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158节


棕熊探头去吃落在一旁的内脏,忽然地上窜起一根铁锥,从棕熊的身边擦过。

一击不中,棕熊受惊,掉头就跑,速度渐快,不复方才那步履蹒跚模样。

骑在树枝上的陈小五,此时已经抽出一支箭,搭在弓上,瞄准猎物。

这支箭的箭镞,用的是猎箭头,顾名思义就是打猎用的箭镞,是最近流行的款式,两翼各有一片张开的刀片,极其锋利,侧面看去,箭镞宛若“伞”字。

这样的箭头,射中猎物之后,可以造成巨大的创口,使得猎物即便不是当场死亡,也会血流如注,跑不了多远便颓然倒地。

电光火石间,陈小五抽箭、拉弦、瞄准、放弦一气呵成,猎箭离弦,随后射入棕熊的颈部。

“噗嗤”一声过后,鲜血四溅。

然后又有数箭飞来,全都射中棕熊,那庞大的身躯颤抖着、悲鸣着,挣扎着向前跑,身后留下一道道血迹。

棕熊跑出去不到五十步便颓然倒地,在地上抽出了一会,没了动静。

麻利下树的陈小五,和同伴一起走到棕熊尸体边,见着这庞然大物,不由得咋舌:“好大一头熊,要在中原见到,怕是不容易呀!”

都说海外多奇珍异宝,而海外蛮荒之地,野兽也比中原的野兽要大,对于陈小五等几个年轻人来说,在海外“探险”的经历,真是值得回去大吹大擂一番。

这头熊很重,他们不可能将其拖回宿营地,所以按着老规矩,砍下熊掌,剥下熊皮,挖出熊胆,再剔出熊肉“打包”就行。

剩下的内脏、碎肉和骨架,就留在原地,算是祭拜当地山神。

至于当地山神听不听得懂汉话,那就无所谓了。

这种活,大家都熟门熟路,拔出刀说干就干。

正忙碌间,树林里走出更多的人,一个个外着罩衣,内着环锁铠,带着强弓硬弩,看上去既像是士兵,又像是猎人。

领头的陈米斗,见着侄子陈小五及其同伴猎得一头大熊,颇为满意,又看看这具有“异域风情”的树林,有些感慨。

他亲自带着探险队在筑城地点外围勘察、打猎,数日下来,收获颇丰,虽然如今是开春,但这里的野物不仅多还很肥,若是放在中原,怕不是一个大家抢破头的好猎场。

今日之所以大家两手空空,是因为昨日发现了这头棕熊的踪迹,为了避免大量血腥味引得猎物警觉,他们一直忍到现在。

“叔!这熊可真大啊!”

陈小五兴奋的喊着,和同伴一起张开熊皮,向大将军报喜。

大将军,指的当然是陈米斗,作为虎林军元老、天子元从,十余年过去后,陈米斗已经是大将军了。

见着这张连着熊头的新鲜熊皮颇为完整,陈米斗满意的点点头,示意侄子把熊皮放入背篓,然后让大家抓紧时间,把熊掌、熊胆以及熊肉打包好,赶紧回宿营地。

正忙碌间,陈小五问叔叔:“叔,这地方真是不错,比老家好多了!”

陈米斗拍拍侄儿的肩膀:“那是,陛下亲点的地方,当然是好地方。”

“叔,你真要在这里镇守么?婶婶和侄儿怎么办?”

“怎么办?在西阳继续过好日子呗!”

“那..叔,我们何时才能回中原?”

“怎么的都要三五年吧。”陈米斗说完,看着侄子:“怎么,想娶媳妇了?”

“啊..不不不,我只是觉得,叔一把年纪了,和婶婶分隔两地,怪可怜的...”

话音刚落,陈小五就被陈米斗踢了一脚:“一把年纪?说什么呢!待得海参崴建好了,你婶婶,就要带着侄儿来这小住,长长见识。”

“这鬼地方打猎可以,哪里可以常住哟!”陈小五抱怨起来,陈米斗不以为然:“你懂什么!将来,海参崴,可是一个大城池。”

“将来,海参崴会有大海港,有大船场,有军器监,有产业,有鳞次栉比的货栈、邸店、商号,有大片居民区,有学堂,还有暖气”

“到时候,常住百姓要有数万户,还有驻军及家属,还有驻泊的船队,怕不是一个小西阳。”

“到时候,海参崴得是个总管府的治所,成为皇朝在北地东海边疆的要地,又是海贸据点,商贾云集,船只如梭,说不得地价蹭蹭蹭往上窜,啧啧...”

陈小五听着听着满是不信的表情:“叔,我没读过书,你莫要骗我..”

“没读过书很了不起!有空就去找文书学写字、认字!陛下把海参崴当做支点,将来那是要撬动辽东的,你懂什么!”

“叔,什么是支点?”

“你要用撬棍撬石头,撬棍总得有什么东西架着吧?”

陈小五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哦,可是这和辽东有何关系?”

陈米斗看着侄子,有些恨铁不成钢:“东西夹击,懂?”

“呃....是叔叔说的那什么...西面的营州柳城,东面的海参崴东西夹击?”

“没错,就像益州和交州,一北一南夹击南中,如此一来,南中那些野人就跳不起来了。”说到这里,陈米斗忽然一把捏住侄子的手腕:

“看看,拇指和食指这么一捏,稳不稳?”

陈小五疼得龇牙咧嘴:“稳,稳....”
首节 上一节 2158/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