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372节


对于常年风餐露宿的夜不收们来说,用随身小铁铲挖无烟灶很简单,每五个人一组,分别挖十个无烟灶,一桩香时间便能完工。

旁边,另有十几名夜不收在处理猎来的猎物,待得无烟灶准备完毕,就要入锅放水,弄个白煮肉。

还有其他人,散布在四周,小心的警戒着,避免宿营地被敌人摸过来,来个一网打尽。

他们所在位置,是辽泽的北部边缘,为汉时望平县地界,也是往来辽泽东西的南北两道之北道中途必经之路,高句丽原本在望平故地筑有城池,却已被官军攻破,沦为废墟。

但官军并未在此设立据点,所以高句丽必然会卷土重来,眼下寒冬将至,官军已撤回辽西,于是望平故地的情况,就由李涡率领的夜不收们来哨探。

夜不收,算是捉生队的别称,主要职责是侦察敌情,因为要不分昼夜在外哨探,所以得名“夜不收”。

李涡作为天子潜邸时的侍卫,如今任夜不收“百户”,在营州驻扎,听命于营州总管杨济,和其他百户一样,带着部下深入敌境,风餐露宿,在辽泽北境一带活动,随时注意东胡各部的动态。

这个任务很艰巨,因为在辽泽北境,没有周国的据点,夜不收又是小队出击,每支队伍的规模最多也就百余人,要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活动,条件艰苦,而且危险。

他们要面对高句丽的骑兵,时不时得玩命,除此之外,还会碰到靺鞨、契丹各部的零星人马,这些东胡非敌非友,一不留神很容易倒霉。

夜不收们这几年出征颇有伤亡,用生命为代价,将辽北地区的情况探得大概,汇总之后上报朝廷。

可以说,辽地的山川、河流走势,都是夜不收们用血和泪描绘出来的,正是因为如此,夜不收的待遇丰厚,立功有赏,双倍军饷,三倍抚恤,家人免租庸调,而且本人的晋升速度也快。

这就是夜不收们明知风险巨大,却依旧往险地钻的原因。

李涡作为天子潜邸侍卫,本来可以寻个好差遣,或者作为诸位皇子的侍卫,舒舒服服待在长安享受,无性命之忧,但他选择到边地冒险,原因就是想要出人头地。

并且争一口气。

李涡出身卑微,原为蔡家庄庄客,后来机缘巧合,成了天子潜邸侍卫,当时有机会得天子牵线,与蔡庄主的女儿蔡娘子成就姻缘。

但蔡庄主拒绝这一提议,因为蔡娘子早有婚约。

对此李涡一直耿耿于怀,他不是恨蔡庄主,而是一直想要向蔡庄主证明,当年不把蔡娘子许给他是个错误。

蔡娘子早已嫁作人妇,相夫教子,而李涡后来也成了家,有了家室,他不是对蔡娘子念念不忘,就是要争一口气,要衣锦还乡,让蔡庄主知道他李涡也是有本事的人。

这些年,李涡一直在努力,出生入死,凭着本事一步步向上爬,原本认为已经小有成就,但和蔡娘子的夫君比起来,却相形见绌。

那年他外出公干,路过洛阳,偶遇随夫赴任的蔡娘子,见着人家夫君已是州长史,一方父母官,李涡觉得自己差得太远,相形见绌。

他也要当大官,但舞文弄墨不行,所以只能靠立军功晋升,当开府将军,做府主,有僚佐,然后以军功封爵,封妻荫子。

到时候,他要风风光光回家乡,带着妻儿祭拜祖坟,让家乡的亲朋故旧知道,他李涡也是有本事的人。

让蔡庄主知道,李涡不比他选的女婿差!

这一切,需要他去玩命,而成了夜不收百户的李涡,为了一个好前程,带着部下在辽地哨探敌情,即便前方困难重重、危机四伏,他也不会犹豫。

李涡想得很明白,朝廷迟早要收复辽东,而陛下必然让燕王或其他皇子挂帅,那么作为潜邸旧人,他有机会得任用,所以需要提前打好基础,将辽地情况摸透,待得大军出动,才能效命马前。

李涡这几年在辽地拼搏,骑射技艺精进许多,又学会了靺鞨语、契丹语、高句丽语,带着百余部下在辽泽四处游荡,立下不少功劳。

不止他,许多出身贫苦的士兵,也在努力表现自己,为了出人头地,加入夜不收或者捉生队,刀头舔血,奋力一搏。

大家都等着立军功,改变自己的命运。

李涡收起思绪,将舆图交给部下,再度用千里镜观察起周围情况,为了提防高句丽狗急跳墙,趁着周军回撤时派出骑兵偷袭营州,他要和部下在这一带哨探,作为耳目,观察敌情。

一直等到严寒到来,赶在千里冰封之前撤回边塞。

不知过了多久,夕食准备完毕,李涡正要把千里镜交给部下,却发现旷野里有了动静,观察了一会,他立刻下令:“全体都有,小心戒备!”

第一百九十六章 噼里啪啦

上午,晴空万里,河边草地里,大群牛羊正在悠闲地吃草,不远处的帐篷群中升起袅袅炊烟,远远看去,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游牧情景,但帐篷群边上大量骑兵的聚集,意味着情况有些不对。

一处大帐篷外,二十余甲士站列成左右两排,身着铠甲的高毅站在中间位置,仔细打量面前这顶帐篷。

和旁边大部分帐篷不同,这顶帐篷是用有着漂亮花纹的布匹缝制而成,浑然一体,不像其他使用各种碎布拼凑起来的帐篷那样,看上去就是破烂。

而帐内用来烹煮食物的炊具,竟然是一口质地不错的铁锅。

这个契丹部落,不仅酋长有铁锅用,许多部民也用上了铁锅,身上穿的衣物,虽然外面罩着破烂皮袄,内里却是着崭新的布衣,布质不错。

不仅如此,仓促间用来待客的羊肉汤,放了雪白如霜的盐以调味,还要准备据说可以解腻的茶叶,

高毅看着眼前谄笑着的契丹部落酋长,心里明白了几分。

这个契丹部落,与周人做买卖,买卖规模不小,所以用得起铁锅,用得起好布,能吃到盐,还有产自中原的茶叶。

能和周人做买卖,说明这个部落至少表现不错,所以周国才会让他们获得铁锅等铁制品。

那么,这帮人极有可能向周人通风报信,暴露他们的行踪。

“坐。”高毅用生涩的契丹语说道,和契丹酋长及其几个儿子一起围坐在帐内篝火堆边,分食铁锅内煮的羊肉,谈起家常来。

前年,高毅作为高句丽宗室,随着大王西征周国,目标是周国辽西重镇、营州柳城,当时大军浩浩荡荡出发,过辽泽,抵达医巫闾山北麓的这个地方,碰到了游牧的一个契丹部落。

当时,这个契丹部落派人助战,其酋长,便是眼前这位笑眯眯的人。
首节 上一节 2372/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