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925节


对此,张鱼的回答很干脆:“大臣,大王的市舶司船队是出海做海贸的,不是去灭国的,要是把客人都灭了,大王的市舶司和谁去做买卖?”

“但这个客人必须守规矩,不要成日里想着拿刀捅人搞偷袭!”

“大王要政绩,政绩就是市舶司的贸易额大增,而想要贸易额大增,首先船队的安全就必须有保证!”

“耽罗国,以前是百济属国,现在归附皇朝,耽罗国依旧是耽罗国,岛上驻军,是为了确保航线的安全,耽罗岛,是市舶司的贸易据点,不是讨伐海东各国的出发点,这就是大王的意思,没有别的意思。”

“至于王师战船袭击百济沿海,道理很简单,市舶司募集来的骁勇,好歹都要给些甜头不是?女人,钱财,就由将士们向百济拿!”

“王师战船抵达白江口,纯粹是为了告诉百济国内某些人,不要以为周国的船队是肥猪,可以想怎么咬就怎么咬!”

“而百济被俘的将士,大王没有杀,如果百济那边识时务,又有人出来说句公道话,大王释放这些俘虏不是不可能,毕竟做买卖,讲的就是和气生财。”

苏我马子听出了言外之意:“那么?我国是否可以居中调解?”

张鱼点点头:“大王正是此意,若大臣觉得合适的话,可以奏请贵国大王遣使,到百济斡旋,居中调解,届时大王也好对朝廷、对将士们有个交代。”

“那么大王想要何种交代?”

对此,张鱼回答:“很简单,首先,百济承认耽罗为皇朝属国的事实,不要兴兵来犯,就当是十余万两白银以及数百人员伤亡的赔偿。”

“其次,耽罗国从此就是周国市舶司开展贸易的据点,不容侵犯,市舶司和海东各国做买卖的船队,会在耽罗岛集散,各国可以遣使到耽罗,商谈市舶事宜。”

“当然,大王希望百济能和贵国一样,安排专门的官署,与皇朝市舶司进行贸易。”

“大王不在乎百济王的看法,但愿意行个方便,让贵国展现一下影响力。”

最后这句话,才是张鱼想要替豳王转达的意思。

他虽然不是国使,但代表着周国的豳王,苏我马子知道,这位豳王如今在周国的市舶事务上有决定权,对方看样子确实是想做买卖,而不是灭国。

如此一来,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毕竟苏我马子是真心想加强和中原的贸易关系,但他不能坐视百济被周国攻打,以至于国力大衰,甚至亡国。

听着特使转述豳王的想法,苏我马子心中很快就有了主意,事不宜迟,他会尽快“说服”大王,遣使到耽罗、百济,居中调解。

这一切,建立在豳王宇文温言而有信的基础上,若是面对其他人,苏我马子不至于如此天真,但豳王的信用很好,至少有值得他“姑且一试”的余地。

张鱼此来,除了“澄清误会”之外,还有其他要事,此时见着“误会澄清”,苏我马子稍稍放心,便趁热打铁:“大臣,某此次奉命而来,还想知道贵国的准备做得如何了?”

“昆布没问题,朝廷会让沿海居民上缴足额昆布,至于冰么....”苏我马子说到这里有些好奇,“贵国地域广阔,不是也有许多冬季结冰之地么?何以需要我国出售那么多冰块?”

“需求量大,多多益善,再说若不如此,贵国如何支付购买市舶司运来那堆积如山货物的费用?毕竟总是硫磺也不好,而贵国的白银产量老是上不去...”

张鱼话锋一转,转到白银开采的问题上来:“大臣,某此次奉命而来,带来了一些工匠,这些工匠精通‘灰吹法’,能够协助贵国大幅提升白银的产量....”

“毕竟冰块什么的只是略有赚头,而只有白银,才能撑起双方的海上贸易,确保大王的政绩。”

第三十四章 政绩(续)

午后,亳州小黄,总管府署内,一脸疲惫的宇文温结束用餐,继续接见客人,前不久他结束巡察返回小黄,随即被待批阅的公文和卷宗淹没,废寝忘食处理了数日,直到昨日才处理完毕。

而这几日,排队等候他接见的官员可以从官署正门一直排到城东门外,以平均十分钟/人的速度进行接见,让他疲惫不堪,有了一种青楼女子接客的感觉。

没错,就是接客,顾不上“调情”,一上来就进入“状态”,双方在十分钟内进行充分“交流”,事毕,下一位进来,继续。

也亏得宇文温精力充沛,才能吃得住如此大的工作强度,身兼数职听上去很威风,但这意味着肩膀上的责任多了数倍,宇文温不想事事交予佐官处理,所以免不得案牍劳形。

他巡察河南各地期间,各长史实际上分担了他的职责,把各官署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但宇文温不想让人对他产生一种“撒手掌柜”的印象,所以回来后把这些已经处理的公务都过了一遍。

没发现什么破绽,这就意味着他没办法去怼那“四大天王”。

对此,宇文温再次确认卫玄等人确实是良吏,不错的佐官,他除了把一把大方向,实际上可以高枕无忧,不需要这么拼命“接客”。

但有的人,必须要见一见的。

有些形销骨立的郑通,如今黑着眼圈在向宇文温汇报诸般事宜,他和一帮子奸滑的胥吏斗了大半年,身累,心更累,不过在这秋收的季节,郑通总算是有了好收成。

郑通作为宇文温的左臂右膀,负责公廨钱事务,同时整顿吏治,此时交上来厚厚一沓资料,让宇文温看了之后只觉赏心悦目。

郑通主持的亳州总管府公廨钱,放贷生利,借着日兴昌青苗贷的东风,获利不小,有效补充了官府开支不说,还有余钱给大小官吏们发放“补助”。

当然,这是走了正规流程、得亳州司会批准才有的福利,不然会被人诟病宇文温用公帑收买官员,收买人心。

这大半年来,宇文温一直很忙,卫玄等高阶佐官很忙,亳州总管府以及织造司、市舶司的大小官员都很忙,所以待得秋天这一收获季节到来,大获丰收的官署发放“补助”,也是顺应人心之举。

宇文温对郑通做出的政绩很满意,放下资料,看着对方:“寡人给你放几日假吧,再这么累下去,铁打的身体都吃不消。”

“多谢大王。”

“咦?你不是该说‘下官为国分忧,无需休息’之类的场面话么?”宇文温促狭起来,“这样寡人和你才好来个有来有往嘛!”

“大王莫要说笑了,下官如今还真是快撑不住,万一弄假成真,那可如何是好?”

“莫要惊慌,寡人又不是无良上官,只会把佐官往死里用,你好好休息,陪着妻儿说说话,放松放松。”

“多谢大王。”

郑通没有虚情假意的推辞,他是真的累了,需要好好休息回回神,虽然家人就在小黄,但这大半年来,他忙着公务,都没怎么和妻儿好好相处。
首节 上一节 1925/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