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814节


尉迟顺知道,普通士兵虽然没什么见识,甚至连字都不认得,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但士兵们不是傻瓜,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同样会影响他们的想法。

一旦大军“壮士断腕”,抛下各营寨守军于不顾直接北撤,在那些被放弃的队伍以及其他普通士兵看来,这就是让守军自生自灭,什么“大局为重”,根本就不会有人认同。

士兵们会认为,既然上头这次能牺牲一部分人,下次肯定还会牺牲别人,所以傻乎乎的卖命有意思么?

军心不稳,即便主力完好撤到荥阳,将士们也很容易被尾随而来的敌军离间,毕竟如今形势不妙,敌军一部已经渡过黄河进逼邺城,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本来就没有跟着尉迟氏一起共患难的必要。

这种想法一旦滋生,很容易扩散,到时候再想办法挽回,已经很难挽回了。

尉迟顺边想边看舆图,陷入沉思,他若要撤军,军心是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撤,因为要应付当面的宇文明,还要提防从东面而来、在他背后搞偷袭的宇文温,后者的威胁更大。

邾王(西阳王)宇文温,是尉迟顺的女婿,女婿的行事风格,尉迟顺算是熟悉,所以他综合宇文温以往事迹,得出一个判断,那就是对方进攻邺城为假,借此对付他才是真的。

宇文温取得曹州大捷,曹州州治左城距离邺城不过三百里左右,随后宇文温速下离狐、濮阳、滑台,强渡黄河,再以精锐突袭邺城,由此直接一锤定音,这是理所当然的战略,所以大家都会这么想。

所以宇文温肯定不会这么做。

尉迟顺的判断即是如此,他认为女婿用兵向来诡诈,谁敢用常理来判断并应对,到后面肯定会倒霉,这一年多来的战事,证明了这一点。

精兵突袭邺城,这是一个诱惑力很大的选择,但实际上成功几率不高,除非邺城方面应对失当,否则只要紧闭城门,号召各地州郡出兵勤王,一击不中的来袭精锐,就只能灰溜溜南撤。

尉迟顺知道女婿多疑,肯定不会把希望寄托在邺城方面出大纰漏,所以实行的一定是声东击西战术,而现在,很可能就要成功了。

对方的策略,应该是以偏师渡河,威逼邺城,迫使邺城朝廷下令郑州大军立刻回援,然后就在军中将帅的注意力集中在南边宇文明之际,宇文温派出的精锐骑兵来个出其不意的偷袭。

宇文氏两兄弟南北夹击之下,郑州大军伤亡殆尽,至此,黄河以南再无兵马可与宇文氏抗衡,洛阳守军孤立无援,连同青州总管府一道相继沦陷。

至此,河南四镇洛阳、虎牢(荥阳)、滑台、碻磝易主,宇文氏大军可以从容渡河北上,进攻邺城。

总而言之,宇文温的目标是歼灭郑州的大军,而不是邺城。

这就是尉迟顺的判断,若他现在是蜀王、丞相,必然以此判断进行布置:对于黎阳关之敌,以压制为主,增兵黎阳,然后调动几支可靠兵马进抵邺城勤王即可。

然后绝不会急令驻扎郑州的大军回撤,免得让对方有机可乘。

打仗,靠的是兵马,一城一地的得失倒在其次,有城无人,这城也守不住。

尉迟顺判断,若是郑州的大军无恙,被荥阳、碻磝两头包夹着的滑台即便在敌军手中,对方也不敢、不能倾巢而出,不顾左右翼的威胁强攻邺城。

若是郑州的大军完蛋,朝廷在河南便无力量阻止宇文氏用兵,那又如何守荥阳、洛阳,对方只需要拿下四镇中的三个,可以直接在洛阳、荥阳津口渡河进入北岸河阳地界,然后直接攻打邺城。

而要守洛阳就得守荥阳(虎牢),要守荥阳,与其在荥阳据城和敌军对峙,还不如就在郑州这里和敌军对峙。

这样的道理,尉迟顺能想明白,他觉得弟弟尉迟惇若活着,也会想明白,所以尉迟惇若在,绝不会选择让郑州大军北撤荥阳,而是让军队继续钉在郑州,自己凭着相州及相邻州郡兵马抵御来袭敌军。

但尉迟惇死了,尉迟顺不是蜀王、丞相,对于朝廷决策说不上话,他如今远在郑州,家眷在邺城形同人质,面对接踵而至的使者以及继母的催促,没有太多选择。

然而让大军后撤至荥阳,那是肯定不行的!

