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133节


尉迟炽繁听得妹妹这么一说,想到了不知藏在何处的父母和弟弟,心中一酸,姊妹俩抱在一起,低声哭起来。

。。。。。。

“太后,这是西阳邸的模型,奴婢奉命为太后讲解。”

“太后请放心,西阳邸已经准备就绪,所有用具一应俱全,暖气也无问题,届时太后和陛下,不会受严寒之苦。”

烛光下,太后正看着一座模型,这模型所代表的府邸,就是她和儿子未来居住的地方,地点位于黄州西阳,距离她的家乡安陆,不是很远。

一年的煎熬,就要有个结果,届时她就要带着儿子离开长安,前往黄州西阳。

这是豳王的安排,她不敢有任何质疑,也不敢有任何怨言,唯一希望的事情,就是豳王信守承诺,让她母子俩平平安安的活下去。

天子年幼,坐不了那个位置,让出来,对大家都好。

这是许多官员的劝谏,她知道这道理没错,但禅位的天子,有多少能有好下场?

她不敢奢望什么,就想和儿子平平安安的活下去,不要锦衣玉食,不要风光排场,就想活下去。

向来信用很好的豳王,向她承诺,天子禅让之后,将会在黄州西阳定居,在那里生活,在那里长大。

黄州州学名声在外,届时,有州学的饱学之士来开蒙、教书,待得年纪合适,还可以入州学读书,不会如同一只猪那样,被人关在笼子里,一辈子不得出去。

想到这里,听着宫女一条条介绍西阳邸的情况,太后心中燃起一丝希望:如果豳王有意骗她,不至于做出如此详细布置。

看看一旁已经熟睡的儿子,她在心中向佛祖祈祷,祈祷佛祖保佑她们母子,能平平安安过完余生。

她只求豳王看在列祖列宗的份上,不要如此绝情。

天子,不仅是先帝留在世上的唯一血脉,也是文帝唯一的曾孙,唯一的血脉啊!

第一百九十七章 时乘六龙以御天

旭日东升,光芒万丈,气势宏伟的长安城,为阳光所笼罩,一片明亮的朱雀御道上,闪烁着许多光芒,那是锋利而尖锐的矛头,在阳光照耀下反射着点点寒光。

人马具甲的骑兵,缓缓行走在御道上,身后是一辆马车,朴实而无华,披坚执锐的甲士,手持如林长矛,跟随者马车,向着前方皇宫而去。

车轮压在御道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车厢里,身着便服的宇文温端坐不动,听着这声音,看着透过窗帘照在地板的阳光。

感受着自己的心跳。

三禅三让的流程已经走完,当天子第四次遣使禅让,他欣然接受,离开王府,前往皇宫受禅,而明天就是元日,新的一年,新的年号。

若以公元纪年,新的一年应该是公元五九六年,新的年号,为“明德”。

明德,光明之德,典出《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又有彰明德行之意,典出《荀子·成相》:“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尚书·尧典》有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宇文温想清楚了,自刘宋以来禅位天子不得好死的规矩,没必要照搬,他还年轻,儿子也多,没什么好怕的。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他觉得自己若是连宗亲都容不下,谈何平章百姓?又如何使得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当年的武川镇宇文家四兄弟,除了三郎宇文洛生一系断绝,其他三系,既然有可能,那就该延续下去。

手中有别人没有的大炮,还怕得要把幼儿杀掉,我有那么弱么?

想到这里,宇文温的目光坚定起来,倾听着车轮的声音,估算着距离。

从豳王府到皇宫,距离不算远,走完这条路,花费的时间不会太长。

但走完整条路,他花了将近十六年。

往事历历在目,一切,是那么的真实,却又是那么的虚无缥缈,让宇文温一时间有些恍惚。

那年,他不过是一个清贵的宗室,有郡公爵位,锦衣玉食,却无实权,宛若任人宰割的肥猪。

娶得如花美眷,却无力保住幸福,面对时代的狂潮,退无可退,只能逆水行舟,搏击狂风巨浪之中。

十六年弹指一挥间,他已经不是当年的他,而时代,也不再是原来的时代。

本该一统天下的王朝,夭折了;本该猝死的王朝,活了下来。

那么,这个死灰复燃的王朝,还能活多久?

宇文温陷入了沉思。

曾经的历史里,周隋鼎革,是以尉迟迥等人为牺牲品而结束,实际上不过数月的战争,意味着政权结构没有大变。

换句话说,是一个由关陇集团为主要成员的股份有限公司,以董事会投票表决的方式,将宇文董事长,换成了杨董事长,

公司原本的牌子“周”取下,换上新牌子“隋”,实际上公司的管理层还是那些人,问题还是那些问题。

于是,老杨、小杨先后两任董事长,苦苦支撑了三十多年,但还是没能撑住,于是董事会又从董事之中推选出了一位李董事长,取而代之。
首节 上一节 2133/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