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32节

有卖命给黑帮做保镖、打手甚至干脆变成黑帮的,有参加雇佣兵为了金钱杀人的,有的则是参与地区冲突成为大大小小军事组织头目妄图实现自己野心的。

邺枭,很拉风的称呼但宇文温根本就不会被吓到,在这个没有狙击枪、导弹、遥控炸弹的时代所谓刺客的威力也就那样没必要小题大作。

两人讨论片刻之后决定采取外松内紧的方法防范,成立日让护卫们绷着神经两三日还行可久了就会松懈,所谓千日防贼的难度就在这里。

“对了,那枇杷寺小沙弥悟明的师父好像是葬在什么牛木寺?”

杨济说是葬在江陵城北的牛牧佛寺附近,那日陈军冲入枇杷寺欲对寺内女子行不轨之事老住持阻挡时惹恼了士兵被乱刀砍死,也就是在那时宇文温领着新军在北面湖边登陆。

当晚宇文温率军袭击南边的江津戍。因为料定次日陈军必回来犯故而在清晨连同寺里的女子们乘船转移,考虑到老住持的遗体会被陈军毁坏泄愤故而小沙弥悟明带着师父一同转移。

长湖的西部毗邻古刹牛牧佛寺,想到枇杷寺年久失修也没什么僧人,杨济便劝悟明将老住持安葬在牛牧佛寺附近,一来不远处死佛门净地有人照应二来葬在佛寺附近日后也有同门能够帮忙料理坟茔。

杨济带着悟明到牛牧佛寺交涉相关事宜,寺主持倒是好说话得很,在杨济等人的协助下很快老住持便在附近安葬而悟明则搭了个草庐要为养育自己十余年的师父守墓三年。

“这样说来,过几日去牛牧佛寺时也可顺便看看这位小师父了。”

‘去牛牧佛寺?是带萧姑娘去吧...’杨济心中苦笑,他知道眼前这位平日里根本就不踏足佛寺现在要去的话也就是为了纾解萧姑娘心结。

“臭着个脸做什么?眼见着本将沾花惹草眼红了?”宇文温促狭的说着,“你来到这世间十余年了就没成想过成家么?”

“成家?”杨济喃喃自语。脑海里浮现出一个魂牵梦绕的倩影,那是他订了亲还未过门的妻子,在那一世明末动荡的年代建奴入寇山东,未婚妻眼见城破为全名节自尽后他的心也已经跟着死了。

宇文温见杨济黯然神伤的样子叹了口气随即拍了拍他的肩膀:“往事已矣何必如此。”

“可以先谈着。有了女友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第六十五章 子胥渎

?数日后上午,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江陵城北郊一队人马正向北行进,队伍中有一辆马车里面坐着据传已经失踪多日的梁国公主萧九娘。

“萧姑娘若是头晕便说,本将让马车停下歇息一会。”宇文温骑着马靠近马车车窗说道,今日他抽空带着萧九娘到江陵北面的牛牧佛寺上香顺便让得道高僧为她祛除‘厄运’。

因为江南风俗认为二月出生者不祥的缘故,萧九娘认为自己出生于二月所以接连克死了多位亲人最近差点连阿耶也克死所以选择自尽,虽为宇文温救下但依然自责不已。

她坐在车上掀起窗帘轻声说无妨,见对方点点头策马行进便愣愣的看着远去的背影自言自语:“若是他已有妻室了该如何是好...”

对方这几日来对自己的心意她都明白也有了憧憬可就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至于这位年轻将军是否有了妻室她一直不清楚,她也没好意思问宇文温。

有次她遮遮掩掩的问起同住一个院子里的王家娘子顾氏可对方也是惘然的摇摇头表示不知道,至于王掌柜她是不好意思问的,那位成日里跟着宇文温的张鱼滑不溜秋的一听得话里有话便岔开话题。

“这般躲躲闪闪,所以他定然是有妻室的么...”萧九娘喃喃自语,数滴泪珠滑落下来,她兀自在车里伤感而宇文温也在纠结,在纠结一个历史谜团。

“依然是有姓无名啊...”宇文温喃喃自语策马向队伍前列跑去,他‘斗胆’问过萧姑娘的芳名对方却说从小到大阿舅都叫她九娘从未听过名为何物,按着惯例姓氏加排名称作萧九娘倒也能起到姓名的作用。

历史上萧氏嫁给晋王杨广成为晋王妃后来成为皇后又经历一番坎坷最后以八十岁高龄去世,可各种史料里记载的都是萧氏并无具体名字,宇文温原以为如今见到真人能得到答案可依旧落空了。

