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435节


他所在的平台已经挤得不能再挤了,木板咯吱作响,自己也被挤在角落,栏杆横在腹部勒得慌,然而还有人不断往上爬,试图挤进来,给下面的人腾出位置。

许多人拼命喊着“不要上来了!”,然而上面的人这么喊,下面的人可不会听,半夜发大水,水位如今已能没顶,士兵们绝大部分是北人,根本就不会游泳,谁不想活命?谁不想往高处爬?

营寨里还没被水淹的少数几个高地,都已被将军们占了,普通士兵没办法在那里立足,就只能去攀营栅和箭楼,然而营栅上爬满了人不堪重负,已经接连倒了几大段,唯一能救命的就只有箭楼。

再这样下去箭楼会塌的!

郑五如是想,却没办法改变什么,他不会游泳,即便水深只到胸口时也会惊慌失措,更别说如今的大水淹死了很多人,他只能祈祷箭楼很结实,那么多人爬上来都能顶得住。

昨晚他值夜,轮值的刘老二一直没来,待得被喊声惊醒时,才惊觉外面发大水,营寨被淹。

一开始他还没回过神,见着地上到处都是水,急着下箭楼回帐篷收拾东西,结果下到地面后水深已经没到屁股,又见着许多人往箭楼跑,他才想明白先保命要紧。

好不容易又爬上箭楼,暂时安全了,情况却越来越糟,营寨内的水位很快便和外面持平,越来越深,淹死的人也越来越多。

他亲眼看见同袍刘老二掉头回去拿东西,再跑过来时水已经没过腰部,结果刘老二在水中走着走着忽然一个趔趄前扑,在水里挣扎了片刻就没了人影。

从那以后郑五就再没见过刘老二,同袍的下场让他吓得双腿发软,知道自己一旦落水就死定了。

所以只能祈祷箭楼足够结实,祈祷自己别被人挤下去,郑五被挤得难受,也只能忍着,他实在想不通明明没有下大雨,怎么营寨就被水淹了?

脚下忽然传来刺耳的爆裂声,那是木头折断的声音,郑五只觉得脚下平台在倾斜,箭楼伴随着无数人的惊呼声开始倾斜,然后倒入水中。

箭楼入水那一刹那,激起冲天水花,无数攀附在箭楼的士兵,消失在浪花里。

水面下,郑五拼命挣扎,口鼻灌入大量河水,呛得几乎窒息,濒死的恐惧,让身边任何可以抓住的东西成了救命之物,左手碰到一个人,他顾不得那么多便攀了上去。

对方拼命挣扎着,郑五也使出最后的力气将其压在身下,试图要将头伸出水面喘一口气,然而就在浮出水面的那一刹那,腰被人抱住。

又有一人试图以他为踏板浮出水面,两人挣扎着抱作一团,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绝望的向下沉,即将失去知觉的郑五,徒劳的伸出手向水面抓去。

我...还没尝过女人啊...

郑五沉入水底,没能成为“佼佼者”,而大水之中不断有士兵溺亡或者即将溺亡,呼救声此起彼伏,行军总管潘子晃听在耳中却无能为力。

今日凌晨他被部将叫醒,待得知发大水之后还算镇静,立刻下令所有人往邵陵转移。

然而水位上涨的速度不慢,头几批士兵出营时水深过腰,后来再出营的兵马已经无法抵达邵陵,走着走着被绊倒后,在水里挣扎片刻便没了动静。

他的兵绝大多数是北人,不会游泳,而急切间没有那么多船来运人,眼见着水位越来越高,潘子晃被困在一个土丘上等待救援。

举目望去,潘子晃已经看不到营外的河流,只见一片汪洋,营寨内外都是水,邵陵周边地区已经化为泽国,而他的兵马、辎重,全都浸泡在水中。

近日未下大雨,不可能是天气原因导致河水暴涨,潘子晃察觉到这场大水是漫起来而不是冲过来的,所以不是上游筑坝蓄水进行水攻,而是...

而是在汝水或者溵水下游筑坝回水淹灌邵陵!

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潘子晃觉得豫州一带是平原地区,即便有人在邵陵下游筑坝,在没有下暴雨的情况下不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发大水。

然而他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现在还是发生了!

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潘子晃只叹今日最狼狈,在邺城出发前,丞相尉迟惇还千叮咛万嘱咐,说如今是夏秋季节,让他提防水攻。

潘子晃也确实在提防敌人用水攻,只是没想到对方手段了得,竟然能让平地起波澜。

巨大的水声伴随着惊呼声传来,潘子晃循声看去,只见又一座箭楼不堪重负倒下,不知会有多少士兵因此丢了性命,而这一场大水过后,他的大军恐怕要元气大伤。

人和马匹伤亡不小,而粮草、辎重也完了,即便大水退去,他的兵也无法南下作战,甚至要守住邵陵都吃力,因为即便有人,粮草也不够。

潘子晃想到兵败身亡的贺拔伏恩,他自己没比对方好到哪里去,豫州军在悬瓠城外不战自溃,而他的两万兵马,还没到悬瓠就完蛋了。

邵陵方向有数艘小船向这边划来,其上士兵手持尖刀、长矛,如果有人不停警告来攀着船帮就砍手、捅人,他们是来接潘子晃及其军中主要将领入城的,在那之前,其他人都不能上船。

就在船只接近营寨时,南方传来号角声,潘子晃听到这声音并没有转头去看,而是无奈的笑了笑:既然敌军拦河筑坝回水灌邵陵(乐口),那么趁机派兵乘船来攻,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南方,一望无际的水面上都是人影,那是无数士兵乘坐小船和竹筏,向着乐口大营前进,扑向被大水分割包围的幸存者。

旌旗如林,当中一面大旗,黑色旗面上两个白色大字异常显眼:宇文。

第二百零四章 千言万语

富有节奏的口号声中,安州士兵们整齐划一的挥动长棹划着水,如同在五月初五端午节时竞渡般,一个个竹筏正在你追我赶向前冲。

乐口处的军营是他们的前进方向,而尽可能多抓俘虏是他们的目标。

此时此刻邵陵之野已经化为泽国,水深没顶,平日里威风八面的骑兵根本就动弹不得,而熟悉水战的安州士兵,占据极大优势。

举目望去,水面上一片狼藉,活着的就是敌人,而这些可怜人基本上都是手无寸铁,全都聚集在路出水面的箭楼、高地上,黑压压一片,眯着眼睛放箭都能射中。

但这样太没人性了,战前动员时主帅西阳王说过:投降不杀,只要敌军将士不反抗,那就不能滥杀。所以此时安州士兵纷纷拿出纸皮大喇叭高声劝降: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考虑到方言、口音不同的问题,山南安州兵说的话内容如果太长,兵员多为北人的敌兵未必能听懂,所以劝降的口号也很简单,那就是“投降不杀”四个字。

这四个字只要不是聋子就能听懂,至于效果,那就要看实际行动了。

许多在水面上抱着漂浮物垂死挣扎的敌兵,被划着竹筏的安州兵救起,那些缩在箭楼、营栅上的敌兵见状放弃抵抗的心思,纷纷高呼愿意投降。
首节 上一节 1435/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