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082节


李允信不想让宇文温再这么放狠话,事情的来龙去脉,他清楚,但如今,真的不能再让宇文温质问下去。

然而他的努力没有用,因为宇文温依旧继续咬着不放:“李公!若不是有人鼓动大王,那么,就是大王设下甲士?”

“莫非,怀疑先前的刺杀,是寡人派人干的,对吧?”

“那方才若是甲士一拥而上,接下来,是要杀寡人,还是要把寡人流放万里之外?”

“不,大王素来信任豳王!”李允信拼命否认,他觉得宇文温再这么说下去,会让世子都很尴尬,所以他极力辩解:“大王绝无此意!豳王莫要胡思乱想!”

“那是什么?寡人奉杞王之命赶赴京城,刚入城,到了王府,就有甲士等着,是你...”

宇文温杀气腾腾盯着李允信,然后看向其他人:“是你,还是你,要把寡人除之而后快!!!”

“做梦!寡人不会坐以待毙,没、有、人,能学杨坚,谋朝篡位!!“

宇文温说完,看向自己的随从,大喝一声:”放信号!”

那随从闻言应了一声,就要往怀里掏东西,李允信赶紧扯住对方,随后转头看向宇文:“豳王!莫要如此!!这都是误会....”

宇文温红着眼喊放信号,吓得其他相府佐官上前苦苦劝解,然而面对宇文温的继续追问,没人知道该怎么说,因为大家真的事前不知道有甲士候在院外两侧。

除了李允信。

而实际上,他还是今日到了王府,才得宇文明透露,知道对方要等宇文温入王府后,趁其不备抓人。

原因,是宇文明判断宇文温策划行刺自己,罪不可恕。

宇文明之前遇刺,虽然没有人证物证可以指证谁是幕后真凶,但许多人暗中猜测豳王宇文温是幕后主使,李允信也倾向于这个猜测,但不愿意深想。

而他知道,宇文明不可能不怀疑。

所以宇文明今日要动手,不算意外。

兄弟阋墙,这不是李允信想看到的结果,但他无可奈何,因为在两兄弟之间,李允信只能选择一边,也就是站在宇文明这边。

所以,李允信只能眼睁睁看着宇文温入府,眼睁睁看着宇文温往宇文明寝室而去,眼见着兄弟相残的惨剧就要发生,却...

惨剧发生了,却是宇文明遇害,这样一来,全都乱了。

宇文明要动手,李允信不确定他是否还安排了其他人对付宇文温,如今宇文明身亡,若宇文温也死了,局势必然瞬间恶化,因为世子宇文理根本就压不住场面。

宇文理虽然已经成年,但历练得不够,没有带兵打仗的丰富经验,不会用兵,虽然之前有击退突厥大军的功劳,但实际上等同于白捡,无法真正压服那些勋贵。

更别说压住豳王,因为就连宇文明,都未必有十足把握压住宇文温。

现在,看着暴怒的宇文温,李允信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说几句话,让对方冷静一些,无论如何,都不能意气用事,免得为人所乘、坐收渔翁之利。

他抓着宇文温的手臂说道:“豳王!如今大王薨,还请豳王出来主持大局!”

话音刚落,宇文温反问:“李公,这句话说的,有世子在,有王妃在,还有诸位在,何时轮到寡人来主持大局?”

“不不,豳王,莫要意气用事,如今....”

“如今?如今人人都说杞王上次遇刺,幕后主使是寡人,现在,杞王薨,寡人马上就出来主持大局?呵呵...”

宇文温说到这里笑起来,看着李允信:“李公,是要把寡人放在炉火上烤么?”

他看着诸位官员,虽然看不透这些人中所想,却能猜到对方心里大概会倾向于何种选择。

杞王薨,而世子宇文理已经二十有余,成年了,不仅理所当然继杞王位,还理所当然继任丞相一职。

即便宇文理没经过多少历练,当了丞相肯定镇不住场面,但对于相府、王府的一众佐官来说,拥立少主宇文理才是正道,只有这样,少主才会更依赖他们。

至于让他宇文温来“主持大局”,呵呵...

大家都是千年狐狸精,就不要玩什么聊斋了。

宇文温不是傻瓜,好歹有丰富的见识,古往今来,执政集团的官员们放着好控制的幼主不立,会立一个有主见、有能力、有自己亲信的成年人?

谁会这么傻?

第一百六十一章 选择

政变,有三要素,第一军队,第二财力,第三舆论,政变想要成功,第一点必不可少,否则免谈,而后两点至少要有其一,从古至今,莫不如此。

有了军队,且不论兵力多寡,至少有了暴力破局的能力,有了军队,才有能力突击敌方要害,斩首或者俘虏重要人物。

唐初,秦王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就是靠着数百精兵,斩首李建成、李元吉,控制李渊,随后实现大逆转。

政变靠军队,那么要养兵,就得有钱粮,而收买别的军队,让其跟着自己起事,或者使其保持中立、袖手旁观,这也需要大量的钱财。

最后,控制舆论,放在现代,那就是控制电视台、电台、网络,放在古代,就是控制皇帝,掌握大义名分。

这三点,宇文温认为除了第二点,自己都难以做到。

他千里入京,随行的骑兵虽然精悍,但数量在长安驻军面前不够看,而他在长安没什么根基,各位仪同以上将军,绝大部分人都和他没什么交情。

短时间内,也不会有什么人做他的内应,开宫门,开城门,带着部曲私兵跟着他搞政变。
首节 上一节 2082/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