‘或许她阿耶根本就不想提起这不祥之女的名字吧。’宇文温如是想,历史上若不是隋帝为次子晋王杨广娶梁国宗室女为妃,这个落入民间的金枝玉叶也许就无声无息的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

大隋要和梁国联姻得选个吉利的公主可梁国未嫁的宗室女们占卜均是不吉,梁帝萧岿急得满头汗才想起来还有一个女儿在小舅子那里便接回宫‘救火’,这名‘不祥’的女儿占卜结果为大吉便成了晋王妃。落地凤凰再度飞上枝头。

宇文温没有纠结多久便放松心情和主动请缨作为护卫的杨济聊天开玩笑说他骑术太差以后如何领兵冲阵,杨济刀法出众步战生猛可骑马就露陷,代步可以但是要骑射或使槊完全就是门外汉。

听得对方这般调侃杨济也只得笑笑,他********放在操练长刀兵上没空去练马术。若不是今日听闻宇文温外出他担心那什么‘邺枭’半路行刺厚着脸皮随行的话早就在军营里督促新兵操练了。

远处出现一条河流,自西向东注入东面的长湖,一条石拱桥横跨南北两岸官道便是在此处凭着石桥过河,此时正有牛车过桥他们便停在路边等候。

眼见着牛车咯吱咯吱慢悠悠的过桥,郑通及时展现他的‘学识渊博’为宇文温解闷:“这条河源自江陵城西北的赤岗。向东于城东北处入湖,此河名为子胥渎据说为春秋时楚国开凿后来伍子胥率吴师伐楚将其疏浚世人便称之为子胥渎。”

自从那晚带路成功后郑通清闲了好几日,待得宇文温今日有空外出随意问了他是否要‘顺便’后便跟着骑马出城了,虽然骑术不精但是用来代步到是没问题。

“子胥渎?”宇文温似乎记得后世里关于这名词的解释是一条勾连长江和汉水的古运河,他看了看这条不算大的河流觉得也许是自己记错了。

“这条河雨季不发大水么?”

郑通说自然是会发水不过上游已经筑坝拦水否则雨季时河水暴涨河面两岸的农田也早就被水淹了,荆楚之地水网密集要想开垦农田并护住那么兴修水利必不可少。

“湖广熟天下足....”宇文温看着四周一大片水田不由得感慨着,湖广之地大开发渐渐成为粮仓得要到两宋之之际,现在的湖广之地还远远不能称之为天下粮仓。

“湖广?不知郎君所说湖广所谓何意?”郑通注意到宇文温的话里有个陌生的词语便问道。

“江南水网纵横,湖泊广布。”杨济在一边‘解释’,“湖广想必是统军的简称了。”

磨蹭了许久一行人总算过了桥。宇文温让车队停在路边他在杨济的带领下步行往东侧一处河边小土坡走去,那里遍布坟茔而坡边有一个小草庐,为师父守墓的小沙弥悟明便是住在里面。

看着满地的白色招魂幡宇文温有些不自在,如今是烈日当空一大片坟茔看起来还没什么可要是到了晚上...

想想若是自己孤身一人住在小草庐而外边是飘荡在坟茔内的零星鬼火(磷火),此情此景让宇文温觉得不寒而栗:待一个晚上都够呛要是住上三年...

杨济介绍说此处为附近村民安葬逝者之地,有山(小土坡)有水(子胥渎)算是个不错的地方,牛牧佛寺离此处不远也多亏得住持帮忙说服村民让出位置来给枇杷寺老住持下葬。

这次拜访杨济还带来了一卷铺盖和一些生活用品,他们在江陵不会驻扎太久所以趁着还能帮些忙便把过冬用的被褥一起带来了。

“多谢宇文施主、杨施主相助。”面色憔悴的悟明行了个礼,宇文温看他的模样有些心疼便说无论如何得保重身体,这一守就是三年可眼下没到三个月你就这模样怕是熬不过今年了。

“贫僧自幼跟着师父游走四方风餐露宿苦惯了。亏得寺里的师父们照应可比以往化缘好得多。”悟明面露坚毅可说话底气不足,听起来如同勉强吃饱的饿汉有气无力。

“无妨,本将一会到牛牧佛寺上香把香油钱多许些也好让寺里的师父们对这里用点心。”宇文温说完轻轻拍了拍悟明的肩膀,他不敢用力就怕把这风吹就倒的小师父拍散架了。
首节 上一节 232/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