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501节


只有靠经营产业所得利润,才能撑起家族的巨大开支,迎来送往、呼朋唤友、游宴作乐,这都要花废大量钱粮和布帛。

经营产业获利最快最多的就是高利贷,但在京城和几个大都会放高利贷的权贵多如牛毛,僧多粥少导致竞争激烈,到外地放高利贷又争不过地头蛇,所以如何经营别的产业补充家用,是许多官宦人家必须考虑的问题。

而西阳王的“诱惑”就在于此:合作,一起发财。

宇文十五当然不可能直白的说出来,他请杨玄感到常乐坊寻欢作乐,只是在言谈间时不时透露一些消息,对方若是明白人自然听得懂。

听不懂,或者装作听不懂,那次日酒醒,就当没这回事。

而宇文十五能明确一点,杨玄感听懂了,至于以后会不会“合作”,那就看机缘了,但宇文十五有把握,让对方经受不住“诱惑”。

黄州商贾的商路已经通过江州,和岭表那边连接起来,甚至连交州的特产,都会沿着这条商路抵达黄州,所以黄州商业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从西阳进货,运到其他地方转卖,利润是不小的,各官宦家族名下产业如果有意向,想要坐顺风船分一杯羹,找西阳王是没错的。

当然,一起做买卖的人,关键时候该翻脸还是要翻脸,但是做买卖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这就是善缘,当然多多益善。

杨玄感父子的情况,宇文十五有了解,所以要努力争取一下,从古至今商贾的地位一直都很低,所以需要“官商勾结”或者和各地地头蛇勾结,黄州商贾在各地的商路,才会有庇护者。

他连宇文化及都请过,没理由不请“立场中立”的杨玄感来喝酒。

吃喝玩乐走了一遍,接下来就是压轴戏,那就是喜闻乐见的送礼。

送礼是一门技艺,大咧咧拿着金银往人家手里塞,简单粗暴效果极差,这种送礼的方式,和到了乐坊不点酒食、听曲直接把小娘子扒光、推倒一样无趣。

宇文十五拿出一套书,面带微笑向杨玄感说道:“小宫伯,某在书坊里发现一套手抄古书残本,似乎珍贵异常,如今赠与小宫伯,这区区薄礼,还请笑纳。”

杨玄感推让再三,最后“拗不过”宇文十五的热情,“勉为其难”将这套“手抄残本”收下,他不动声色的摸了摸这些自称是古书的书,发现其中夹着东西,不由得心中一动。

这可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线装书哎,你还真好意思说是古书!

不过,书中夹着的许多纸,想来是西阳城里大名鼎鼎的流通券吧?

第二百五十四章 诱惑(续)

流通券,印着花花绿绿的图案,上书“壹百匹”,此即这张流通券的面值,而流通券总数共十张,合计面值一千匹,那就意味着这些流通券可以兑换一千匹黄州布。

若按一匹布五百文计,这张流通券等价于五百贯铜钱,五百贯钱的重量至少有千斤重,如今却只是一张轻飘飘的纸。

这样的纸在西阳城里很常见,大大小小的商贾做买卖,用的都是名为“流通券”的纸,流通券已经明显取代了铜钱,成了西阳城里的通货之物。

身为一方牧守,竟敢私自发行货币,宇文温,你是要谋反么!

宇文化及如是想,他手上拿着十张印刷精美的流通券,似乎握着西阳王谋反的重要铁证,然而这也是他想想罢了,因为流通券不是货币。

黄州柜坊“日兴昌”,为了方便西阳城内大宗货物交易,在各大布坊联合作保的前提下,印制信用凭证“流通券”,取代钱粮、布帛,将买卖手续简单化。

试想一下,一笔交易额逾万贯的买卖,如果买卖双方交割的是铜钱,那得用许多辆马车来拉,即便换成布帛,也得用马车拉,若用金银来交易,同样分量不轻。

一万贯铜钱,约等于一万两白银或一千两黄金,即便有这么多金银,谁舍得拿出来用?

而在黄州西阳,这笔买卖的交割,用一张纸就完成了,宇文化及觉得自己若是商贾,怕是会为如此便利激动不已,然而这玩意实际上是宇文温弄出来的,所以...

所以不用白不用!你的家奴宇文十五既然送了我十张流通券,那我就要用个精光!

好处我拿了,该翻脸,还是要翻脸,你害死我弟弟,就得偿命!

宇文化及恶狠狠的想着,他一直念念不忘为亡弟宇文智及报仇,而害死宇文智及的那个罪魁祸首,就是西阳王宇文温。

所以既然来到了宇文温的地盘,他就要好好转转,看看能否找出什么蛛丝马迹。

这几日天子轻装简从在州学听讲,禁卫们闲了起来,左右小宫伯宇文化及和刘居士轮流值守,休息时就到西阳城里转转,而宇文化及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观星台。

观星台是观测天象之处,一般而言,只有京城才能有观星台,别处若要建,须得朝廷许可,因为擅自窥探天机,是奸臣谋反的前兆之一。

黄州有观星台,就意味着黄州总管、西阳王宇文温有谋反之心么?

不是,因为黄州观星台是“敕造”,也就是皇帝下令允许建造的,所以从明面上来说,黄州观星台是正大光明建起来的,里面有观测天象的利器“天文镜”,学者们可以借此观测星空。

宇文化及到观星台“找茬”,是以参观“天文镜”为借口,实际上是想在观星台的细微末节里,找出宇文温谋反的蛛丝马迹,而他果然找到了。

黄州观星台的许多观测记录表明,学者们居然有编制历法的迹象,这就是造反啊!!!

宇文化及刚发现这一“铁证”时,那叫一个欣喜若狂,然而随即发现,这件事一开始就得到邺城朝廷允许,甚至当时还在邺城的天子也知道这件事。

大周的历法,一开始是天和年间的“天和历”,然后是大象年间的“大象历”,大象历一直沿用迄今,朝廷觉得有些不合适,想用一部新的历法取而代之。

而前太学助教、二刘之一的刘焯,对于历法颇有造诣,如今寓居西阳,在州学授课的同时,一直想为朝廷修订新历法而尽力。

所以黄州总管、西阳王宇文温特地上奏,为其求得在黄州观星台观测天象、编制新历的许可。

一切的一切,宇文温都做得滴水不漏,让人无法指摘,宇文化及只能失望的离开观星台,要拿着宇文十五送的流通券去挥霍一番。

流通券只在西阳城里流通,若带去长安就是一张废纸,宇文化及决定在离开西阳前将其花光,借以慰藉自己受伤的心灵。

隐去官员身份便装出行,带着两个侍卫充当随从,经由驿馆官吏暗中介绍,找了几个帮闲做向导,带着他到西阳城里吃喝玩乐。

此时此刻,宇文化及在帮闲的极力介绍下,来到了一间名为“汇贤雅叙”的酒肆,据说这是西阳城一流酒肆之一,什么场面都有。
首节 上一节 1501/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