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307节


看向寝殿,尉迟炽繁觉得有些疑惑,她不清楚是什么事让宇文温连夜召见李三九,还挂出牌子来。

。。。。。。

“罗马国,即古称大秦、先前所称拂菻,那可是个大国,历史悠久,不逊中原....”

“此国原为城邦国家,以其城罗马为国号,后来经过数百年不断扩张,地域辽阔,一个中枢统治起来十分不便,于是分为东西罗马,各自有正副皇帝....”

“正帝帝号为‘奥古斯都’,副帝帝号为‘凯撒’....”

“后来西罗马亡于蛮族,东罗马以东境一城‘拜占庭’为国都,国祚延续至今,也就是如今的罗马国,而国都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罗马国以紫为尊,无论是皇帝还是权贵,都身着紫袍,故而有一句俗语,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生于紫色’,真正的意思就是‘生于名门’。”

“换做中原这边,和‘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的意思差不多...”

寝殿内,宇文温正给尉迟炽繁讲极西之地罗马国的风情,算是更换一下夫妻间的话题,不然成日里说柴米油盐乏味得很,老夫老妻“敦伦”多了也没意思。

宇文温滔滔不绝的说,尉迟炽繁认真的听,时不时问几句,看上去一副很感兴趣的表情,实际上她是想“猜题”。

李三九告退后,她进来时,发现宇文温正专心致志翻资料,研究罗马国风情,当时她就起了心思,觉得夫君如此琢磨,怕不是为日后出题考太子而准备。

尉迟炽繁即便不怎么对极西之地罗马国感兴趣,也打起精神,听宇文温讲异域风情,听听对方提得最多的内容,记下来,日后让儿子关注一下。

为了儿子,她也是很拼的。

尉迟炽繁的小心思,宇文温没有察觉,此时他有些小激动,原因倒不是因为卖弄知识有了听众,而是因为一封信。

这封信,是波斯使团里某人暗中交到宦官李三九手上的,对方请求李三九将这封信转交给天子。

信是用波斯文写的,李三九先让精通波斯语的人将这信翻译,然后带着原件和译件一起入宫,亲自呈交给宇文温。

这封信,是波斯国“万王之王”库萨和(音译)的“后中后”、罗马公主玛利娅(音译)写的亲笔信,信件是否玛利娅亲笔所写无从辨别,但让宇文温感兴趣的是信的内容。

在这封信中,波斯王后、罗马公主玛利娅向东方的天子提出请求,请求周国与她的母国罗马通商,加强双方的友好往来。

考虑到现实,通商和往来的途径就只能走海路。

经由海路进行通商和友好往来的前提,是双方都有海港,而玛利娅在信中提到罗马国已经收复了阿非利加东部地区,宇文温认真琢磨之后,认为这地区就是后世所称埃及。

这一点,波斯国的使节在酒宴上也承认了。

宇文温不太清楚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具体历史,但知道罗马帝国的行政区翻译为汉语是“行省”,对方的阿非利加行省治下区域,应该是地中海南部的北非地区。

以此看来,埃及东南面的红海海域,应该已在罗马国的控制之下。

海船经由红海出发,经过红海东面海峡峡口的“东方之门”港,可以前往遥远的东方,抵达交州龙编或广州番禹。

“东方之门”是哪里?

宇文温又仔细研究了一下,觉得这港口应该位于后世所称也门的沿海地区,因为是东方航线的起点(相对红海海域而言),故而有此称呼。

而生于紫色的罗马公主、波斯王后玛利娅,为了母国,不惜冒着风险,在使团里安插亲信,将一封亲笔信带到中原,希望引得中原海船经由“东方之门”入红海抵达阿非利加行省,和罗马做买卖。

对方在信中介绍,阿非利加行省的最高长官希拉克略(音译),是罗马皇帝的忠实臣子,对于开展和东方的贸易这一政策很赞同,届时一定会行各种方便。

与此同时,罗马国的海船,也会前往东方中原做买卖,玛利娅希望东方天子能“行个方便”,稍微重视一下罗马的海商,让海商能在中原采购各种物资。

这种匪夷所思的请求,让宇文温激动之余觉得很奇怪,他觉得罗马国若真想开展东西方海贸,自己就可以派使者走海路来中原详谈,一个出嫁的公主何苦冒风险让人偷偷摸摸带信?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玛利娅身为波斯的“后中后”,居然甘冒风险为母国“招商”,莫非...

莫非罗马国很缺钱,急需开源来缓解财政危机?

宇文温不清楚罗马国情,但他知道东罗马帝国有千年帝国之称,生命力之顽强令人叹为观止,当然东罗马帝国的帝系传承和东方不一样,帝位并不是父子相传,内部也分为很多朝代。

听得罗马国的帝系传承不是父子相传,甚至先帝和新君之间根本就没有血缘关系,尉迟炽繁不由得愕然:“啊?罗马国的皇帝是...选出来的?”

“拥戴,知道不,拥戴,谁得国都大贵族和大军头拥戴,谁就能当皇帝。”宇文温说到这里,有些促狭的笑起来:

“一人一票选皇帝,如何,这种方式有没有一种...有没有一种很民主的感觉?”

第一百四十章 密谈

雨后的街道轮廓分明,亭台楼阁间一片清新靓丽,身着便服的李三九下了马车,看看q前方院门处迎上来的“李干娘”,又看看左右,确定没有什么人跟踪便干咳数声。

身边随从闻声知意,对李干娘说道:“干娘前面带路。”

浓妆艳抹的李干娘笑得花枝乱颤,赶紧说道:“郎君这边请,这边请....”

一行人进了院子,听着丝竹声在廊道里转了几转,来到一处小院,那随从驾轻就熟的和李干娘谈妥了价格,将几张流通券交出去后,很快便有侍女端了酒菜上来,歌舞随后开始。

穿得花枝招展的舞姬翩翩起舞,看上去赏心悦目,李三九随意吃了几口菜,喝了几口酒,看着眼前的歌舞,有些心不在焉。

他是阉人,当然不会对女人有什么感觉,之所以来这风月场,无非是为了掩人耳目罢了。

时钟指向十点五十,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十分钟,李三九将视线从时钟处收回,看了看眼前扭动腰肢的舞姬,闭上眼,欣赏着歌曲。

李三九出身贫苦,自幼净身入宫,在宫里做牛做马,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宦官,幸得遇见潜邸时的宇文温,人生际遇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节 上一节 2307/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