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190节


安全生产问题,天天讲,月月讲,尤嫌不够。

宇文温一直都在讲工作,许绍和刘杨的话题也离不开工作,天子很关心工业区的情况,难得来现场,他们要抓紧时间汇报工作,看看天子有何指示。

君臣齐心,把邺城工业区办好。

工业区,是邺城的一个新区,内有大量作坊、工场,全都是新式手工业作坊、工场,承载着许多人的希望,不容有失。

这是“黄州模式”在邺城的重现,大型造纸场、大型印刷场、大型化工场、大型加工场、大型制革场、大型平板玻璃场等等,全都是黄州大型工场在邺城的“分身”。

与此同时,大规模养猪场、养鸡场、养鸭场,也在邺城周边地区出现,为这座繁荣的城市提供大量的肉食品。

邺城,正渐渐转变为工商业并重的城市,成为大量手工业制品的生产地,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这就是宇文温“第一个五年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个五年计划”,邺城变成工业(工场手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然后带动周边城池发展,吸引更多的无地农民进城打工,摆脱对宗族、大地主的人身依附。

“第三个五年计划”,邺城作为河北工业中心,借助永济渠的便利运输条件,向河北各地倾销工业制品,带动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打垮各地传统的手工业。

邺城还要为河北地区工业化(工场手工业化)提供强大的技术、人员支持。

“第四个五年计划”,初步实现工业化的河北地区,吸纳无数农民进城“做工”,廉价的工业品此时已经在河北连续十余年大规模倾销,大量庄园开始破产。

没错,宇文温就是要在河北“搞事”,用经济手段把庄园经济推向末路,挖门阀政治的根基。

这就是他的雄心壮志,为河北地区工场手工业化而拟定一个个“五年计划”,能否实现,邺城是关键。

所以为了打好基础,宇文温让年轻的许绍任相州刺史,以便办好工业区,让稚嫩的幼苗茁壮成长。

许绍负责行政管理,而从黄州抽调的刘杨等“产业带头人”负责技术、生产工作。

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相关内容,宇文温定下了量化的考核指标,在他登基满五年之后,这些指标必须完成,不然就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首当其冲的就是许绍。

许绍是宇文温的元从心腹,是他的左臂右膀,所以宇文温把这么一个重任交到许绍手上,一来是倚重,二来是磨练。

真要搞出纰漏,杀是不会杀的,宇文温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人,大不了冷藏几年,再让许绍“出山”。

但那是特殊情况,该说的狠话,还是得说,该提醒的注意事项,宇文温一条不漏。

其中一条,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宇文温认为这个问题必须重视,不然会出大事。

造纸和制革废水的污染很严重,所以必须妥善处置,还有养殖场造成的污染也不能轻视,邺城人口众多,一旦饮用水受到污染,很容易爆发大规模瘟疫,那可是人间惨剧。

这个时代的人对环境污染问题不是很重视,宇文温不是极端环保主义者,但从实际情况出发,必须考虑最基本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所以他不断敲打许绍。

谈话内容换成另外一种场景,那就是:

许绍同志,如果为了保护饮用水安全而导致五年计划不能按时完成,我会枪毙你。

如果为了完成五年计划而导致邺城饮用水受严重污染,我也会枪毙你!

第四十四章 迷梦

干净的房间内,许多身着白大褂的人在长方形的橱窗式平台边忙碌着,平台上摆着一个个带盖的平底玻璃器皿,排列得整整齐齐。

每个玻璃皿的盖子上都贴着标签,标签里写着不同的数字。

那些身着白大褂的人还带着布帽、口罩,手里端着瓷碟,不时打开一个玻璃器皿,用镊子将瓷碟里的东西夹起来,放到玻璃器皿里面半透明的膏状物上。

房间外,玻璃窗前,结束用餐前来参观的天子宇文温,看着房间内的动静,默不作声。

这些人在做什么,他一清二楚,似曾相识的场景,让一个实验流程在他脑海里浮现。

第一步,用芋煮的汁与用米磨成的汁混合,做成培养基,倒入圆形、平底的玻璃器皿里。

第二步,将取来的青霉“种”到培养基上,盖上盖子(盖子上有小孔)。

第三步,在二十五度左右的室温下培养七天。

第四步,将有些液化的培养基倒在漏斗中,漏斗里有“滤纸”,将液体过滤,在过滤后的液体中注入菜油搅拌均匀,静置。

液体会分为三层,上层是脂状物,中层是不溶的物质,下层是液态物质(滤液),将容器下方开口打开,将下层滤液放出来。

第五步,对滤液进行提纯:在煮沸过(消毒)的竹炭粉中加入滤液,然后搅拌,让碳粉吸收这些滤液中的物质,然后将碳粉放入漏斗之中,倒入蒸馏水,洗掉不纯物质。

加入米醋制成的特定浓度酸水,加入特定浓度碱水,获得提纯滤液。

第六步,效果判定:提前从化脓伤口里获取脓汁,在玻璃培养皿里培养出霉菌,此时将提纯滤液分成一定份数,滴在干净纸片上,然后将纸片放到培养着霉菌的培养基里。

数日后,若纸片周围出现空地(霉菌死亡),就说明这滤液有效果,若霉菌无变化,意味着无效。

第七步,精制:将那些对霉菌有效的滤液收集在小盆里,准备好一张吸水性强的干净纸,纸张呈长条状,将其一头浸在小盆里,另一头吊起来。

这张纸会吸水,将小盆里的滤液吸上来。

滤液里的物质,在纸上“上升”的高度不一样,于是各种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在纸上被“分开”,此即纸上层析法。

将最上头的湿润部分剪下来,放到培养皿里继续培养,反复下去的结果,就是....
首节 上一节 2190/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