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478节


安州军在悬瓠城里绕着城墙挖了一圈地道,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地听,因为是在城内的缘故,地道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通气孔,免得士兵在地底下闷死。

此时此刻,城东的地道里,守在各处地听的士兵都已经听到了“沙沙”声,这是有人在挖地道,不止一条,而且,距离悬瓠城已经很近了。

那是攻城的敌军在挖地道,对方不止在地面发动大规模进攻,与此同时还调集人力物力,挖掘数条隧道进抵悬瓠城,待得挖到城墙下时,堆积大量轰天雷然后引爆,届时城墙就完蛋了......么?

正当安州士兵在地道里听着地听之际,“不远处”的东面,同样有许多人在地道里忙碌,他们光着膀子,在昏暗的烛光下用锄头不断挖土,然后挑出去。

身后十余步的地道上方,土壁颇为潮湿,还有些水珠落下,其上方地面就是悬瓠城东郊护城河。

官军攻打悬瓠,其东郊的护城河已经被截断、填平,所以即便此时地道里有些漏些水也无大碍,青壮们昼夜不停挖掘了许多日,地道终于就要抵近悬瓠城墙了。

敌军应该也已经挖掘了地道,阻止官军挖地道接近城墙,然而挖掘地道的青壮以及监工的士兵小心提防了许久,却没发现有挖到对方地道的危险。

或许是对方另有高招能够破解地道攻城?

管不了那么多,眼见着即将挖到城墙脚下,许多人都不由得愈发努力起来,长达一里的地道实在是太闷了,一旦坍塌谁都跑不掉,能赶紧结束战斗最好不过。

一锄头下去,土壁里忽然有些许沙子滑落,那人还以为是土质如此,可旁人一锄头下去,竟然有沙子从土壁里流了出来。

几个年轻人还搞不清楚怎么回事,领头的老工匠见状面色大变:“不好,前面是流沙,他们在前面挖深沟贮沙!!”

话音刚落,土壁破裂开来,大量沙子如同水一般倾泻,将地道末端淹没,挖掘地道的人们来不及逃跑,全都消失在沙中。

地上,忽然凹陷的地面让一个士兵崴了脚,他挣扎着起身,正要去拿掉落地上的战弓,却被城头弓箭手一箭射倒,鲜血溢出,染红面前地面。

一个个士兵跨过这个阵亡的同袍,推着云梯、尖头木驴向着面前的悬瓠城墙、尖垒前进,如潮的士兵冒着箭矢,向悬瓠城发动新一轮的进攻。

十倍的兵力优势,让朝廷大军能够承受惨烈的伤亡,实行车轮战,不分昼夜攻城,所以敌军盘踞的城池,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震天的号角声中,外围还有一拨拨准备就绪的士兵,在等候投入到攻城战中。

孤立无援的悬瓠城,如同漂浮在风暴之海上的一叶孤舟,面对着千重巨浪,没有任何后退的余地。

第二百三十六章 孤舟独对千重浪(续)

