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12节

原来他‘身在陈营心在周’总想着回周国故而在军中表现不积极一直就是个默默无闻的大头兵,想过开溜却一直没机会,现在作为陈军俘虏原以为这只也算是周军的军队会吸收能打的补充兵员结果等了十几日都没见动静。

俘虏们****都被驱使着去做杂务当苦力,例如什么砍柴、打水、运粮、洗衣做饭补帐篷等等诸多事项,虽然没有意想中的各种虐待饭也吃得饱但当他察觉对方似乎不打算吸收俘虏后坐不住了。

他有信心凭着自身本事在军中脱颖而出可现在连机会都没有那就没指望了,原想着逃跑可看守甚严毫无机会,再说此处离故乡颇远他就算逃了出去可就算再有本事这孤身一人上路怕是祸福难料。

“所以壮士便来了个毛遂自荐么?”宇文温听了对方的陈述有些感兴趣。“我军可是被朝廷视为叛逆,你投过来岂不是明珠暗投?”

“大丈夫生于世当为国除贼博取功名,至于谁是贼已非在下这区区白身所能妄言。”

很干脆,没有说冠冕堂皇的词语而是直截了当的说自己要凭本事为国效力博取功名,至于谁是正统谁是叛逆那就各安天命了。

有建功立业的心思比一般大头兵那种当兵就是吃饷混个肚饱的想法要强很多,虽然功利心强了些但宇文温很认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不过宇文温还是觉察出对方没把话说完:“不光如此吧,说重点。”

“在下见贵军治军严明,又听得士兵们待遇不错赏罚公正故而起了心思。”

这样才对,若是单纯的想出人头地在陈军中一样能做到,陈国势弱不假可只要名头闯出来了日后北军南渡之时阵前投降也能继续在新朝混个好位置。

‘安州集团有限公司部门经理’宇文温对这个‘上门投简历自荐’的汉子很满意:“你本事不错。既然有心那便加入我军如何?”

“敢不从命。”

“不知壮士名讳?”

“在下来护儿,字崇善,祖籍南阳后迁居广陵,即是吴州。”

众人闻言一阵惊奇。他们的关注点是对方竟然有表字,这就说明对方家境不错至少能读得起书,有长辈、师长为他取表字。

可让宇文温还有杨济惊讶的是前一个,他的名字。

来护儿,北周末年即隋朝开皇元年于吴州投入隋军效力,参加平陈之战功劳不小。任刺史时将治下管理得井井有条,三征高句丽次次参加,算是个文武全才的隋朝名将。

义宁二年,宇文化及于江都(扬州)发动兵变弑杀隋炀帝,来护儿及其几个儿子一同遇害。

面前这位按理应该是在吴州总管府地界投入周军阵营可阴差阳错的加入陈军,然后稀里糊涂的在梁国地界被周国‘叛军’安州军俘虏,想投军却没门路只得自导自演了一番希望引起军中主将的注意。

宇文温这只穿越时空的蝴蝶扇动的风已经影响到了如今还是普通人的来护儿,一员未来名将入伍把他‘痛失’佳人的郁闷一扫而空:千金易得一将难求!

第四十九章 甄别

?次日上午,江陵城东枇杷门外军营内热火朝天,新平整的校场里一拨拨人正按着口号进行长枪突刺练习,这是西阳郡公麾下新军驻扎地,现在进行的是各部士兵例行的热身。

一队队陈军俘虏正排着队依次进入几个营帐,里面进行的是甄别事宜,宇文温实际上并不想放过这么个吸收兵员的机会所以尽管对方良莠不齐还是得尽量选出堪用的人来。

文书厍狄均坐在文案后,两名士兵按刀分列左右,他的面前是一个陈军俘虏。

抬头看了那人一眼,厍狄均开始问各种问题:姓名,原籍何处,在陈军中所属,直接上官是谁军职为何其样貌如何,说出所部最近的三次主要作战经历。

那名俘虏对这些问题一一作了回答,厍狄庆拿着一卷文档逐一对照其间内容,上面记载的是十余日前对这些陈军俘虏进行清点每个人接受询问时记下的内容,问题和此次一摸一样。

然而面前之人所述和前一次所说内容大相径庭。

上官名字完全对不上更不用说样貌,原来说的是长着络腮胡现在说是八字胡,最近三次主要作战经历有两次对不上,厍狄均抬头看了看对方见其平静的样子心中哼了一声随即在名单上‘不合’一栏打了个勾。

“一个谎言要更多的谎言来掩盖,所以到最后就会满是破绽。”宇文温对他说过的话此时再度在耳边响起。

俘虏的筛选有几种人要注意:在作战时有亲人好友死在己方手下的,心系家室随时想开溜的,某些将领混在普通士兵中浑水摸鱼意图不明的,这些一定要甄别出来要么杀要么赶去做苦力而不能吸收入军中以免造成隐患。

尤其和己方有血仇的吸收进来怕是要被捅刀所以不能留,对于这么多不知底细的俘虏甄别的方法有很多种,厍狄均的分工是问话,从对方的回答中找出破绽。

骗人一时却不能骗人一世,当日收拢俘虏时面对询问他们可能会出于各种目的撒谎,可临时编造出的谎言往往事后会遗忘待得一段时间后再被问起时大多不能自圆其说。

“你,出去后往插有黑旗的栅栏口进去。要是走错了莫要怪别人砍头。”

“上官,小的真心投靠贵军...”那人面露急切之意说道,作为俘虏最好的结局首先是能逃走或是被释放但很难,其次就是被对方吸收进军队继续当兵。反正对于普通士兵来说给谁卖命都一样。

倒霉的就是被没为奴仆或是当苦力,总而言之能留在军中那事后再想逃走也不是不可能。

“日后再说。”厍狄均面无表情的回了一句,对方刚想再争取争取见其左右士兵怒目而视无奈讪讪离去。

又问了几个俘虏,有回答前后一致的也有错漏百出的,厍狄均按照各自情况勾选好。待得帐外俘虏全部询问完毕他把其它各帐交来的名单整理好带着离去。

走出营帐一阵凉风吹来,厍狄均环顾四周只见营帐连绵起伏依稀有人马嘶鸣声响起好不热闹,这就是军营生活,他离开那个冰冷的家后的生活。

安州总管司录厍狄士文是他的父亲,一个苛刻到几乎不像父亲的父亲,厍狄均作为长子尤其被父亲盯得死死的连吃饭时说话都会被训斥为无礼。

若不是西阳郡公宇文温不知用了什么手段把他从那如同牢笼的家里拉出来到军队里当文书,厍狄均如今怕是还和两个弟弟在家活受罪。

想想每日那连片肉都不多的饭菜再联想到如今军中丰盛许多的伙食,厍狄均真恨不得将两个弟弟都带来军中大快朵颐。

“厍狄文书。”一路走去有士兵不时和他打招呼而他也频频点头还礼,西阳郡公的新军有一个很特别的福利:免费代写书信,作为军中少数通读经史子集的人他承担着繁重的文书职责其中便包括‘代写书信’。

为了鼓励识字的人‘代写书信’。这福利对士兵免费但对写信的人有‘提成’,厍狄均自从二月进入新军军营后这个将近六个月来收入颇丰。

看着越来越‘鼓’的钱囊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攒够钱买个宅子和几十亩良田然后将两个弟弟接来他们兄弟三人自己住,离那个孤僻的父亲越远越好。

心里想着事情脚步却未放慢,厍狄均很快便来到中军大帐。
首节 上一节 212/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