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696节


他想得很明白,虽然左翼崩溃,虽然中军伤亡惨重,但他手上还有实力犹在的骑兵,骑兵才是战场上的主导者,即便是十余万人的战场,数百骑兵若用得恰当,一样也能破敌。

只要击破敌军左翼,他就能汇同实力犹存的己方右军向敌军本阵发动进攻,而敌军右军还在追杀溃兵,已经追出数里之外,急切间难以回头。

而宇文温的虎林军,正在己方中军前对峙,根本就没办法回援,尉迟佑耆记得,这样的情形,和父亲所说当年东西魏第一次邙山之役的情形差不多。

那一战,两军打到黄昏才分出高下,西军(西魏军)右军击溃东军(东魏军)左军,西军中军击破东军中军,还差点把高欢击杀。

眼见着就要大获全胜,结果西军夜里被后撤、聚集起来的东军骑兵猛攻左翼,以至于全军很快便兵败如山倒。

现在,尉迟佑耆要仿效那一场战斗,来个“故技重施”逆转战局,虽然夜间迂回、冲锋、作战难度较大,危险性比白日要高了许多,不过他不在乎。

尉迟佑耆集中骑兵来个大迂回,不顾将领的反对,还要亲自领兵以此鼓舞士气,让将士们为了争取胜利而无所畏惧。

一里地距离,在疾驰的骑兵面前并不算远,抱着一战破敌决心的东军骑兵,已经分成两股,在旷野里排开冲锋队形。

其中一股将近千骑,目标是敌方左军侧翼(北面),是为直冲。

而另一千骑的目标,是稍微拐个弯,绕到对方后背(西面)来个侧击,加上在正面(东面)与其鏖战的己方右军步卒,可谓是三面夹击。

一里地的距离不算远,直击的东军骑兵很快便冲到阵前,借着敌阵内闪烁的火光,他们看得很清楚:阵前一片空荡荡,没有拒马等阻拦之物。

如此无遮无挡,正是冲阵的好机会,即便对方长矛兵已经开始聚集,骑兵们也毫不畏惧,愿意承受惨重的伤亡,也要击破敌阵。

就在这时,西军阵中响起号角声,阵前三、四十步外地面上忽然尘土飞扬,许多士兵从地下跳了出来。

确切的说,是披着黑布的士兵趴在地上,见着敌骑来袭便起身迎战。

这些兵的人数大概有数百,个个身着短甲,手持团牌和短兵,没有一根长矛,就这么迎向呼啸而来的敌骑。

速度越来越快的东军骑兵,已经来不及转向或者避让,握着马槊冲向不知死活的西军士兵,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更何况这是骑兵对未结阵的步兵。

与此同时,面前西军阵中忽然亮光大作,好像有十几个铜镜将火光反射过来,那亮光不能说刺眼,但在黑夜里造成一明一暗的明显光差,瞬间让迎光冲锋的西军骑兵看不清前方。

手持短刀的西军士兵,迎向疾驰而来的骑兵,灵活躲过刺来马槊,对着马腿就是一刀,哀嚎声中,战马倒地,而他们则迎向下一个冲来的战马。

刚一交战,这些英勇的西军士兵就砍翻一大片西军战马,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躲开迎面冲来的战马,有的人被撞倒在地,然后被踏成肉泥,有人砍倒第一匹战马,却被随后冲来的骑兵刺穿或撞飞。

