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841节


那是鄢陵城北方位,己方大军即将展开攻势的地方。

鄢陵位于洧水北岸,所以面对东北方向来的敌人,无法直接以洧水作为护城河,而鄢陵如今为两军相争之地,守军于城北挖掘壕沟,引洧水入内,作为护城壕沟。

对于进攻方来说,要想从北面攻城,攻城战具就得先跨过护城壕沟,即便士兵们抬着简易云梯攻城,也得先在壕沟上搭便桥。

而现在,既然选择凌晨时分发动突然进攻,那就意味着攻城的队伍只有简单的云梯,先登们要赶在城内守军完全反应过来时,快速穿越壕沟,以云梯攀城,控制城头。

赶制大量简易云梯,可比在洧水上偷偷搭建浮桥容易,但要靠着这些简易云梯快速攻城,难度要大许多。

督将看看怀表,看看鄢陵城,不由得手心出汗:此次行动,能顺利完成么?

。。。。。。

鄢陵城北,一名将领匆匆而来,身后跟着几个部曲,他们没有点火把,摸黑走在街道上,经过城墙角下的一排草棚,草棚里都是着甲而眠的士兵,人人裹着条被褥,头枕兵器呼呼大睡。

那将领沿着台阶向城头走去,尽可能放慢步伐,避免甲叶的摩擦声太响,在相对寂静的夜里过于刺耳。

来到黑灯瞎火的城头,他和部曲都猫着腰,转入一处战棚内。

战棚里有士兵数人,趴在城垛后,通过箭孔向城外张望,见着将军来了,一人让开,以便对方窥探城外。

将领趴在城垛后,掏出个千里镜,伸出箭孔,就着若有若无的月光仔细看了一会,只见城下壕沟外的野地里,确实有些影影绰绰,不是正常的野草随风摇动,明显是有人在动。

有许多人,至少数千人。

此时此刻,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的人,就能想明白城外那么多人在做什么,将领收回千里镜,深吸一口气,看着士兵,用力一拍大腿:

“这帮入娘贼果然来了!”

那几个士兵闻言又是激动又是担心:“将军!对方看样子是在准备偷城,我们要等到何时?”

“不急,再等等,一会他们开始进攻,那才是动手的时候!”

将领紧握双拳,胸有成竹的说着,这时,几名士兵猫着腰转入战棚,带来了最新消息:据城西北角的观察哨观察,似乎上游将近二里的洧水河面上,有人在搭建浮桥。

因为距离远,月光时有时无,所以只是模模糊糊看个大概,觉得河面上蹊跷,所以做出了这种猜测,但因为没有派人摸过去一探究竟,这猜测对不对还不好说。

“莫要派人去,免得惊动这帮入娘贼!”

将领说完,又用千里镜观察城外动静,虽然实际上看不清野地里的动静,但他此时宛若蹲点多时的猎人一般,见着即将落入陷阱的猎物,心情激动不已,就想亲眼看着猎物是如何倒霉的。

如柳絮纷飞的雪花已经消失,北风似乎停了,此时,东方隐隐发亮,看样子距离破晓为时不远,而在破晓到来之前,对方必然会动手。

鄢陵城西南郊数里外,一处丘陵上,尉迟佑耆看看似乎开始露白的东方天空,随后又拿起千里镜,继续观察东北面鄢陵城的动静,他的身后树林之中,是许多着甲而眠的将士。

按照鄢陵守军方才用灯火传递的信号,对方兵力似乎不少,这意味着他精心策划的陷阱,终于等来了猎物。

对方宛若一头凶残的猛虎,即将扑向毫无防备的鄢陵,却不知潜伏已久的猎人,已经准备好了。

尉迟佑耆本该坐镇洛阳,此时却出现在洧水河畔鄢陵附近,他紧握千里镜,看着一片漆黑的鄢陵城头,虽然天气寒冷,心中却炙热非常:

宇文温,你果然选择鄢陵作为突破口!

第二百五十二章 知耻近乎勇

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尉迟佑耆常听人说这句话,古以来沙场征战,哪里有人能一直不败,所以偶尔吃上一场败仗,对于武将来说是很正常的事。

这句话说得轻松,但只有当自己经历过后,才知道寥寥数语是多么的沉重。

尉迟佑耆之前接连吃了几场大败仗,败得都很惨,他觉得这是莫大的耻辱,自己的脊梁骨仿佛被打断了,在众人面前直不起腰,对自己的能力也产生了怀疑。

第一次大败,是兵临建康城下,即将灭亡陈国,结果官军为陈军击败,损兵折将,虽然那时尉迟佑耆坐镇江北广陵,不承担直接责任,但攻不下建康,让他颜面无光。

第二次大败,是被陈军偷袭广陵得手,淮南局面为之一变,尉迟佑耆仓皇而逃,觉得没脸见人。

第三次大败,是和宇文温决战时败北,输得倾家荡产,淮北随后也丢了。

短短一年时间,接连三次大败,尉迟佑耆的信心跌至谷底,若不是兄长尉迟惇鼎力支持,他真想从此再也不带兵打仗了。

兄长说了,知耻近乎勇,既然连战连败,那就连败连战,只要人没死,还有一口气,那就站起来继续打仗。

兄长的话,让尉迟佑耆鼓起勇气面对现实,而兄长阵亡,时局危难,他身为尉迟家的男儿,绝不能畏手畏脚,必须站出来扛起责任。

所以,当母亲要先发制人、派使者强夺尉迟顺兵权时,尉迟佑耆觉得不合适,自己抗命不遵的同时,写信劝母亲放心,然后立刻赶赴许昌,自己独自一人入营去见异母兄尉迟顺。

对于尉迟佑耆来说,嫂子和侄子在邺城被人绑架,下落不明,肯定不是尉迟顺投奔宇文氏的前兆,而是其女婿宇文温想以此逼岳父走投无路,然后被迫投降。

他不认为尉迟顺会弃家族于不顾,所以自己必须当机立断,于是兄弟俩好好长谈一番,随后定下计策,要来个将计就计。

宇文温既然算计尉迟顺,那么他们便设下一个圈套,引对方来攻。

他们知道宇文温多疑,不会轻易上当,但正是因为此人多疑,反倒能加以利用,误导对方的判断,一番计议后,尉迟佑耆和尉迟顺首先演了一出戏。

然后尉迟顺“仓皇出逃”,逃至扶沟城,派人“突围”向宇文温求救,使得对方出兵。

那么,宇文温得知消息后,会毫无防备去扶沟救岳父尉迟顺么?

不会,但对方肯定不会置之不理。
首节 上一节 1841/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