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431节


宇文温的策略,就是借助推广蒸汽机、发展火轮船航运,使得煤炭的开采、运输、销售快速增长,在各大主要都市、水陆交通线沿途形成煤炭销售网络,为各地居民带来足够的廉价燃煤。

如果烧煤比烧柴、烧炭划算,傻瓜才会烧柴(炭)而不烧煤。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效果如何可不能光靠看奏章,宇文温还是关注煤炭价格的走势,而各地煤炭的价格,自然是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收集,然后相互印证,去伪存真。

现在,宇文温看的就是汇总后的煤炭价格报告,然后附带着各主要地区这个季度的煤炭价格走势图。

宇文温首先关注的是长安城内的煤炭价格,按照统计结果,本月初,长安的煤炭(河东产的普通煤炭)价格为每百斤十七文,关中产的煤炭在每百斤十五文左右。

煤炭制成“蜂窝煤”后,每百斤售价上涨八文,制成煤球,则每百斤上涨五文。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木炭的价格,较好的木炭是每百斤三十八文,一般的木炭是每百斤三十文。

价格孰高孰低一目了然,而且煤炭是有价有市,长安城边上几大煤场里煤炭堆积如山,城内居民购买煤炭十分方便,该怎么选,大家自然心里有数。

长安是这样,作为煤产地的晋阳就更不用说了,而洛阳、邺城因为距离大煤矿不算远,所以煤炭价格一直走低,居民获得了廉价的燃料,而薄利多销的煤商和矿主,同样赚得盆满钵满。

凡事有利有弊,煤炭大规模抢占传统的燃料市场,那么以卖木炭、木柴为生的人们,日子自然就不好过。

许多樵夫的营生受到影响,这是事实,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看到这里,宇文温忽然想起了一首诗。

放下资料,他在书房里来回走动,看着窗外屋檐下的水帘,念起诗来。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念着念着,宇文温看着窗外出神,作为最高执政者,他还是想尽可能让大部分百姓的日子变得好过些,所以,并没有赶尽杀绝。

长安城内,木炭和煤炭比起来没有价格优势,木炭价格再怎么低也低不过煤炭,这是针对于日常生活而言,但是,木炭尤其是高级木炭的价格,却一直稳重有涨,还不愁卖。

因为需求尚在。

煤炭燃烧时产生的气味,不是谁都能忍受的,而据说用煤生火做出来的饭菜,会染上难闻的煤味,这让拥有金贵舌头和鼻子的贵人们难以忍受。

加上为了和贱民划清界限,富贵人家所用燃料,是燃烧时会散发清香的果木木柴和木炭,尤其烹饪时,讲究一些的人家,不允许食物沾上任何煤味,以此彰显贵贱之别。

当然,这种“装逼”的待遇,只有贵人们才配拥有,府里僮仆,老老实实吃煤火煮出来的饭菜。

随着煤炭走进寻常百姓家,富贵人家有了很强烈的“装逼”要求,特意使用木柴、木炭这种价格较贵的燃料,所以,长安、洛阳、晋阳、邺城内,木炭、木柴的销路依旧不错。

樵夫和卖炭翁们,并没有失业,而新的一种斗富方式,随后出现。

纨绔子弟们在聚会时,流行一种比试,那就是一碟刚做好的美食摆在面前,大家轻轻嗅一下,必须说出这美食在烹饪时,炉火烧得是什么木炭。

想到这里,宇文温不由得摸了摸颌下小胡须。

论装逼,你们装得过我?

第二百四十七章 秘密

皇宫一侧,命妇院,皇后尉迟炽繁正在主持酒宴,款待入宫觐见的外命妇们,虽然外面下着大雨,又湿又热,但宴客厅内清凉如春,使得主宾双方惬意至极。

外命妇们入宫觐见皇后,是很正式的事情,一切都得按着礼制来,所以人人都身着礼服,皇后也不例外。

按说在这个季节穿着如此隆重,时间久了必然会微微出汗,但因为厅内颇为凉爽,没人觉得热。

如今是夏末,天气炎热,有钱人家都会以大量冰块消暑,自从有了蒸汽机驱动的风扇,消暑的手段又多了一种,但宴客厅里降温的手段却很特别,以至于让人啧啧称奇。

皇后尉迟炽繁穿梭于席间,和外命妇们交谈着,一旁,唐国公夫人窦氏饶有趣味的环视整个宴客厅,想要弄明白这传说中的“空调”是如何降温的。

正如冬天里有“暖气”,可以让室内温暖如春那样,夏天里有“空调”,同样可以让室内“如春”,当然,是“清凉如春”,而这种“空调”,目前只有皇宫里有。

“暖气”、“空调”,这两样能够让室内“温暖/清凉如春”的设备,真是神奇无比,一旦用过,就让人难以忘怀。

皇后当年向外命妇们介绍“暖气”,如今,又开始介绍“空调”,窦氏觉得,也许过不了三五年,长安城内的富贵人家,府里也必然装上“空调”。

以她的亲身感受而言,这种“空调”给人带来的清凉,虽然比不上坐在冰鉴边上那么凉爽,却可以让整个房间降温,在人多的时候特别有用。

“空调”是如何给室内降温的?窦氏不明白,皇后在闲谈时透露过“空调”的秘密,说降温的原理是什么“水冷、蒸发”,她听不懂。

但她知道“空调”一定会推广,就像“暖气”那样,寻常人家用不起,但富贵之家不可或缺。

这是必然的,因为按照皇后所说,“空调”要靠着蒸汽机提供动力进行“水帘降温”、“抽气”、“排气”,所以要烧煤,会增大对煤炭的需求,而这一点,正是天子一直在推动的。

到时候,冬天开“暖气”,夏天开“空调”,一年到头不停烧煤,必然是富贵之家常见的情景。

只有当“市场”对于煤的需求持续增长,那么煤炭买卖才会持续红火,进而带动采煤业的快速发展,一口出煤的井,就是一口喷钱的泉眼。

窦氏觉得,为了让煤炭有个好销路,帝后也是很努力的在以身作则,当然,大家都乐见其成,因为煤炭买卖越好,大家的收入也就越多。

她觉得“空调”确实是个好东西,但也有缺点,那就是运行起来动静不小。
首节 上一节 2431/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