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092节


装备如此武器的军队,没有人能够抵抗。

到时候,杞王一系人马,真就要被斩草除根。

豳王的实力如此强悍,有他坐镇,谁还敢乱来?所以,还不如现在让一步,让两家人都平平安安,至少杞王的儿子们,能够做个富贵宗室。

李允信想到这里,原本心中对杞王妃、世子的愧疚之情,瞬间就烟消云散,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对得起杞王祖孙三代人,也对得起宇文家。

看看目瞪口呆的文武官员,宇文温对此次的效果很满意,看向左右,没有人敢和他对视,此时有礼官高声呼喊,让百官赶紧整理衣冠准备入宫上朝,许多人这才回过神来。

列队之际,看向宇文温的目光,变得愈发敬畏起来。

宇文温站在百官之前,率先走入宫门,他虽然还不是丞相,但已经没人敢质疑他走在群臣之前。

这么凶残的武器就在眼前,谁敢?

宇文温边走边想,他今日给大家的见面礼,就是实力,要让这些文武官员看看,什么是绝对的实力。

这两门青铜炮,是宇文温预先藏在长安的神兵利器,为的是日后行事做准备,却提前排上了用场。

为了掩人耳目,这两门青铜炮伪装成佛像,除非有人告密,否则没人能想到这两尊佛像是武器。

即便不慎被人缴获,对方也无法使用,因为炮膛有关键的零件放在别处,如果没有这零件,青铜炮就是根两头通的管子,没什么用。

炮的尺寸不算大,每门连炮车一起重约千斤,若按后世分类,应该是“骑兵炮”,之所以如此铸造,是考虑到“便携性”,所以口径小,无法用来攻城。

但用来发射散弹却很合适,在喷射出的无数弹丸面前,具装甲骑不过是土鸡瓦狗。

宇文温知道自己远离中枢,挤掉侄子当了丞相后,必然人心不服,所以,他要给文武百官一个见面礼,这两门炮,正好拿来当做“礼炮”。

现在,炮声一响,外加连珠气铳的表现,足以让所有人胆寒。

宇文温边想边走,发现前方出现台阶,抬头一看,却是太极殿。

看着前方的太极殿,他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十年前,那年,他还是西阳郡公。

奉诏前往邺城,觐见天子,参加朝会。

那日上朝,他亲眼目睹了丞相、蜀国公尉迟迥入朝的威风凛凛,感受了对方独领百官的尊贵地位,见识了对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气势。

当时,宇文温看着尉迟迥的背影,心情激荡澎湃,他真的想知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是怎样的。

现在,他知道了。

宇文温做到了,用了十年的时间做到了,而能有今日,不是因为所谓的机缘,而是因为实力。

光有实力还不行,必须有大义名分,现在,宇文温手中除了天子,还有...

重一千斤的大义。

沿着玉阶而上,看着太极殿,看着殿内情形,宇文温呼吸急促起来。

我的大义,重千斤,谁敢不服,来战!

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

殿外,檐下,许多吏员手捧文牍,排队等着入殿,殿内,靠墙两侧,各类卷宗堆积如山,几名吏员正奋笔疾书,将卷宗里的内容誊抄到记事本中。

书案前,几乎被文牍淹没的新任丞相、豳王宇文温,正与相府长史李允信等相府佐官交谈。

新官上任,宇文温就表现出极其敬业的“工作态度”,因为相府设在皇宫里的缘故,他基本上吃住都在宫里,只是偶尔才出宫回王府。

他的作息很有规律,每日从早上七点开始“上班”,一直到下午六七点钟才“下班”。

中间只有一个小时的用餐、休息时间,到了晚上,还要挑灯夜读,很晚才休息。

这样的工作状态,已经持续了十余日。

宇文温有极其旺盛的精力,加上家眷还未入京,所以他是独自一人在长安当“裸官”,没有什么牵挂,故而一直保持着惊人的工作状态。

宇文明去世,造成相府运转忽然中断,但宇文温很快就挑起了重任,化身工作狂,很快就让相府的运转恢复正常。

宇文温没有在中枢任过职,但他是实实在在治理地方多年,是很有经验的事务官,加上相府一众佐官十分得力,所以双方的“磨合期”很快结束,开始进入“加速”状态。

工作量大,他本人无所谓,毕竟年轻,即便天天处理大量事务,依旧精神抖擞,但年事已高的李允信,就有些吃不消了。

府长史,是府主的幕僚长,大小事务都要过问,而李允信最近还要忙着操办故杞王宇文明的丧事,忙里忙外、四处奔波十分辛苦,自然身体有些吃不消。

此刻,他向宇文温汇报宇文明葬礼的诸般事宜,宇文明已于昨日下葬,就葬在老杞王宇文亮陵墓附近,而世子宇文理正式继杞王位,但因为父亲去世,所以要守孝三年。

三年时间,杞王府接连两代家主去世,让人唏嘘不已。

而宇文亮去世时,因为只有独子宇文明(宇文温已出继,按宗法已不是宇文亮的儿子),而宇文明要挑起重任,所以无法守孝三年。

现在,宇文明去世,继杞王位的宇文理并无重任,所以,不可能会被朝廷“夺情”,自然就要为亡父守孝三年,顺便洒扫祖父的陵寝。

宇文温听着李允信的汇报,问:“阿理要在墓边结庐而居么?”

“是的大王,杞王从明日起,就要在草庐里居住,下官已经安排好相关事宜,杞王的衣食住行以及安全,都有保障。”
首节 上一节 2092/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