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301节


这些俘虏之中一旦有人身上发红疹,就会被带走隔离,患者病死之后遗体和生前所穿衣物必须烧掉,以免病情扩散。

仔细交代一番之后,杨玄感看看浓烟滚滚的焚尸窑,转身上马,向城内缓缓而去。

行军打仗,军营里必然聚集着大量士兵,人口密集,一旦有人发病,很容易传染给别人,然后疫情扩散,最后爆发瘟疫。

军中爆发瘟疫,后果会很严重,一个个骁勇善战的锐士,染病之后连刀都握不住,最后病死榻上,这是严重的损失,身为将领必须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为了防止瘟疫爆发,军队必须选择有干净水源的地方扎营,还要在不会污染水源的位置挖粪坑,以便容纳军营每日产生的大量人畜粪便。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防止大量士兵生病,避免军营里爆发瘟疫,所以自古以来,知兵的将领都对瘟疫避之不及。

道理谁都懂,但现在居然有人故意施放瘟疫,杨玄感作为亲历者,见着某人玩火,真是觉得心惊肉跳。

他自幼熟读兵书,不是没见过污染水源使得敌军染病导致不战自溃的战例,但如今己方采用战法之凶残,让身为“自己人”的杨玄感都觉得后背凉飕飕的。

同样是制造瘟疫,此次己方不是污染水源,而是直接施放“病毒”——天花病毒。

天花,即古之痘疮,这种恶疾致死率很高,本来大家都避之不及,却被人当做武器用来杀敌,按说这种做法是玩火自焚,但又有一种神奇的克制方法,能保己方将士无忧。

那方法就是种痘。

想到这里,杨玄感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他在出征前,和其他人一样接受了“种痘”,种痘的方式,就是用一根芦管往人的鼻腔里吹入某种粉末。

之后,此人数日内会发热,身上出现少量红疹(痘),然后渐渐退烧,一切如初。

据说如此一来,此人就有了“免疫力”,不会再染上天花(痘疮)。

对于这种说法,杨玄感是不信的,如果有得选,他真不想“种痘”,然而全军主帅、皇子宇文维翰都接受了“种痘”,别人就没有任何理由推脱。

诡异的战法,神秘的“护身神通”,全军种痘之后,肆无忌惮的在辽东施放天花病毒,这一切让杨玄感觉得难以想象,他觉得自己读的兵书似乎都已经过时了。

在瘟疫武器面前,血肉之躯难以抵挡,而如此类型的作战,不仅仅局限于辽东。

杨玄感已经开始想象,想象当突厥国内爆发天花瘟疫时,那会是何种“壮观”的情景。

纵有控弦之士数十万又如何?在瘟疫面前,马匹、铁甲、兵器都没有用。

一个部落接一个部落爆发瘟疫,草原上尸横遍野,千里无人烟,到处都是人畜的遗骸,宛若人间地狱。

这一幕有可能会出现,但前提是周国边境地区普遍实行“种痘”,让百姓和军队拥有对天花的免疫力,不然瘟疫扩散,中原死的人会更多。

真要发生这种事,那就是玩火自焚。

杨玄感策马入城,看着四周一片热闹景象,他心中忧虑渐渐消失,城中军民都是“种”了“痘”的,现在一个个活蹦乱跳,丝毫没有染病的模样。

靺鞨人在辽水上游河段往河里扔病死者的衣物、试图导致辽口城爆发瘟疫的阴谋,看样子没办法得逞。

眼见着玩火好像不会自焚,杨玄感的心思也活络起来,这几日他根据目前的局势,开始策划新的战略。

这段时间以来,根据细作们四处打探回来的消息,杨玄感等周军将帅知道高句丽和靺鞨人那边爆发了瘟疫,死了很多人,那么己方只要耐心等上一段时间,等对方军队几近不战自溃,就是出击的时候了。

辽东道行军出征时没有携带威力巨大的火炮,杨玄感原以为想要攻破高句丽的各处坚城有些麻烦,如今看来,靠着瘟疫这种武器,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知道辽东地区天冷得快,也就是早寒,一般到秋末就开始下雪,而现在是夏天,距离下雪还有一段不短的时间,这足以让己方再有一番作为。

立下更多的军功。

想着想着,杨玄感干劲十足,不知不觉间,他来到港区边缘,远远看着码头上的如林桅杆。

今日东南风大作,所以有许多南来的大海船驶入港区,现在正缓缓靠泊,载着新一批援军顺利抵达辽口港。

这些将士在出发前已经“种痘”并且痊愈,对于天花有了免疫力。

待得辽东高句丽军队因为瘟疫爆发造成战斗力锐减时,就是玩火者们出击的时候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玩火(续)

辽口城,议事厅,辽东道行军总管宇文维翰正与诸将议事,众人围着一张沙盘指指点点,其上代表着敌军的蓝旗,有三分之一已经额外插上白旗。

白旗不代表投降,而是代表爆发瘟疫。

受瘟疫影响的敌军军队,病死的士兵越来越多,其战斗力每日俱下,对于周军来说,要采取何种手段牵制这些军队、让对方想跑却跑不了,是优先考虑的问题。

爆发瘟疫的军营,士气大跌,如果疫情无法控制,正常情况下主将会率兵撤退,很大概率会留下伤兵自生自灭,此即所谓断尾求生。

这种情况不是宇文维翰想看到的,他想尽可能拖,让敌军各部兵马犹犹豫豫,多耗上一段时间,多死一些人。

如此构思没问题,问题在于如何实施,宇文维翰算是想清楚了,敌人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精,也不会真的和猪一样蠢,所以他要让对方“留下来”,就得有个由头。

由头是什么?当然是劝降。

高句丽这边的兵马除非穷途末路,否则不太可能主动投降,所以宇文维翰的劝降对象是靺鞨各部,这些部族依附于高句丽,平日里充当附庸军,意志不是很坚定。

已经有一些靺鞨部落发生瘟疫(天花),想治治不好,想撤却又碍于高句丽那边的态度不敢撤,但真要是病死的人太多,对方首领大概会不顾一切开溜。

如此纠结的处境,宇文维翰表示很理解,所以他分别派出使者,与各部靺鞨首领接触,送好处(主要是粮食),劝对方归顺皇朝。

他让使者带去的好处,不多也不少,正好让对方心动,胃口被吊起来,舍不得撤军,却又难以下决心和高句丽一刀两断,站到皇朝这边来。
首节 上一节 2301/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