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396节


到了后来,大概是中原永嘉之乱的时期,极西之地的罗马国也动荡起来,正如晋都洛阳沦陷、琅邪王司马睿于江左建康重立朝廷那样,西罗马国亡于蛮夷,只剩东罗马国苦苦支撑。

数百年来,罗马国(东罗马)君臣一直想要收复失地,一如晋廷想要北伐中原那般,但蹉跎数百年都难以实现。

原因有很多,首先,罗马国边境的蛮夷部落常年入寇,以致于罗马国官军疲于奔命,自顾不暇。

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罗马国和东面的波斯国相互攻伐,使得罗马国无法集中兵力西进收复失地,即便所有进展,也因为国力无法支撑导致得而复失。

罗马国和波斯国的纷争持续数百年,期间有过和谈,却依旧阻止不了战火重燃。

到了十余年前,波斯国内出现变故,重臣篡位,一皇子外逃至罗马国,竟得罗马皇帝看重,嫁女不说,还派兵协助女婿复国。

自此,两国总算握手言和。

在孙敬诚看来,翁婿之间的情谊,始终要给国家利益让步,正如战国时的秦晋之好,不代表秦晋两国就相安无事。

但这极西之地的“秦国”、“晋国”要如何相处,与皇朝无关,上万里的距离,使得皇朝不可能干涉两国事务,所以只要能和这两个国家正常开展海贸即可。

仅以这个目的来看,使团此次出使可谓大获成功,波斯国和罗马国的国君,都愿意和皇朝开展海贸,也欢迎中原海船前往他们国家的港口进行直接贸易。

东、西之间虽然有万里之遥,但海上航线古来有之,孙敬诚也是靠翻看古籍才知道,数百年来,多有中原海商来到这极西之地做买卖。

所以他觉得接下来皇朝要扩大海贸并不会太难。

海贸事宜,具体由市舶司和南洋贸易公司操劳,使团顺利完成使命之后,回国复命即可。

想到这里,孙敬诚有些激动,思乡之情愈发强烈,但他知道这事急不得。

海船往返于东西之间,耗时要将近一年,还得看风信,即便是单程出航,也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如今是冬天,他们即便明年年初就能启程回国,也得先经过波斯国,在那里,要等到秋天风信起,才能扬帆出海往东方而去。

如果一路顺风,船队要到后年夏天才能抵达中原,再经陆路前往长安,怕是要夏末秋初才到。

若真是如此,这一来一回,就是四年,他们出使的时候是大周明德五年,回到中原时就是明德九年。

想着想着,孙敬诚的思绪飞到了万里之外的中原:四年光阴,也不知道家中情况如何了。

又不知,中原如今是何等模样,是天下依旧太平,还是....

没一会,孙敬诚的思绪被窗外传来的喧嚣声打断,那喧嚣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吵,他起身来到窗边,轻轻推开窗户,却见街道上火光大作。

有许多人汇聚成队伍,拿着火把在街道上行走,边走边高声喊着什么,似乎是口号,亦或是叫骂。

队伍的规模越来越大,点燃的火把越来越多,队伍宛若一条火龙,浩浩荡荡向前游动。

孙敬诚顺着这队伍前进的方向看去,却见夜色下的君士坦丁堡城内有多处亮起火光,而高大的皇宫建筑群,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忽明忽暗。

见着此情此景,孙敬诚眉头紧锁,罗马国内最近的时局,似乎有些不对劲。

据说,罗马国的官军秋天时在北疆打了个大胜仗,将一直袭扰边境的蛮夷打得尸横遍野,然后就在官军即将班师时,忽然发生哗变。

哗变的军队向着国都而来,如今也不知道官军已将乱军镇压,还是双方在对峙、僵持。

具体情况如何,周国使节当然不得而知,也不好打听,就只能在下榻的“驿馆”正常作息,孙敬诚是个细心的人,他发现接待他们的那些罗马“驿馆”人员,最近似乎心情很不错的样子。

以此看来,想必官军即将平定叛乱,所以京城百姓才会喜形于色。

孙敬诚是这么想的,但今晚城里的异状,让他觉得时局的发展好像不是先前自己想的那样。

再次看向夜色下的皇宫,不安的情绪在孙敬诚心中蔓延。

第二百一十七章 陨落

午后的阳光,让人感觉温暖而柔和,“驿馆”花园边上,孙敬诚正在看书,书的作者,是当今罗马皇帝莫里斯一世(音译),书的内容经过粗略翻译,所以孙敬诚勉强看得懂。

他看了几日,发现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兵书,莫里斯一世在书里重点论述了罗马官军的编制、武器装备、训练、队形编成、作战方式,以及和边境各蛮夷交战的经验及教训。

还强调了骑兵对于战争的重要性,教导将领应该如何用好骑兵,然后各类军队应该如何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与此同时,如何在“庙算”阶段制定正确的战略并且实施,也是这本书的重点阐述内容。

罗马国的官制、军制、指挥及作战方式,孙敬诚是不懂的,加上翻译的内容有些词不达意、前言不对后语,多有晦涩难懂之处,所以这本兵书让他看得十分吃力,只能看个大概。

但通过这本兵书,他发现当今的罗马皇帝很擅长军略。

莫里斯一世,即位已经二十年,这二十年间,频繁对外用兵,一改先前国家被周边蛮夷不断入寇的被动局面,罗马国的官军接连在和蛮夷的交战中取得关键性胜利,将各蛮夷打得丢盔弃甲。

与此同时,莫里斯一世扶持落难的波斯王子,不仅将女儿嫁给对方,还派兵帮助女婿复国,成功让罗马和波斯这对冤家握手言和,保持了相对的和平。

东面的巨大威胁暂时消失,罗马国官军就可以腾出手来,继续对威胁边境的周边蛮夷进行讨伐。

莫里斯一世在位这二十年,将国家东、西、北三面日益恶化的边患问题解决,这一切都是靠着赫赫武功实现的,所以孙敬诚认为,将莫里斯一世称为雄主也不过分。

但这样的雄主,却被一支哗变的叛军攻入皇宫,本人及其家人悉数遇害。

据说“皇太子”侥幸逃脱,如今下落不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一代雄主陨落,孙敬诚对此唏嘘不已。
首节 上一节 2396/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