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617节


所以名士身上有跳蚤都很正常,士兵身上有跳蚤又怎么了?

更别说魏晋风流之中,似乎就包括身上有跳蚤,这种时髦的事情,宇文温如此纠结让人觉得有些吹毛求疵。

然而宇文温可不在乎别人怎么想,他说过要灭虱,那就一定要灭虱,在大营里转了一圈,用心记了几处要‘整改’的不足之处,虽然觉得身上越来越痒,却强忍着不吭声,召集‘相关人员’开会。

这座大营,驻扎着另类的军队,或者说这些人并不是在编的正规军,而是没编制的‘治安军’。

书到用时方恨少,兵也是这样,平日里看着士兵在军营无所事事就心痛粮饷,等到大规模战争爆发,就觉得为何当初不多练兵。

宇文氏‘收复’了豫州总管府大部地区,需分兵把守要地,兵力有些紧张,宇文温如今南下坐镇光城,光守城兵是够用的,可如果时机合适要攻略淮南,届时兵力明显不足。

还好山南道大行台尚书令宇文明未雨绸缪,向山南各地强宗著姓征兵,让其出动一部分子弟、部曲协助官军作战,实际上主要负责守城、输送粮草等事宜。

而宇文温今日巡视的军营,驻扎着的人员就是各地宗族子弟兵,当然,考虑到路程远近,来到光城的都是黄州总管府境内各地宗族的子弟兵。

宇文温是黄州总管,经过多年的经营,成为总管府境内人心所向的父母官,而各地宗族已经被纳入到他精心编织的利益共同体内,所以对于这些“临时工”的忠心,宇文温还是比较相信的。

但若是让这些临时工去打硬仗,那就是送人头,所以宇文温原先对于宗族子弟兵的运用,就是让他们驻守各地城池、营寨,将宝贵的战兵解放出来,和敌军野地决战。

“大家可能认为,既然只负责守城、守寨,所以没必要那么讲究,是不是?”

“有这种想法的人,活该一辈子碌碌无为!”

“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也是尔等立功建业的大好时机,机会错过了,下一次要等多久?谁也不知道!”

“你们当中大多数人,不过是宗族旁支,庶出子弟,一辈子都难有出头之日,如果此次只是敷衍了事,行,一辈子就这样!如果想要以命博取功名,那就表现好些!”

“所有表现出色的人,其名字寡人会知道,寡人会给这些人进一步表现的机会,将来天子垂询,命寡人举荐英才,寡人不吝于举荐此次大战表现极其出色的人!”

聆听西阳王训话的各地族兵首领,有人自始至终面色平静,而更多的人眼睛开始明亮起来,西阳王是出了名的守信用,那么,他们的人生转机确实到了。

大家族的旁支、或者主支的庶出子弟,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继承家业的机会,更别说借助家族关系入仕,甚至连排名靠后的嫡出子,也未必能有机会。

这年头想要出人头地,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军,冒着生命危险在战场上厮杀,用命换军功,换来一个好前程。

从军,随时都可以,就像进庙烧香许愿一样,关键是烧香许愿要找对佛像,而对于许多人来说,西阳王就是那尊最合适烧香许愿的佛像。

西阳王精通货殖之道,说是当世陶朱公也不为过,黄州百业兴旺、发展迅速,各地宗族的小产业也跟着赚了许多钱,跟着西阳王做买卖,赚钱的机会可不少。

西阳王又会打仗,从长江南岸打到岭表交广,又掉头杀回来,硬是接连击败尉迟氏大军,势不可挡,那么跟着西阳王打仗,立军功的机会也不少。

许多人觉得,有这么灵验的一尊佛像在面前,都不舍得烧香、下跪、磕头、许愿,活该一辈子碌碌无为!

“你们离开家乡来光城时,大概只是想着应付了事,那么大家聚集在光城,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宇文温见众人的气势不一样了,训话愈发有煽动性。

“但是,只要用心,只要愿意服从官军的调遣、安排,那就一定能上阵杀敌,同样可以打胜仗!”

“让敌兵的尸体,铺成你们的功名路!”

第六十二章 扪虱而谈

人身上有跳蚤是什么感觉?宇文温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他巡营时被跳蚤附身,碍于面子没马上处理,结果全身上下被咬了数十个包,到处都是红点,瘙痒难耐。

这种感觉和酷刑差不多,不过宇文温能忍,回到驻地后立刻让人按准备热水、硫磺皂还有剃刀——他要把头发都剃掉,不给跳蚤以藏身之处。

这是捕奴队给俘虏‘去蚤’的最有效手段,宇文温在随军的军需品里备有硫磺皂、剃刀,就是时刻准备着对俘虏进行‘去蚤’。

跳蚤的危害类似于牙疼,跳蚤咬人的时候,痒起来可真是要命的,然而左右听得宇文温要剃发,吓得魂飞魄散:西阳王剃头,莫非是看破红尘要出家?

宇文温当然不是要出家,他是下定决心要‘去蚤’,但毕竟身份和地位摆在那里,剃光头总得有个说法,他的说法就是“暂时出家还愿,感谢佛祖庇佑大周”。

反正这年头权贵多信佛,他觉得这个说辞很好,还可以过过短发(髡发)的瘾,不然事情传出去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后果。

如果这个时代有震惊社的记者,大概会有很多爆炸性头条新闻:

震惊!让西阳王心灰意冷循入空门的人,竟然是她!

西阳王循入空门的真相,男人看了沉默,女人看了流泪!

兄弟阋墙,西阳王循入空门的背后,竟然缘起杞王当年那不堪回首的往事!

面对左右的苦苦苦相全,面对此事极有可能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宇文温最后放弃了剃头的想法,但跳蚤是必须灭掉的。

所以他泡在大木桶里,用硫磺皂擦身,头靠着木桶边缘,长发铺开,一手拿着涂有硫磺药膏的木梳梳头发。

与此同时和坐在面前的王頍交谈,是为“扪虱而谈”。

“听说王参军对跳蚤颇有研究?”

面对宇文温的挑衅,王頍坚决反击:“如此荒唐言论,不知大王是听何人所说?”

“对啊,如此荒唐言论,是谁说的呢?”宇文温一如既往的厚脸皮,他因为饱受跳蚤之苦,所以心情不好,“所谓魏晋风流,昔年王猛扪虱而谈,想来名士身上有跳蚤也是件快事,王参军怎会不知?”

“大王,若因琐事不顺便随意迁怒左右,此举极易招惹小人,引来不测之祸,还请慎行。”王頍劝道,开始防守反击:“大王,莫要忘了齐文襄之死。”

东魏权相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继任,把持朝政,当众骂皇帝是“狗脚朕”,这样一个权臣,竟然于即将受禅称帝前夕,在王府和亲信谋划时被膳奴刺死了。

其弟高洋继齐王位,受禅称帝建立齐国,追封高澄为文襄皇帝。
首节 上一节 1617/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