对于尉迟顺来说,家族利益为重,误会、诋毁、个人荣辱和委屈,都阻止不了他为家族计,来个“将在外、君名有所不受”。

所以,看着五卷撤军的诏令,尉迟顺很快做出了决定,那就是:抗命不遵、绝不撤军。

他就在许昌钉着,作为荥阳、洛阳的藩屏,因为邺城实际上并不危险,而自己麾下大军才是敌军的真正目标,一旦动了,必然为人所趁。

尉迟顺觉得自己如果承受不了朝廷(继母)施加的压力,以及对方在亲笔信中若有若无的威胁,就这么让大军仓促北撤,迟早全军覆没,到时候会真的无力回天。

而现在,尉迟顺认为最要紧的事情不是应对南面宇文明,而是要提防侧翼或后背,提防从东面或者北面搞偷袭的宇文温。

对于尉迟顺来说,既然女婿喜欢搞偷袭,那就设个陷阱让对方钻,如果女婿亲自来了,又被他抓住,即便对不起两个女儿,也要把女婿干掉,为家族扫除最大的威胁!

第二百三十章 夜袭

夜,北风吹拂,一片漆黑的旷野里,野草离离,西阳王宇文温站在草丛之中,看着北面一处堡寨,虽然那堡寨在他视线里只是一个小黑点,却能勉强看见轮廓。

刺客,宇文温处于堡寨南侧,也就是下风向,迎着北风伫立,试图从风中嗅出一些味道。

打猎时,如果条件允许,猎人一般会从下风向接近猎物,以避免身上的味道被猎物嗅到,导致猎物提前惊觉而逃窜,若是两军交战,一般而言能从下风向发动偷袭,效果会好些。

当然,人的嗅觉比不过狗,也比不过野兽,但顺风时己方行动发出的声响,可以被风带到更远的地方,万一下风向的敌军营寨里有听觉灵敏者,就很容易暴露行踪。

夜袭,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细节要做好,才能提升成功率,今晚的夜袭,同样如此,不过宇文温不是亲自策划者,所以是到了现场,才开始审视夜袭行动的合理性,以及是否有什么没考虑到的细节。

窸窸窣窣的声音在四周响起,那是一队队夜袭士兵正摸黑前进,他们身材各异,却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在夜里的视力不错,不是“雀蒙眼”那类夜盲症患者。

夜里行军,可以点着火把,可以靠大声吆喝维持行军队形,然而夜里搞偷袭时这么做就是找死,此时参加夜袭的士兵,按照小队编制行动,分左右翼悄悄向北包抄而去。

左右翼队伍每走一段距离就要停下,调整队形,看看有没有人掉队。

与此同时,还要派出精锐士兵在前方探路,拔掉可能存在的敌军明、暗哨,让敌军堡寨变成聋子、瞎子,为己方尽可能接近目标创造机会。

因为还带着马,所以为了避免马匹弄出动静,也得采取措施,即所谓的“人衔枚,马裹蹄”,但马匹很容易被突发状况惊吓,随时有可能叫出声,故而夜袭时带着马,那可真能称得上“玩心跳”。

宇文温掏出怀表,瞪大眼睛看了许久,才勉强看清楚时间,夜袭队伍此时走了大概一百步的距离,花了半个小时,而距离北面堡寨,大概还有一里地。

按一里三百步的标准,夜袭队伍要在距离目标百步时发动进攻,那么,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就是关键时间了。

宇文温慢慢向前走,围在四周的侍卫们也跟着慢慢向前走,他们的职责就是护卫大王安全,如今四周漆黑一片,万一有人放冷箭暗算,那可是防不胜防。
首节 上一节 1814/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