而且这几年他在合盛兴办了“理财”,定期有收入来补贴家用,否则光靠教书,哪里有那么多余钱来订阅报纸、期刊。

卢楚小心将名帖放好,不一会,仆人入内,带来许多名帖。

这都是长安城里各柜坊掌柜献上的名帖,内容大同小异,反正就是“鄙号财力雄厚,开办诸多理财业务”、“如有需要,鄙人随时恭候”云云。

卢楚将拜帖一一收好,以备不时之需。

他听人说过,以前当官也不容易,尤其那些家境较差的流外官,为了应付各种支出,就只能借钱度日,然后因为利息高,所以基本都是利滚利,还不完。

放贷的人,背后靠山都是有来头的,所以欠债还不起的小官吏,渐渐地就成了债主的奴仆,人家让干什么,就只能干什么。

譬如打听机密消息,譬如在什么账簿里动手脚....

现在,急需用钱的小官吏们好歹有了很多选择。

长安城里放高利贷的人,基本销声匿迹,因为各大柜坊随时以低息放贷,解了许多人的燃眉之急,据说各官署内的小吏们如今都“老实”了许多。

卢楚见着仆人手中还拿着一张拜帖,不由觉得奇怪:“这拜、帖有、何特别、之处?”

仆人赶紧回答:“郎主,这是日兴昌张掌柜的名帖...”

“日兴、昌?”

卢楚喃喃着,不由自主站起来,接过名帖。

日兴昌柜坊,天下第一的柜坊,出了名的财力雄厚,号称“汇通天下”,为诸柜坊之首,在长安城里名号如雷贯耳,几位掌柜是连权贵都不敢轻易招惹的人物。

倒不是说这几位家世如何了得,而是因为日兴昌柜坊的大东主,就是天子。

当然这种事不会有人公然说出来,但现在日兴昌柜坊的掌柜送来拜帖,卢楚觉得莫非....

那怎么可能?

卢楚觉得脑海里突然冒出来的念头太荒谬,拿着名帖,有些感慨。

科举,是他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这么多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专业

国子监,庭院里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许多人名,邓全看着这些人名,真希望上面刻着自己的名字,然而他止步于殿试未能名列三甲之中,所以这是不可能的。
首节 上一节 2509/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