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905节


织造司各分局的工场,实行“股份制”,除了织造司,当地官府也占股,以分红获利来填补官署的日常开支;各地大户们可以入股,利益均沾。

而各分局工场的经营者、监督者,若达到考核标准,可以获得升官或者当官的机会。

宇文温为了把“官督商办”做好,为了提高商人投资、兴办实业(纺织业)的积极性,好不容易才争得机会,试行另一套选拔制度,那就是“商而优则仕”。

各制造局里,生产、收购、销售业绩出色的人,即便是商人,也会有机会获得提拔,成为织造司的官员,正式当官。

堂而皇之定下制度,让表现好的商人当官,虽然只是当个小官,但宇文温此举惊世骇俗。

“古代”社会有“士农工商”的四个等级划分,商人作为一个群体来说,社会地位很低,宇文温让地位低下的商人“商而优则仕”,其做法引得舆论哗然,成为官员、士族们的“众矢之的”。

原本的历史里,隋唐时期那些世家门阀出身的官员,看不起科举当官的寒族子弟,这些自视甚高的官员除了公务之外,不会和出身卑微的寒族官员来往,可见贵贱之别有多么根深蒂固。

现在,低贱的商人居然能当官,这对于官僚们来说,无异于倒行逆施,说群情激奋都是轻的,宇文温知道,有人已经骂他是“率兽食人”的疯子。

若不是他拼命烧香拜千金公主这尊佛,又在杞王面前怕胸脯保证“业绩”,还自己划下红线说“商而优则仕”仅在织造司实行,可想而知会被铺天盖地的弹劾奏章淹没。

而即便如今朝廷许可,宇文温也知道有很多人在等着看他的笑话,看着河南道织造司把事情搞砸。

压力很大,但宇文温不在乎,他环顾四周,看一张张激动的脸,感受着无数人目光里投射的炽热,从在场之人的身上,感受到热火朝天的干劲。

这些人当众绝大部分都是白身,还包括商人,现在,为了那千载难逢的入仕机会,准备大干一场。

宇文温抬手示意安静,现场很快安静下来,他随后高声说道:“芒种过后,各地收割的麻会陆续走水运送到期思,届时,大家有没有信心,把这些麻纺织成布?”

“有!”

“寡人听不清楚!”

“有信心!”

第十六章 率兽食人(续)

亳州小黄,城北郊外,涡水畔,一座工坊已经投入使用,河边的数座水车将河水不断打上来,蓄入水箱,然后从出口流出,冲击水轮。

水轮转动,带动着一座座水力车床运转,工匠们操作车床,将大量木料加工成特点尺寸的木材,统一送到隔壁刚建成的纺织工场。

在那里,熟练的技术工将木材和黄州运来的金属配件装配在一起,然后再组装成一台台水力纺机、织机。

另一拨技术工则对这些组装完毕的纺机、织机进行试运行,看看这些纺织机在持续五天的不间断运行中,是否会出现故障。

豳王府工场管事林有地,看着眼前忙碌的情景,不由得打了个哈欠,他已经连续数日熬夜,如今自己负责监督的水力车床工坊终于如期投入使用,没有耽误进度,终于能松一口气。

机床,又称车床,是一种奇特的工具,能够实现切削、钻孔、扩孔等“加工”功能,借助水力驱动的机床,能加工木材甚至金属件,熟练的操作工可以用机床制作大量尺寸统一的配件。

而这些配件,是水力纺织机高强度、长时间无故障运转的保证。

水力纺织,如今已经在荆襄各地推广,但各地纺织工坊自制的纺织机,都不如黄州出产的水力纺织机耐用,关键点就在主要金属配件上。

其中就包括轴承,只有在纺织机上使用故障率低的轴承,才能够明显延长纺织机的无故障运行时间,而现在,亳州并没有大批量制作合格轴承的能力。

组装纺织机的所有金属配件(包括轴承),都是从黄州运来的,林有地拿起一个待组装的轴承,看着熟悉的“外包装”,想起了西阳。

他在西阳住了差不多十年,每日里都在工坊里忙碌着,往返于王府和工坊之间,风雨无阻,如今来到了千里之外的亳州小黄,还真有些“想家”。

豳王府大搬家,林有地和许多“技术员”同在其中,但他们是提前出发,提前抵达小黄开展工作,为的是“赶进度”,尽可能让水力纺织工场早些投入试运行。

而陆续抵达亳州的队伍还有很多,其中有车床操作工,装配、调试工,还有操作纺机、织机的纺织工。

这些人和物资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据说翻越大别山时,把官道弄得拥挤不堪,场面颇为壮观。

这些来自西阳各大纺织工场的熟练纺织工,前日刚抵达亳州小黄,缓了一日便开始投入工作,要根据“进度表”,赶在各“时间节点”到来前,完成纺织工的培训。

对于小黄纺织工场来说,影响进度的问题之中,水力纺织机的制造、组装只是其一,纺织工的培训才是最难的一关,因为水力纺织机不可能自动运行,需要有人操作,而操作工的技术数量与否,决定了纺织工场的纺织能力。

亳州及周边地区自古麻纺织业发达,麻的种植面积很广,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纺织麻布,但百姓祖祖辈辈下来操作的都是手摇纺织机,从没见过水力纺织机,新招募的纺织工要上手,必须经过培训。

想要在亳州当地培训出足够数量的合格纺织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寻常百姓,目不识丁,甚至连左右都不分,这对于操作复杂的纺织机是很不利的,所以需要培训操作工基本的读写能力,这需要时间。

水力纺织机很复杂,操作起来不省心,所以纺织工要具备正常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有要求,这需要在招募来的纺织工里进行筛选,剔除愣货。

最关键的是操作机器熟练度,需要大量的练习,这也需要时间。

如果时间充沛,以上问题都不是问题,然而芒种过后,各地第一批收获的麻就要陆续运抵小黄,届时纺织工场就要开工,这只有短短数月时间,不由得亳州织造局的官员不紧张。

朝廷在河南地区设河南道织造司,又有豫、亳、徐、青织造局,织造司要在各地选定的地址开办水力纺织工场,时间紧任务重,在各局任职的官吏,得接受“业绩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人,要倒霉。

当然,考核表现优异的官吏,必然能升官,有进一步的任用。

赏罚分明的豳王,如今是亳州总管、河南道巡察大使、河南道织造使,有这位当上官,官吏们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与此同时,干劲十足。

豳王赏罚分明,这可不是虚无缥缈的谣言,豳王之前在河南用兵,大家或多或少都见识过何为“赏罚分明”,所以对于自己接下来的仕途前景充满了期盼。

河南道织造司,是个前所未有的官署,能够存在多久,不得而知,但官吏们觉得只要自己表现好,能够升官,那么即便日后织造司消失,自己也不会吃亏。

而对于徐盖来说,他现在就想知道小黄纺织工场投产后,到底需要消耗多少原材料(麻)。
首节 上一节 1905/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