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803节


“颈骨,腰骨未见折断,应当不是死于坠马。”

“死者胸部未见塌陷,肋骨未见折断,应该不是被马践踏而死。”宇文温继续讲解,继续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

“四肢未见折断,即便是坠马,也无大碍。”

“脖下未见伤口,应当不是自刎,腹部未见莫明肿胀,未见大小便失控,内脏应当未受外力重击。”

宇文温的陈述,让许多人愈发迷惑,侯莫陈琼的死因,真的有些扑朔迷离。

“死者右脚脚踝淤肿,右手手腕同样淤肿,可以判断是坠马时右脚先着地,身体失衡,向右接着倒下,于是右手一撑,故而手,脚皆崴。”

“死者右手手指有茧,左手各手指相对手茧较少,可以判定此人非左撇子。”

宇文温说完,顿了一下,看着在场之人问道:“那么,一个走投无路的战败之将,前有伏击,后有追兵,他又不想投降,跪地投降,如之奈何?”

“挥刀自刎,右手握不住刀,左手却可以,然而却没见抹脖子的痕迹...”

“那么,敌军主帅到底是如何死的?”

宇文温抛出了一个悬念,见着众人瞪大眼睛看着自己,没有卖关子,开始揭开答案。

“死者舌头完好,却异常肿大,口腔有些许溃烂,这不是正常的死法,可能是服毒。”

宇文温示意匆匆赶来的军医拿出银针,接过来拿在手上,先刺了一下死者喉部。

这是银针探毒。

拔出的银针有些变色,但不是很明显,宇文温换了根针,一手在死者身上摸了摸,又是一针扎下。

他扎的部位是对方的胃,把银针拔出来后,针是黑的。

“竟然是服毒自尽!”

有人脱口而出,很多的人对此觉得难以置信。

一名沙场宿将,身上到处都是伤疤,最后关头,自尽的方式不是挥刀自刎,而是服毒自尽,这也太...

“死意已决的人,会想办法让自己有死的机会,身上备有毒药,是个不错的办法。”

宇文温示意某年轻人(李靖)和破落韩蝉近前,然后抬起死者的左手。

“他戴着戒指,看痕迹戒指上本该镶着玉或宝石,现在却没了,你们觉得会去哪了?”

两人默然,这明显是死者戴了一个藏有毒药的戒指,在右手无法握刀的情况下,为了速死,选择服毒。

所以射杀敌军主帅的大功,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看着两个蔫不拉几的年轻人,宇文温看向其他人:“寡人的验尸结论,谁还有异议?”

所有人默默摇头,西阳王亲自验尸,不放过细枝末节,说得有理有据,谁会不服?

“既如此!”宇文温忽然提高声调,以坚决的语气说道:“寡人决定功劳四六分!”

“敌军主帅是在前后夹击之下,于穷途末路之时服毒自尽,追击的兵马六成功劳,伏击的兵马四成功劳!”

“两个队伍,参战将士人人有份!”

“谁有异议,可以现在就提出来!”

话音刚落,在场之人齐齐向他行礼:“大王英明,某等绝无异议!”

第二百二十章 论功行赏

验尸结束,无人对验尸结果有异议,也没人对于西阳王的决定有疑问,当事双方在功曹处登记相关信息,以便日后论功行赏。

这年头冒功领赏的事情屡见不鲜,所以功曹不但记上各自队伍参战人员的名字,还要对方一次在自己名字处按手印。得按手印,最后会统计成册,上报朝廷,由朝廷决定赏额。

至于功劳何时能够兑现,那就“呵呵”了。

当年东西魏大战,东魏名将高敖曹被自己人阴了一把,后为西魏小兵砍死,这名小兵立下大功后,论功该得布绢万段,而实施时,西魏/周国朝廷每年兑现一些。

结果小兵领赏领了四十多年,到了大象二年时奖赏都没领完。

杨坚以隋代周,已经变成老兵的那个小兵,奖赏就不用想了,至于周国灭掉隋国后,会不会继续给这位老兵发赏,不得而知。

论功行赏,如果是小功劳的话,主帅就可以兑现,而涉及到大功,需要赏大量粮食、钱帛或者土地,得朝廷批准,涉及到加官进爵、增加食邑的话会更加麻烦。

所谓“恩出于上”,这个“上”不光是高高在上的天子,某些时候也包括朝廷。

一支军队,若将士的赏罚全都是由主帅说了算,那么对于天子或朝廷来说,意味着这支军队基本上就失控了,只是主帅的私兵,绝对靠不住。

宇文温麾下大军,可不是他的私兵,所以大额奖赏,还得朝廷做主。

然而要靠朝廷发赏,除了官职、爵位,其他奖赏能否及时兑现可说不准,就像那名杀了高敖曹的西魏小兵,该得一万段的布绢,结果领了四十年都没领完。

对此,宇文温感受到了深深的恶意。

一年二百五十段布绢的“分期”,四十年也该发完这一万段的奖赏了,而一年二百五十段布绢,难道朝廷拿不出来?
首节 上一节 1803/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