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156节


寒风中,海湾里,停泊着几艘大海船,桅杆上的白蔷薇旗帜迎风招展,水手们放下小船,随后有人员登船,划着桨,向着海湾西侧海岸而去。

那里是一条大河的入海口,河口边上有许多房屋聚集,还有炊烟冒起,是一处规模不小的村落。

村边海岸上,有个简陋的码头,码头和海岸边靠泊着大大小小的船只,船只数量虽然不少,但大多破破烂烂,看样子无法进入深海航行。

向着海边靠近的几艘小船,其中一艘船上,卢勿吉看着熟悉的场景,感受着海风,紧了紧所穿羽绒服。

如今虽然是初春,但在这北地海滨依旧寒风凛冽,卢勿吉可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在这种地方若是得了风寒,就只能硬扛。

归属于北洋贸易公司的船队,满载货物和物资从耽罗岛出发,于初春时节北上,在不断变换的南风、北风之中,有惊无险的抵达目的地——位于率滨水入海口的海湾。

这次,他们来了就要扎根,正式在这里设立长期贸易据点,和当地的靺鞨部落做买卖。

此处贸易据点一旦建成,近期内将会是北洋贸易公司名下位置最北的贸易据点,待得打开局面,还会视情况扩大规模,以便更好地与当地各靺鞨部落做买卖。

用中原的布帛等手工制品,换取皮货、人参等当地特产。

精通靺鞨语、靺鞨习俗的卢勿吉,作为北洋贸易公司的“贸易代表”,此次依旧亲自率队,到这里为公司“开辟市场”,他见着迎面过来的几艘小船,示意随从竖起一面旗帜。

这旗帜上画着奇怪的符号图案,是卢勿吉和当地靺鞨部落首领约定好的旗号。

迎面驶来的几艘小船,船上人见了这旗帜,纷纷高呼起来,声音充满喜悦,卢勿吉见着对方靠近,向随从点了点头。

破落韩蝉等人,拿出一个个小布袋,用靺鞨语呼喊着,然后奋力将布袋向靠近的靺鞨船只扔去,引得更加热烈的欢呼声。

北洋贸易公司的船队,浮海而来到此处是来做买卖的,不是来抢劫、屠杀,所以作为客人,登门拜访时,总得发放些礼物给迎宾的门童。

船只靠上码头,卢勿吉带着人登岸,见着簇拥上来的男女老少,他用靺鞨语大声招呼着,让随从发放小礼物。

一个个小布袋里,放着针线、鱼钩、锥子等日用小物品,虽然不值什么钱,对于当地靺鞨百姓来说却很实用。

海风起,带来阵阵腥味,今日天气不错,所以渔民在码头上、海滩上晾晒海鲜,其中有大量海参,数量很多,一眼看去十分壮观,卢勿吉看着这一情景,满意的点点头。

因为这意味着公司的船队可以拿到足够的货了。

北洋各海域出产的海参,身上带刺,名为“刺参”,和中原沿海所出不带刺的“光参”,已经在中原打开了销路,供不应求,海参买卖说不上暴利,但利润丰厚是真的。

北洋贸易公司在这里设立贸易据点,当然是为了盈利,而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海参贸易带来的大量利润。

这盛产海参的海湾,自北而南成“几”字形,海参多如牛毛,个头又大,加上丰富的狐皮、貂皮等皮货以及人参等特产,设立长期的贸易据点很有必要。

卢勿吉回头看着宽阔的海湾,看着漫长的海岸线,看着据点的拟建地址,颇为满意。

市舶司已经为这处地点定下了名字,入海的河流名为“率宾水”,这处海湾有大量海参,故而地名和海参有关。

山水弯曲处是为“崴”,于是陛下亲自为这地方取名字,名为“海参崴”。

海参崴位于高句丽国境东北方向,距离上千里,又有绵延群山,对方无法统治这里的靺鞨部落,所以正是北洋贸易公司的一个绝佳贸易据点。

脚步声起,有人大声呼喊着,卢勿吉循声看过去,却见一群人匆匆赶来,当头一位身材魁梧,衣着鲜明,正是当地靺鞨部落的“部落大人”。

那位部落达人见着卢勿吉,哈哈大笑,展开双臂迎上来,用靺鞨语说道:“欢迎欢迎,我的好兄弟!”

第十七章 海参崴

叮叮当当的声音中,一座寨子初具规模,许多砍伐好的树木,被处理成一根根建材,要么用来搭建木屋、箭楼,要么用来扎栅墙。

随船抵达此处的施工队,还有水手们,正按着计划及图纸施工,抓紧时间赶工期,要在期限结束时将这寨子建设完毕,让船队人员在岸上有个稳固的落脚点。

如今是二月上旬,这个落脚点要在二月结束时完工,然后以此为核心,向外扩建。

要在夏末时,将寨子扩建为具备一般防御能力的堡寨,有夯土和木栅组成的外墙,能够挡住千人规模的敌人进攻。

在此基础上又进行第二轮扩建,必须在冬天来临时,扩建为能容纳两千余人长期定居的小城,各种生活设施、防御设施一应俱全,成为一个能够有效自卫的贸易据点。

到时候,这个名为“海参崴”的城池才算初步完工,为来年新一轮的扩建做准备。

要在这个孤悬海外的蛮荒之地,建设如此规模的城池,时间有些仓促,所以这支作为先遣队的队伍,必须争分夺秒,按计划进行施工,在冬天到来时,将小城建好。

冬天来临时,海湾会结冰,船只无法通航,在据点里驻扎的人们,就只能靠事前囤积的物资过冬,如果前期准备工作没做好,很可能待得来年春天,公司船队再来时,看到的只是一个死城。

谁都不想看到这一幕,所以作为市舶司的筑城使,谢文定不敢掉以轻心。

此时,他和随员们在建筑工地上现场指挥,协调各项事务,确保来个“开门红”。

海参崴筑城使,是谢文定的职衔,市舶司和北洋贸易公司都很看中海参崴未来的发展前景,所以对于建设海参崴城很重视,调集人力物力北上,分批次建设海参崴。

如今是二月,东南风起,陆续还会有许多批次的船队抵达这里,运来大量物资,带来更多的人员,相互间分工协作,为新建的海参崴城度过第一个寒冬做准备。

谢文定的职责,就是全权负责筑城事宜,至于和当地靺鞨部落做买卖、雇佣其百姓协助建城,则由“贸易代表”卢勿吉负责。

有卢勿吉负责做买卖、雇佣人手,谢文定肩上的担子轻了一些,但要在这一片荒芜之地新建一座城池,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他知道自己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工期拖延,就会带来一连串的问题,导致进度后延。

更别说计划中要陆续抵达这里的各批次船队,航海途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变故,导致该运来的物资、该增派的人手没能抵达,这也是谢文定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筑城方案有许多应急手段,以便让筑城队伍尽可能从容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在冬季封冻期到来时,一切都准备就绪。
首节 上一节 2156/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