即便如此,士兵们依旧浴血奋战,被砍断马腿的战马越来越多,后续冲来的骑兵即便战马没被砍断腿,也大多被前方倒地的同伴绊倒。

冲锋受阻的东军骑兵,一波波向前涌,看上去阵型散乱的这些西军士兵,却在如潮的敌兵之中逆流而上,浴血奋战,毫无不畏惧,以过半数阵亡为代价,直接、间接杀伤了大量骑兵。

他们是行军总管杨素所遣骁勇,埋伏在军阵侧翼,迎战可能来袭的敌骑,以短兵对抗骑兵,专门砍马腿,这可比用长矛迎战要方便许多,更能持续作战,唯一需要的就是勇气。

步兵对抗骑兵,通常要以长矛结阵并辅以弓弩,即便如此,也只能是被动防守,和骑兵对耗,拖延时间等待己方骑兵来增援。

而砍马腿的战法,则是以短兵、散阵的形式,在旷野里和集群冲锋的敌骑对抗,一般士兵无法胜任。

只有他们敢以这种战法迎击敌人,特意不在军阵侧翼设拒马,以此引诱敌军骑兵来冲,然后出其不意反杀。

虽然此举很冒险,但却有依仗,那就是用能够反射火药爆燃火光的玻璃聚光镜,将敌骑眼睛晃花,让对方无法看清前方,而自己却能较为轻易的砍马腿。

数月前在邵陵之战用过的‘晃眼’战法,如今故技重施,英勇的士兵们砍翻不少敌骑,若不是轰天雷早已耗尽,他们还能杀得更多。

为了直击敌阵而奋力冲锋的东军骑兵,只是片刻功夫便伤亡惨重,而稍微拐了个弯要侧击敌阵的另一支东军骑兵,侧翼(西面)出现了西军骑兵。

数量不多,大概两三百骑,但对于领兵冲锋的尉迟佑耆来说,这些西军骑兵威胁很大,因为对方的出击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很容易就能将他的队伍拦腰斩断。

左边传来喧嚣声,尉迟佑耆转头看去,勉强看见己方骑兵人仰马翻,甚至都没有对敌军军阵造成什么冲击,可想而知这支骑兵已经完了。

事已至此,扭转战局的希望愈发渺茫,但尉迟佑耆不服输,立刻下令外侧骑兵转弯,迎战西面来袭的敌骑,而他领着剩下的骑兵继续冲击敌方左军后背。

即便对方可能已经做好了准备,即便希望越来越渺茫,也要搏一把,击破敌军左翼,扭转战局。

他是故蜀王尉迟迥的儿子,绝不服输,绝不会在战场上退缩,所以出击时已经下定决心:即便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第一百三十章 并刀如水

马蹄声越来越响,冲锋的敌骑距离己方越来越近,西军左翼军阵西面数十步外,之前在脚手架上操作“顺风耳”的士兵,眼睁睁见着大量敌骑如潮般向自己涌来。

那气势十分惊人,大地似乎在颤抖。

他的脚下,是几辆马车首尾相连形成的车阵,有一个队的士兵守着,而车阵外围又围了一圈拒马,可以抵挡小股骑兵的袭击,但对于这么多骑兵的冲击,这些防御手段只是聊胜于无。

小小车阵宛若洪流中的小树,大概撑不了多久,但士兵还是握紧手摇式警报器,用另一只手摇动警报器的摇柄。

手摇式警报器是机械式发音装置,以手摇动把柄带动鸣轮高速运转,当鸣轮转动时,空气从侧面进风口进入鸣轮,高速高压向风窗冲出,引起共鸣,形成刺耳的啸叫声。

手摇式警报器的声音传播范围很大,是直径大约二里的一个圆形区域,去年在黄州西阳长江大堤防汛时就已经投入使用,守堤军民靠着这种报警器及时示警、快速抢险,确保了长江大堤万无一失。

这玩意发出的声音很大,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近距离听到忽然发出的警报声,绝大部分人都会被吓一跳。

“呜~呜~呜!!”

凄厉的啸叫声再度响起,那是士兵在己方本阵再度示警,这啸叫声之大,惊得接近小车阵的敌骑之中许多战马一个哆嗦,有的战马被骑兵及时驾驭住,而有的战马则被吓得马失前蹄,连人带马栽倒在地。

啸叫声似乎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壁垒,将小小车阵笼罩起来,使得疾驰而来的骑兵纷纷从车阵左右绕过去,这让持矛守在车阵内的西军士兵稍微松了口气。

然而他们并不是来袭东军骑兵要冲击的目标,没人会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小车阵浪费时间。
首节 上一节 1696/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