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266节


但这很可能是一厢情愿,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并不会按照“老头子”的“陈腐思路”施政。

一想到自己的心血很可能断了传承,宇文温就寝食难安,但他心中的千言万语,却没办法悉数向儿子透露。

他不可能说自己来自另一个时代,不可能说什么“王朝周期律”,不可能说什么“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必然。

现在,儿子有可能顺着他的意思说话,说好听的话,等老头子嗝屁了,自己君临天下,做的又是另一套。

如此一来,一切又会归位,这个时代的周国,重新走上“历史上”李唐的旧路,也许不会有女帝,但府兵制败坏,募兵制大行其道,慢慢就会有尾大不掉的军阀出现。

类似安史之乱的大规模叛乱很大概率发生。

宇文温每念及此,就觉得很纠结,他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但这不可能。

立“祖训”、让儿子写保证书之类的行为很可笑,宇文温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儿子一个人身上,所以他决定提前布局,以便让自己的雄心壮志在自己去世后,依旧有人能够将其继续推行下去。

这个“人”,不是有名有姓的一些人,而是许多人聚集而成的利益集团。

新利益集团。

宇文温就是要扶植新利益集团,让新利益集团成为他雄心壮志的“接盘”者,坚定不移将他的宏图伟略推行下去。

那么他的雄心壮志、宏图伟略是什么?

开启大航海时代,开拓海外殖民地,为中原百姓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

他要种下资本主义的幼苗,然后历经数代人的努力,让这株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为中原的对外扩张注入强大动力,让曾经的遗憾,不再是遗憾。

让一个“日不落帝国”,提前千年出现。

这些梦想,他有生之年看不到,但他希望自己的后代们能够实现,所以希望只能寄托在新的利益集团上。

这样的利益集团,希望获得更多的原材料产地,希望获得更多的市场,所以必然支持海贸、支持对外扩张。

这样的利益集团,希望低下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变,希望拥有政治权利,希望权力核心有为他们说话的代言人,所以必然支持科举,以便让他们的子弟或“受赞助人”大量入仕,掌握权力。

这样的利益集团,通过经营实业盈利,希望雇佣(剥削)大量工人,所以对禁锢大量劳动力的庄园主、大地主深恶痛绝,无比希望庄园经济破产。

经济和政治上的需求,让这样的利益集团成了世家门阀政治的死敌。

这样的利益集团,和宇文温有“共同语言”,认同他的理想,所以对于继承、发扬他的“遗愿”有不可磨灭的决心。

但这样的利益集团,在他死后很大概率变成肥羊任人宰割,一切又回到原来的轨迹。

所以,宇文温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采取了一个颇有风险的做法,那就是武装这个利益集团。

辽东正在发生的事情,就是这一做法的初步结果。

新利益集团有了武装,旧利益集团同样拥有武装,那么很可能当他辞世,两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渐渐激化变得无法调和,于是内战爆发了。

内战若真的爆发,其结果如何,宇文温当然不知道,但他真心希望新的利益集团能够获胜,而自己的儿孙,是胜利者一方。

这个想法听上去很可笑,但宇文温却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实现。

那就是这场内战,他亲自来打。

第一百零七章 无形的战争

一望无际的水田,点缀着一排排整齐的青苗,举目望去一片翠绿,仿佛眼前就是一片大草原,宇文温看着此情此景,不由得回想起自己御驾亲征时看到的草原风光。

一片片水田里,散布着许多农民,有人赶着耕牛扶着铁犁犁田,有人骑着“秧马”在田里插秧。

零星散布在田野上的村落,升起袅袅炊烟,一幅幅田园美景,真的让人陶醉,然而视线里在非村落地区零星冒起的黑烟,看上去似乎是哪里失火了,所以有些煞风景。

但宇文温不这么觉得,那黑烟是蒸汽抽水机运行时冒出来的烟气,一柱柱黑烟意味着这片地区的水利设施在正常运转,只要不出什么大的天灾人祸,今年秋天就会有个好收成。

此时此刻,他站在田埂上,看着曾经的古云梦泽“残骸”,不由心生“沧海桑田”之感。

云梦泽,又称云梦大泽,在先秦时是一个巨型湖泊,因为长江和汉水带来的泥沙沉积,汉江三角洲不断伸展,云梦泽的面积不断缩小。

历史上到了南北朝时期,云梦泽的面积已经缩减一半以上,开始变得支离破碎。

到了唐宋时,缩小大半的云梦泽“碎裂”成星罗棋布的小湖群,许多小湖渐渐淤平,到了明代,云梦泽已经没了踪迹,成为“历史悠久”的地理名词。

而正是明代,湖广地区开发成熟,便有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此时此刻,宇文温心中想着“湖广熟、天下足”,现实却远未达到那一步,但他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农田,心情依旧十分不错。

转头看向站在身边的宇文理,他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欣慰的说道:“干得不错。”

简单的四个字,听在宇文理耳中,却是最好的赞扬之词,他任荆南总管以来,主持汉沔大开发事宜,兢兢业业,不敢掉以轻心,自赴任到现在,一直都在为了汉沔大开发而操劳。

虽然他上任时,大开发已经开始了,“地基”已经打下,但宇文理接过了前任移交的担子后,用一项项政绩,向朝野内外展现了他的才能。

移民安置,兴修水利,扑灭血吸虫,开垦荒地,这一项项艰巨的任务,年轻的宇文理在众多佐官的协助下扛了下来,面对亲自巡视的天子(叔叔),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这份答卷,其内容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赞美之词,而是一份份报告,这些报告用大量的数字,记载着汉沔地区的“建康情况”。

宇文温对侄子的表现很满意,见着宇文理气色很好,在荆南总管任上如鱼得水,他这个做叔叔的就放心了。
首节 上一节 2266/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