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874节


战斗一触即发,早已架设的大弩上弦完毕,随着一声令下,依次向南面敌阵发射宛若长矛的巨箭,与此同时,左右翼游骑出动,开始拦截对方出动的骑兵。

阵前堆起了一堆堆干马粪,许多士兵手持火把将这些粪堆点燃,带着臭味的浓烟很快从粪堆里冒出,被北风带着,向下风向的敌阵飘去。

战场上浓烟弥漫,双方大阵距离越来越近,游骑间相互追逐厮杀,弓箭手开始前出对射,各自又有搭载轰天雷的自爆马车蠢蠢欲动,随后为对方骑兵压制。

军阵间距离越来越近,长矛如林,弓箭手回撤,游骑往两翼散去,片刻之后,宛若惊雷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响起,双方前列的士兵投掷出轰天雷,随后南北两阵接触,如潮的喊声迸发,响彻天际。

战线前列的刀盾兵,手持盾牌组成盾墙,拼命抵着对面同样推进的盾墙,双方盾牌相抵,背后是身材魁梧的士兵不断向前投掷轰天雷。

火光之中,硝烟弥漫,血腥味四散,顶在一起的盾墙陆续出现破口,盾墙后手持长矛的士兵随即和敌军长矛兵对捅,又有悍不畏死的精卒,挥舞着五花八门的兵器,要从破口冲进敌阵。

绵延十余里的战线,化作血肉磨盘,吞噬着无数生命,大战伊始,交战双方势均力敌,战况胶着,谁胜谁负,还未可知。

战场南侧,宇文军本阵,一处小土丘上,主帅宇文明正手持千里镜观察战局,就在这时,位于一旁瞭望车上的瞭望手放下千里镜,按着纸皮大喇叭向地面高声大呼:

“西侧数里外树林,有大量林中鸟飞起!”

树林里若忽然有大量鸟儿飞起,那就意味着有许多人入了树林,所以,西面数里外的树林,有敌人。

众将对此倒不觉得意外,战前军议时,大家根据周边地形判断,敌军可能会派兵迂回至西面那一大片树林潜伏,伺机突袭己方侧翼。

此次作战,经过数次军议,众将对于所有能想到的可能,都已想到了,可谓面面俱到。

既然他们是由南向北攻,那就意味着在这北风呼啸的时节,处于邺城的下风向,为了防止风沙迷眼,宇文明甚至给许多将士配发了玻璃风镜。

此时,即便得知西面可能有敌人迂回的兵马,他也不动声色,继续观察北面战场,因为己方在战前就做出了相应布置,所以现在只需要关注主战场即可。

时值正午,北风风势减弱,天空云朵出现间隙,阳光透下,宛若一个个光柱从天而降。

正在用千里镜观察敌情的宇文明,忽然目光一凝,而几名同样手持千里镜,观察北面主战场战况的将领也定住了,因为他们都发现了敌军那边出现异状。

没多久,凄厉的呼啸声,在己方中军本阵响起。

第二百八十章 天火

人仰马翻的战场,胶着的战局,战场南侧忽然响起的凄厉呼啸声,让交战双方士兵为之一愣,他们很快发现了情况不对,因为邺城上空,出现了异状。

一个个巨大的脑袋,缓缓从城内陆续升起,脑袋上有狰狞的面孔,宛若一个个妖魔鬼怪,北风之中,这些大脑袋向着城南郊外战场移动。

大量临时赶制的热气球,在邺城内成功升空,每个热气球的吊篮里,都搭载着两名士兵,还有轰天雷。

邺城内各里坊,躲在家中的百姓,纷纷走到院子里,抬头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目瞪口呆。

无数人回过神来,扯着亲人躲进家里,又有无数人跪倒在地,向着天上飞过的妖魔鬼怪叩拜,乞求对方放过自己一家人。

这一幕太让人匪夷所思,目不识丁的百姓们吓得手足无措,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在如此情况下该怎么办。

他们想不明白,怎么朗朗乾坤下,竟然有妖魔鬼怪出现在邺城上空,莫非是城南郊外的战场太过于血腥,以至于这些地狱里的恶鬼闻到血腥味,迫不及待降临人间?

一个个热气球越飞越高,在北风的吹拂下向南飞去,依次缓缓越过邺城南城墙以及墙上箭楼,城头上的守军将士见着如此震撼的情景,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

“佛祖降下神通,助官军杀敌!”

呼喊声起,先是零星数声,随后附和的人越来越多,守军将士回过神来,向着这些巨大的脑袋欢呼着,汇聚成潮的欢呼声,点燃了城外友军的情绪。

无数士兵回头看着邺城上空出现的巨大脑袋,听着城墙上己方士兵的欢呼声,听到了“佛祖降下神通、助官军杀敌!”的呼喊,不由得热血沸腾。

“佛祖显灵,佛祖保佑我军,我们一定会赢的!”

欢呼声响彻天际,无数将士兴奋不已,觉得力气凭空多了几分,中军本阵处,尉迟佑耆抬头看着一个个缓缓飞过头顶的“飞空袋”,双手不由得紧握成拳。

敌人的利器,他命工匠仿制出来了!

去年,逆贼从邺城皇宫里出逃,靠的就是这种“飞空袋”,而之前,敌军焚毁洧仓粮城,又夜袭许昌大营,靠的也是这种“飞空袋”。

尉迟佑耆不认为这种东西是妖术,应该是能制作出来的,他根据目击者的种种描述,大概总结出这东西的特点:

一个大布袋,下面挂着个吊篮,篮子上点火,然后大布袋就有可能飞起来。

这玩意,实际上就是个大号孔明灯!

在灯罩外画上眼睛和血盆大口,看上去就像是妖魔鬼怪了!

尉迟佑耆想通了其中关键,回到邺城后立刻针对性布置,因为对方有这种利器,所以死守邺城恐怕是守不住的,因为对方只要把邺城围住,就能从容在上风向放飞这种大号孔明灯,对邺城进行空中进攻。

敌军可以借此轻易绕过城防,从空中向邺城纵火,也可以投掷轰天雷,所以敌人不需要派兵蚁附攻城,就能轻易瓦解城内人心。

正是因为如此,尉迟佑耆即便想死守邺城都不行,所以对方一旦兵临城下,他就只能出城迎战,但这种利器,不该只有对方才能做出来!

尉迟佑耆命令将作监的工匠,必须在期限内把这“大号孔明灯”做出来,不仅要能飞上天空,还得能搭载至少两名士兵,以及一定数量的轰天雷。

最重要的是得有足够的数量,做不出来的话,杀全家。

工匠们不负众望,在没有实物参考的情况下,根据种种描述以及无数次试制,终于做出了能点火然后飘上天的“飞空袋”。

有了如此利器,尉迟佑耆制定了一个大胆的战术。

如今,这战术顺利实施,看着一个个从城里升空的“飞空袋”,尉迟佑耆信心大增,敌军靠着这玩意连续数次让己方吃亏,所谓事不过三,如今,轮到他以牙还牙。
首节 上一节 1874/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