夜,无月,满天繁星,颇为壮观,这个时候本该夜阑人静,只是此时的悬瓠,却依旧热闹非凡。

城外空地,点点火光如同满天繁星在地上的倒影,而耸立在昏暗火光之下的一座座投石机,正不断的向城中投掷石块和火油弹。

朝廷大军对悬瓠进行不分昼夜的进攻,已经持续了多日,白天的进攻随着日落而结束,夜幕降临,由于视线不佳的缘故,士兵们停止攻城,而投石机依旧不知疲倦的投入作战。

攻城方试图以绵延不绝的攻势,尽可能快速、有效的破坏城墙。

悬瓠城墙出乎意料的坚固,这段时间来连带着护墙尖垒都承受住了投石机的进攻,官军接连数日强攻都未见成效,无奈之下只能用投石机来“磨”。

自从直接攻城以来,每晚都有投石机在四面八方向悬瓠城投掷石块、火油弹,许多投石机承受不住高强度的使用而损坏,但很快便有新的一座投石机投入使用。

夜里抛射石块很难看清楚落点,于是所有的大石头都浇上了火油,投掷出去前点燃,以便砲兵看清楚落点。

一颗颗外表燃烧的石块,如同流星般飞上天空,划过一道弧线之后落入悬瓠城,远远看去就如同漫天的流星雨落下,远远看去煞是壮观。

如此奢侈的攻城战术,全靠汝水上游源源不断运来的大量木材、石料、火油等物资支撑,而悬瓠守军显然没有城外大军那么富裕,零星的反击显得有气无力。

比兵力比不过,比物资比不过,悬瓠城外无援军,即便一开始的士气再高涨,迟早也会渐渐低落,而朝廷大军人多势众,即便这几日的强攻造成大量伤亡,但士气依旧高涨。

没人认为官军会输,加上赏罚分明,所以无论是参战士兵还是被征发随军的百姓,都在竭尽全力做好份内之事。

譬如说连夜堆土攻城。

夜幕下,黑暗的旷野里,悬瓠城东北方向,数百步距离外,几个高大的黑影正在缓缓移动。

那是官军打造的“移丘”,下有木轮,上有高架形如尖顶木屋,外裹生牛皮,内部中空,有许多士兵在其中推动,趁着夜幕掩护,几辆“移丘”并排向悬瓠城接近。

城外尖垒上的哨兵因为视线不佳,直到这些庞然大物进抵二百余步距离才发现不对,号角声随即响起,守军们赶紧调集投石机和三弓床弩,对这些不怀好意的战具发动进攻。

移丘停下,紧随移丘而来的大批青壮,将推车上用箩筐装着的泥土抬起,沿着移丘的另一面登上丘顶,然后倾倒在反面。

预先准备好的推车装满了大量泥土,数千青壮不停堆土,很快便将木制的移丘面敌一侧堆成土坡,然后变成土丘,几个并列一排的移丘,渐渐连成一个大土丘。

土丘的高度渐渐与尖垒齐高,随着越来越多的泥土向前堆积,高度还在增加,有大量弓箭手登上丘顶,和不到五十步外尖垒上的弓箭手对射。

夜色朦胧,对射双方大部分人都看不清对方的身影,而守军射出火矢钉在土丘上,借着火光映照的人影,开始有效地反击。

然而堆土的青壮更多,他们冒着箭矢在大盾的掩护下不停地搬运泥土上土丘,然后向前方倾倒,眼见着从土丘顶上滚落的土块已经压到尖垒半腰,堆土的速度陡然加快。

一个个装满泥土的布袋,被人扛上土丘,然后毫不犹豫的向前扔,经过这几日的强攻,官军发现城头敌军用土袋/沙袋垒战棚,对方既然如此舍得用布,官军自然不遑多让。

数千青壮奋力堆土,虽然有许多人有“雀蒙眼”,晚上看不清远处的东西,但这不妨碍他们扛土袋,紧随前面之人的脚步登高。

他们不停地扛土袋上土丘然后扔下去,土丘以极快的速度在“生长”,最后变成一座土山。

土山山顶已经高过面前尖垒,而尖垒此时已经被土山的山坡靠上,城头的三弓床弩仰角有限,已经无法攻击山顶,而投石机投掷出的石块,砸中土山便陷了进去。

唯有弓箭手能够压制住山头敌军,但是随着土山的渐渐增高、变大,沿着山背上山的敌军士兵也越来越多,值夜将领阴世师领兵赶到时,见着面前土山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堆土攻城,这种战术兵书上有记载,可阴世师清楚的记得,书上说若是攻城方要在城外堆土攻城,因为面临着守军的阻击,一般最快都要月余才能堆成土山。

要对成一座与城墙齐平的土山,其所需的土方量不小,阴世师知道日落前城外还是一片平地,即便对方一等天黑就开始堆土山,哪有如此之快便成功的道理?
首节 上一节 1478/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