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988节


宇文温坐镇洛阳,时间长了会尾大不掉,对皇权来说是一个隐患,对于国家来说也是隐患,一旦处理不当,就会有爆发内战的危险。

宇文明知道自己迟早要面对这个问题,必须想办法解决,但他的动作要“轻”,不能刺激弟弟,否则稍不留神,大周就真会爆发东西内战了。

真要打起仗来,宇文明对于战胜弟弟不是很有信心,因为宇文温在战场上的表现太过神奇,各种奇奇怪怪的武器层出不穷,宇文明不确定自己的军队面对宇文温时能有多少胜算。

更别说兄弟阋墙,只会让外人趁虚而入,手足相残,无论是谁赢了,都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

宇文氏的江山经不起这样的折腾,所以宇文明不到万不得已,不想选择这条路,那么得在平时就开始布局,慢慢将弟弟的实力削弱。

这是严峻的现实,和兄弟之情没有关系,宇文明知道自己若是不提早做打算,日后自己登基称帝,怕是会更加头痛。

现在就是提前布局的时候,宇文明下定决心,绝不能让宇文温担任主帅,立下平定陈国的大功。

所以,宇文明要让儿子宇文理当主帅,拿下这个大功,一来可以避免宇文温功高不赏、难赏,二来也好让宇文理积累声望。

日后当了太子,能有足够的声望聚拢朝士,和豳王一较高下。

这是宇文明的布局,谁也改变不了,但问题不是没有,那就是用兵时机的选择。

若能在明年秋天动兵,那再好不过,这样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宇文明生怕拖久了生变,儿子的功劳被弟弟抢走,那可不好。

所以最好是今年年底动手,赶在明年雨季到来前结束战争。

但这样就太匆忙了,毕竟河南之地修生养息不过两年,若大举动兵,宇文温必然会以此为借口加以劝谏(阻拦)。

当然,宇文明有信心排除非议,让儿子年底就带兵攻打陈国,只是如此一来,万一战事不利,麻烦不小,更别说若宇文温在后背使坏....

虽然宇文明不认为弟弟真会在粮草供应上动手脚,但权力斗争,有时候还是考虑周到些为好。

宇文明思来想去,觉得夜长梦多,所以最后决定就在年底动手,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儿子拿下平陈大功,所以这几日开始考校儿子,看其对于平陈有何构想。

但实际上宇文理不需要具体参与军务,指挥大军作战的重任,由行军元帅长史、司马来负责即可,宇文明如此认真考校儿子,是为了让儿子有真正锻炼的机会。

要知道如何用兵,不然,在叔叔面前会露怯的。

至于战争的借口,当然不会缺,从陈国逃入周国的宗室陈伯固、陈方泰,和陈国皇帝陈叔宝有仇,对于宇文明来说,这两个人是很好的工具。

陈伯固、陈方泰两人、会在长安向大周君臣“哭诉”陈叔宝的暴行,说陈国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为江南百姓计,请王师出征,吊民伐罪。

所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宇文明如是想,见着儿子说得头头是道,很满意,父子俩交谈片刻,忽然有相府佐官送来了紧急公文。

洪州总管韦洸遣使急报,说周国商船在陈国国都建康城外遇袭,损失惨重;

市舶使、豳王宇文温遣使急报,说市舶司海船在陈国东扬州会稽郡海港遇袭,损失惨重。

韦洸遣使急报,等待朝廷的进一步决定再采取相应措施,而宇文温遣使急报,宇文明可以从行文间看出弟弟的怒火,以及对方的请求。

立刻遣使陈国,进行交涉,如果对方不给出满意的答复和赔偿,那就开战。

本来就打算年底动兵的宇文明,见着一个开战的绝好借口就在眼前,高兴之余,却有些疑惑。

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甚至连开战的借口自己都来了,宇文明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第八十七章 群情激奋

江州湓口,奉命出使陈国的王劭,在此短暂停留,在官署与洪州总管韦洸等官员交谈,了解此次商船遇袭事件之中,洪州商贾在陈国建康的损失情况,以及详细了解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才好和陈国方面交涉,王劭要做到这点,就得先了解自己一方的说法,到了建康后,再听听对方的说法及解释。

不久前,数艘洪州船只满载茶叶等货物前往陈国建康,停泊在健康城西长江边上的秦淮河口,后来被人袭击,这些人纵火烧船,船上货物付之一炬。

洪州总管韦洸得知后立刻遣使入京禀报此事,与此同时,还发生了另一件事情。

在陈国东扬州会稽郡,周国市舶司的海船在停泊海港时被陈国官吏扣押,据市舶司所奏,陈国官吏以抓捕海寇为名,关押了船上所有人员。

周、陈两国交好,展开互市,周国船只频繁往来两国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局面,如今发生这种事情,让人觉得难以置信。

丞相、杞王宇文明当即派王劭到洪州了解情况,然后顺流而下,前往陈国发难。

王劭此行,要和陈国方面交涉,确认这两件事情之所以发生,是周国这边有问题,还是陈国方面有问题。

所以王劭停留江州,就是要听听洪州官员的说法,了解一下周、陈两国互市的实际情况,以便心里有个数,为接下来采取进一步措施做好准备。

而详细了解了两国互市的详细情况后,王劭发觉事态比他想象中要严重。

所谓严重,不是指此次洪州船只在建康损失惨重,而是这件事情的背后,牵涉到巨大的利益。

洪州总管府,设立不过数年时间,原本为陈国江州辖地,如今各州恢复得很快,故而商贸十分兴旺,许多当地特产销往外地,为豪强大户带来大笔收入。

不仅如此,从岭表运来的特产,经由洪州销往各地,许多商贾借此发了大财,而商贾后面的东家们,也从中获取巨大利益。

略去岭表的海外香药、白砂糖不说,洪州总管府本身就有利润丰厚的制品外销陈国,那就是浮梁的茶叶。

浮梁的茶叶,闻名江南数百年,而随着一种名为“炒茶”的新工艺出现,被“炒”成“散茶”的茶叶,比起传统的“团茶”、“茶饼”要受欢迎得多。

具体原因,据说又和制茶方式有直接关系,用散茶“泡”出来的茶,比用团茶“煮”出来的茶好喝。
首节 上一节 1988/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