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059节


戎是战争,祀就是祭祀祖宗神灵,换成后世的政治术语,就是“国家的根本,在于军事力量和意识形态”。

所以,宇文温即便不信什么“上帝”,也得老老实实领着文武官员祭拜百神,待得回到家中,还得和家人一起祭拜列祖列宗。

不过对于周国来说,腊祭曾经有一段时间定在十月,原因是因为宇文氏的周国“复古”行周礼,而据说姬周时,腊祭定在十月。

周国“复古”行周礼,是为了在意识形态上和当时的高氏齐国竞争,强调自己才是“正统中的正统”,所以才有了复古的六官制。

后来周国灭齐,自然就不需要强调自己的“正统”,所以腊祭重新回到十二月八日进行。

复古的需求已经没有必要了,那么周国的六官制,也该退出历史舞台,重新实行魏晋以来的官制。

那就是三省制。

所谓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决策)、审核诏书(审核)和执行政令(执行),三省之下又分各种官署。

执政的丞相、杞王宇文明,已经开始进行改制的准备工作,对此,宇文温举双手赞成,六官制已经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这在中原一统的大背景下,已经显得不合时宜。

而宇文温知道三省制演化之后,就是三省六部制,所以,他可以在官制改革里说上话,刷刷名声。

但这种很讲考据的事情,他得借由别人来实现,所以,对考据非常擅长的李德林,就成了宇文温的白手套。

年逾六旬的李德林,作为宇文温的佐官,这两年表现不错,而在宇文温的授意下,李德林上书朝廷,对正在进行的改制献言献策。

丞相听不听,宇文温无所谓,但姿态那是一定要摆出来的。

宇文温要让大家都知道,他可不只是会赚钱、打仗以及搞“瓜蔓抄”,对于如何治理国家,也是靠谱想法的。

而官制改革只是其一,行政区划改革他觉得势在必行,因为现在天下州一级的设置太多,已经有些滥竽充数。

所以,宇文温趁着有空,在席间与李德林就行政区划改革展开激烈讨论。

如今的行政区划是“州郡县”三级制,州上还有总管府,宇文温觉得如果要改,最好改成“行省制”。

确切的说,是明代的行省制。

十三布政使(省),加上南北...东西两京的东、西直隶,共计十五省。

他这种“异想天开”的构思,被李德林批得体无完肤,两人本来只是趁着喝酒的间隙随便谈谈,结果不由自主“入戏”。

引经据典、掉书袋,宇文温比不过李德林,不过他一肚子歪理,对于辩论浑然不惧,化身“杠精”,和“老才子”李德林杠上了。

他的奇谈怪论,让左右官员听得一愣一愣,李德林则耐心的反驳,试图驳倒这位的奇谈怪论。

“大王,不知将‘南中’改称‘云南’,其渊源何在?”

面对李德林的提问,宇文温答得很痛快:“彩云之南嘛。”

“那么广西、广东呢?这称呼源自何处?”

“广南西路、广南东路嘛。”

“还请大王示下,何为‘路’?自古未见‘路’之区划。”

“先贤说过,‘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大王所说先贤,不知何许人也?下官愚钝,还请明示。”

“鲁子....”

一边旁听兼做笔录的记室郑善果,听到这里差点就被自己的口水呛着,见着豳王如此“雄辩”,他真不知道对方是醉了还是没醉。

哎哟,丞相有如此难缠的弟弟,怕是头痛得紧,所以才想着把人打发到广陵来吧....

郑善果如是想,看着眼前热闹的酒宴情形,思绪不由得飞到遥远的长安,他在畅想,此时此刻的长安,皇宫里的腊祭庆典想来会更加盛大。

。。。。。。

长安,皇宫,筵席正在进行,年幼的天子端坐御座,太后陪坐一旁,丞相、杞王宇文明代天子主持筵席,酒过十二巡,文武百官一个个喝得满面红光。

今日是腊日,而腊祭盛典比往年还要隆重,原因就是官军击败突厥大军,随后班师回朝,丞相要顺便犒劳有功将士。

许多官员看着宇文明,心中不约而同的想着:其实吧,你要炫耀世子的大功也没什么,能不能不要喝这么多酒....

这些人心中叫苦,他们要么年纪大,要么酒量不行,而丞相频频举杯,自己不喝又不行。

虽然酒不是很浓,但喝多了总会上头,到时候喝醉了发酒疯,在大殿上出丑不说,还会被人弹劾君前失仪,那可真是冤枉了。

当然,更多的人是担心丞相酒后失言,到时候说出“孺子不堪重任,御座当为寡人所有”之类的话,让他们是当做听见还是没听见?

大家都不是傻瓜,按着如今的时局,丞相迟早要取代幼年天子,受禅称帝,真要到那一天,大家不介意争相劝进,问题是现在,丞相说的话谁也不知道是真话还是醉话。

见着丞相再次举杯祝酒,在场官员赶紧举杯,然后一饮而尽。

宇文明看着满堂文武,只觉得如今身处王府,大家都是到府庆贺,一起庆祝他儿子凯旋归来。

他看着儿子在席间接受众人进酒、恭喜,高兴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入寇的突厥,灰溜溜撤兵了,作为执政,宇文明当然高兴。
首节 上一节 2059/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