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258节


贺若弼再大胆,也不敢拿皇子的安全开玩笑,之所以这么做,当然是有原因的:这样高风险的战法,天子是同意了的。

天子敢下决定,贺若弼敢拍胸脯保证,诸将敢跟着一起发疯,而宇文维翰此时军议还那么淡定,自然都是胸有成竹,此时此刻,帐内的气氛很轻松,并没有外人想象之中的一片愁云惨淡。

“这十余日的交战,都是小股骑兵厮杀,我军成功杀伤大量敌军骑兵,而自己伤亡相比起来就小了很多...”

“敌军很谨慎,目前暂无正面进攻的迹象,他们只是派出骑兵不断袭扰我军粮队,但一直未能得逞...”

“安市城的守军并未有出击的迹象,他们可能是在等,等城外兵马有了动作,再加以适当配合。”

“如今是开春,我军出击的时机把握得很好,辽东天寒地冻,高句丽一方无法在短时间内纠集大量援军,也无法纠集靺鞨各部作为援军南下,所以他们现在能派出来支援安市城的兵马不算多...”

“我军粮草目前供应充足,即便粮道被断,以军中存粮亦能支撑半月,即便发现情况不对,每日且战且走只能行进十里,也能安全撤到辽口..”

行军总管长史贺若弼此时向与会诸将介绍当前战局,宇文维翰自己手上拿着一份战报,就着一张舆图,思索着当前局势。

此次他出击辽东,不是为了收复故地,不以攻克多少城池为目标,而是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宗旨,也就是尽可能多消灭高句丽的军队,这是父亲交给他的任务。

换而言之,就是想办法引高句丽军队来决战,然后将其歼灭,多来几次,高句丽就没有那么多战兵野战,各地城池孤立无援,就很容易被逐个击破了。

如果要收复辽东,可能要动员数十万大军攻城拔寨,然后分兵据守各处要地、城池,这样才能实现作战目的。

然而若只是为了引敌军主力出来作战,尽可能消耗对方的兵马,兵力太多会吓得对方不敢出来,所以只需数万军队就能做到。

但这得把握时机,如果是在秋季,高句丽很坑你会纠结大量靺鞨骑兵出战,到时候被这些靺鞨骑兵缠住的话,既麻烦又危险。

为了这一作战目的,相关准备已经持续数年,作战如期在开春发动,所以宇文维翰现在虽然被人夹击,但根本就不慌。

他布置了精锐骑兵在粮道沿途游走,专门等小股高句丽骑兵过来送死,这十几日爆发的无数小规模战斗,来袭的高句丽骑兵大多有来无回,而周军骑兵伤亡相比较小,所以战术实际上很成功。

但敌军主帅应该不是傻瓜,时间一久必然看出不对,到时候收缩兵力搞起对峙,和己方干耗着,那么先前的计划就要泡汤了。

所以,第一阶段作战结束,第二阶段作战开始。

宇文维翰初次领兵,麾下就有数万兵马,目前的他当然没能力指挥,所以具体事务由长史贺若弼效劳,贺若弼在会上布置第二价段作战相关事宜,宇文维翰只需点头即可。

与会众将,听得关键时刻即将到来,不由得聚精会神,行军总管司马杨玄感亦在场,他看看与会将领中的某几位,不由得起了兴趣。

这几个将领似乎不在兵部管辖之下,其率领的军队,亦不隶属于官军编制,也不是北洋贸易公司褊下“髡军”,藏头露尾的,是一支来历不明的队伍。

其军号一直不明,只有代称“甲部”,独自扎营,好像见不得光,却又光明正大参战,直属于行军总管、皇子宇文维翰,其他任何人无权调动。

杨玄感作为行军总管司马,接触过这支军队,从其将士的口音可知多为荆襄地区人士,杨玄感通过总总迹象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支军队类似于虎林军,是天子的私军。

一支神秘的军队。

所以杨玄感很想知道,天子给皇子的克敌制胜法宝,到底是什么。

第一百章 琢磨

夜,安市城外高句丽军大营,主帅高进正在琢磨敌情,此次周军突然袭击,打得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没有人想到对方居然在年初就从海上来袭,要知道这时沿海海域大多已经结冰了。

但高进不得不承认,周军选择的时机不错,不仅赶在高句丽军队反应过来前,在辽河入海口处筑城成功,还让主力军队顺利登陆。

如此一来,真的打乱了他们的布局。

因为事发突然,所以高句丽无法在短时间内集结各地驻军迎战,更不可能召集靺鞨各部兵马助战,所以当周军逼近安市城时,只能靠辽东城的驻军派出援军南下增援。

如此一来,身为客军的周军在兵力对比上就不会太吃亏,所以胆子也大了些,两路出击,一路进犯安市城,一路进犯安市城以南、辽口东南面的建安城。

现在,高进不知道建安城的情况如何,但根据周军的攻坚能力,以及此次来势汹汹的样子,他觉得失去了安市城援兵救援的建安城,可能撑不了多久。

去年建安城就沦陷过,周军烧杀抢掠之后弃城而走,高句丽随后收复空城并加强戒备,但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高进对于建安城能撑多久没有信心。

收起思绪,高进将注意力转到当前敌人这里来,他对这股周军的实际作战意图感到十分困惑,因为对方与其说是攻打安市城,还不如说是为了吸引己方的兵力而孤军深入。

这种做法,大概是想“围城打援”,将急匆匆赶来的援兵歼灭,然后再对安市城展开进攻。

但高进不清楚对方为何有如此信心,有信心在兵力不占优的情况下,那么有把握把他们打败。

他麾下步骑两万多,一半是骑兵,所以一旦战事不利,随时可以后撤,然后不远不近的粘着对方,让其无法施展开来进攻安市城。

这种道理,他不相信敌军主帅不明白,然而对方却以孤军直击安市城,如果说是为了掩护另一支周军进攻建安城,这也太不值得了。

强行突破冰结的海域登陆,这种行为本身就很冒险,一旦发生意外,船队很可能有很大伤亡,而且万一登陆不顺,先锋登陆后主力上不来,那么这些先锋队伍就别想活着回去。

所以高进对周军的行为百思不得其解,他思来想去,只能做出一个大胆假设:周军的真正主力很可能随后经由营州东进,走陆路进攻辽东。

那么眼前这只军队只是前锋,负责打乱他们的布局,在辽水东岸安营扎寨,以便接应随后而来的大军。

这很有可能,所以高进向平壤派遣使者,向大王提个醒。

越过上级,直接向大王通消息,这种行为实际上不好,但作为旁支宗室,高进有这个资格。

想着想着,高进有些烦躁,如今国内权臣当道,掌握大权的渊氏家族已经尾大不掉,如何处理和权臣、莫离支(高句丽官官职,等同于中原丞相)渊子游的关系,是大王一直很头痛的问题。

而之前大王亲自率军进攻周国营州地区,本来想着立威,结果接连吃了败仗,只能灰溜溜撤军,让权臣一系官员看了笑话,政局变得愈发复杂起来。

作为宗室,高进当然希望大王的权力更稳固,但又不敢得罪莫离支渊子游,所以他只能小心行事。
首节 上一节 2258/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