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482节


所以到后来,科举考试的内容及方式严重僵化,选拔出来的人才,实际上局限很大。

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而且僵化的科举会衍生出畸形的师门关系,中选的考生,拜主考官为“座师”,形成裙带关系,这些座师和所谓门生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党同伐异,内耗严重。

僵化的科举,实际上变成了慢性毒药,毒害的是整个官僚机构,损坏的是国家的未来。

“偏重人文伦理,轻视其他学科,搞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朝廷要修改历法,居然要寻求西洋传教士的协助,这算什么?”

“中原先发明的火药,先投入实战的火器,搞到后面,还得靠从西夷沉船打捞的红夷大炮助阵,脸红不?”

“三宝太监下西洋,宝船船队是何等的威武雄壮,南洋诸国低眉顺眼,结果呢?到后来南洋全给西夷占了去,家门口的台湾也给人占了,这不是败家么?”

宇文温的话,回响在杨济耳边,他放下《考试大纲》,看向舷窗外。

科举的问题,他和宇文温有过多次讨论,

科举,是一项人才选拔制度,选出来的人才不合用,问题不是在于考试选拔这个制度不好,而是考试内容僵化,然后选拔出来的人才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所以随着时间流逝,科举变味了。

变味的科举,选拔出来的所谓人才,全都是为了当官而读书的人,这样的人是官迷,为了向上爬不惜结党营私,然后党同伐异,对于国家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科举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僵化的考试内容,出在“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才是好男儿”,出在八股文。

出在朝廷的用人需求:上边需要选拔怎样的人才,学子就会变成那样的人才。

朝廷只考四书五经,认为“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选拔出来的人才,就只会四书五经,必然导致其他杂学式微,必然出现文贵武贱。

科举存在的弊病,杨济和宇文温议论得很清楚,那么,明德年间诞生的新科举,会是怎样的人才选拔制度呢?

杨济很想知道效果如何,天子任命他为学政观察使到河南监考,正是有这一用意在里面。

需求决定“供应”,朝廷需要什么样的官员,就决定了选拔制度选上来的人有什么样的才能。

四书五经成书的年代,可没有蒸汽抽水机、蒸汽起重机、火轮船,没有流通券、有轨马车、大型矿场和工场,没有各种贸易公司,没有各种轮船招商局。

国家越来越离不开这些新式技术、新式设备以及新兴产业,执政者想仅靠着四书五经治天下,根本就不现实。

一个只会“之乎者也”、掉书袋的官员,面对各类新式技术、设备及新兴产业,只会如愚夫般不知所措。

朝廷需要“新式官员”,所以新的科举制度,必须选拔出“新式人才”。

那些经学传家的世家子弟,面对一个全新的时代,面对蒸汽机、火轮船以及各种变革,其原本具备的学问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和寒门子弟一样,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对此,杨济颇为期待,想要看看全新的学政、全新的科举制度,最后会为朝廷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来。

第二百九十一章 座师

豫州悬瓠,豫州总管府考试院,观察使杨济正在监督试卷的选题事宜,试卷选题由礼部选定的主考官主持进行,根据考试级别的不同,选题的难度也有不同。

那一世,大明的科举,正式考试是乡试、会试、殿试,但在乡试前,还有个“小考”,也就是童子试,算是参加乡试前的资格考试,所以,这个时代的科举,同样以此分为四级。

如今的科举,除了最高一级的殿试比较特殊,其他三级考试的试题,原则上都不由考官拟定,而是考官从题库中抽取,名为“统一出题”,又称“统考”。

试题的抽取过程形同抽奖,也就是“抽号”。

眼下,杨济现场监督选题,选题的抽号方法很特别,是用轮盘来抽:

一个水平放置的转盘,中间高边缘低,盘分十二格,即地支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格对应一个字。

转盘转动,然后在其圆心上方投下铁珠,铁珠滚到哪个格子,就记下这个格子的字,譬如“巳”。

再连续投三次,得仨字,譬如依次得“卯”、“寅”、“酉”,那么前后四次抽得的字,依次排列成为“巳卯寅酉”。

这就是编号,据此可在题库查到对应题目内容及答案。

十二字,投四次,其排列组合有二万单七百三十六种结果(编号),没有超过题库对应类别的题目数量,故而不会出现空号。

所以考试出题,题目不需要主考官来拟定,都是从题库“抽号”,而题库的实体,是堆积如山的无数小册子,由礼部校对、定版、刊印。

题库的题目数量浩瀚如海,根据考试级别分类,足够每次考试所需,而题目的数量,每年都会增加。

这样的题库可不简单,是礼部组织大量学者,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拟定的知识点及考点出题,然后将题目汇总。

选题是从题库里“抽号”,如此一来,主考官实际上不会对题目的拟定有什么实质影响,天下各地的同等级考试(童子试、乡试),其难度都能保持一致。

不会出现某地因为主考官比较挑剔、导致所出题目特别难的情况,也不会因为某主考官过于宽容,导致出的题目难度下降。

如此设计,煞费苦心,效果如何,有待观察。

杨济如是想,他作为观察使,当然要监督试卷的出题以及印刷,而肩负监督之责的人,还有御史台的御史,此刻在场的御史为骨仪,算是和豫州悬瓠有缘。

骨仪祖上来自天竺,所以样貌有别于中原人士,为人刚正不阿,有风骨,在御史任上多有弹劾,让许多官员闻之色变。

此刻,骨仪和杨济都盯着主考官往转盘里投铁珠,抽出来的号码,由吏员进行登记,并且由另外两人核对。

登记好的号码,会由另几名吏员进行整理,然后对照条目,在题库(小册子)里找出题目及答案,接着交由主考官核实,当天就交由印刷场进行试卷的印刷。

整个过程,相关人员都要对外“隔离”,不得与外界接触,日常起居有专人负责,接受监督。
首节 上一节 2482/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