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408节


官府说如今官军讨伐山南逆贼,事发突然来不及调拨物资,所以‘临时’征用他们的物资,待得平定逆贼之后,再凭这张写有货物种类、数量的纸,到州署领回相应数量的货物。

事情都到了这份上,两位算是想清楚自己白忙活了,他们既然敢出来行商,就知道行商的风险很高,反正人没事,那就等下次再赚回来。

奈何心中十分苦闷,于是走上城头举目远眺散散心,反正他们之前疏通关系时混得个脸熟,守军将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上城头散散心。

看着城外的贤首山,两人不由得唏嘘,相传将近百年前,还是元魏和萧齐对峙之际,魏军大举南下,进攻齐国淮水一线,处于淮水上游的义阳(现在的平阳)也倒了大霉。

齐军随后全线反攻,西线齐军主力翻越桐柏山,进攻围困义阳的魏军,一支齐军顺着源自桐柏山的浉水进军,在浉水流经的贤首山扎营。

贤首山下游就是义阳,围城的魏军士兵见着贤首山上密密麻麻的齐军旗帜,不知兵力多少,未敢轻举妄动。

义阳齐军见援军抵达,士气大振,内外夹击魏军,魏军眼见事不可为只能撤围而去,而率领那只齐军出现在贤首山的将领,就是后来的萧梁高祖萧衍。

后来有人以此做鼓乐曲,名为《贤首山》,此曲慷慨激昂,为萧梁军乐之一。

原本,萧梁可以趁着元魏六镇之乱挥师北伐,结果到后来闹出个侯景之乱,从此南朝国祚消散,而到了现在,南朝陈国眼见着就要完蛋了。

虽然周国局势突变,但没人认为宇文氏能够顶得多久,想想尉迟氏若改朝换代,势必统一中原,从此天下太平,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

数百年来战火纷飞,倒霉的都是百姓,能有个太平日子,再苦也总好过活在乱世生不如死。

“宇文氏完了,黄州西阳也完了,买卖又不好做了,真是可惜...嗯?你在看什么?”

瘦子顺着另一人的目光看向远方,看向贤首山,片刻后揉了揉眼睛继续看,今日雨过天晴,光线不错,他似乎看见贤首山那边冒起了黑烟。

据说官军在贤首山有营寨,扼守浉水上游,现在有黑烟冒起来,莫非是营寨失火了?

浉水上游漂下一艘船,船帆血迹斑斑,城西守军纷纷聚集西南角,待得船只顺流而下从平阳城西南角旁漂过,所有看清船上情形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船上堆着许多血淋淋的人头!

满载着人头的船只,途径城南浮桥时被拦了下来,守军在船上找到几封信,打开一看内容都是一样的,说来说去就是一个意思:投降。

那是安州军的劝降书,对方声称已经派兵抵达贤首山,那里的营寨已经换了主人,船上的人头就是守军首级,而安州军突破桐柏山三关也在指日之间,所以平阳守军不要做无意义的抵抗,赶快投降。

平阳守军很快做出反应,派出骑兵赶赴悬瓠求援,而使者刚出城不到一个时辰,城北郊外便尘土大作、旗帜招展,看样子是大股骑兵正在接近。

桐柏山南麓的安州军,即便翻山越岭来偷袭平阳,也不可能背着那么多马匹翻山,所以...

义阳城头守军看着那片旗帜,个个面露喜色欢呼起来:“援军,是援军来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永州之野

金色的麦浪随风荡漾,宇文温看着眼前景象颇为神往,今年应该会有一个好收成,但前提是有足够的时间收割,而收割的不光是麦子,还有人头。

胯下坐骑疾驰在麦田里,他手握佩刀向右横放,马匹奔跑带起的速度让佩刀有了切割力,轻而易举突破阻碍,将大好头颅切了下来。

骑兵如同一阵风般掠过人群,随着血光溅起,金黄色的麦田里多了许多具喷血的无头尸体。

悬瓠忽然告急,其西的永州州兵奉命增援,将近八百人的州兵大部分以步卒为主,却在州治城阳郊外数里被人数相近的敌军骑兵袭击。

在平坦的旷野里,没有人数优势的步卒想要抵御骑兵冲击十分困难,虽然永州兵临时结成圆阵试图自保,但很快便在敌骑的一波波骑射袭扰下崩溃。

崩溃发生的那一瞬间,代表着围猎揭开序幕,背对敌人逃亡的步卒,就如同沉甸甸的麦穗一般,等待着镰刀的收割。

宇文温收刀入鞘,扯住缰绳,让坐骑放慢速度,停在麦田里,看着眼前的围猎情景,一时间走了神。

秋天是打猎的季节,打猎是这个时代盛行的一项社交娱乐活动,男人们呼朋唤友、飞鹰走狗,女人们聚在步障里细数家长里短,其热闹程度可是让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痴迷不已。

然而对于宇文温来说,打猎很无聊,因为他很忙,没时间去打猎消遣,即便大型打猎活动本身就带着军事色彩,他也不经常组织部下去打猎。

在西阳八九年,宇文温除了官府每年举办例行活动时射射野鸭、大雁、兔子之外,就没怎么过打猎活动,黄州地界多水多丘陵,猎场受限颇多,总没有当年在关中时飞鹰走狗痛快。

也只有在宽阔平坦的猎场,打猎才具备军事色彩,可以锻炼人的组织协调能力,而这样的能力,宇文温自认为已经有了。

然而当他翻过桐柏山-大别山山脉,进入河南地界之后,才发现是自己感觉太过良好,常年蹲在山南的他,指挥能力已经开始异化。

擅长指挥步兵,对大规模骑兵作战反倒有些陌生,眼前这场如同围猎的伏击战,他指挥起来居然不觉得如臂使指,有了生疏感。

步阵的调度,可以通过旗号、传令兵来进行,步阵的防御和进攻,主帅可以从容布置,而骑兵作战完全相反,一旦骑兵动起来,留给主帅的反应时间很短。

随时处于动态的骑兵,数量少了还好,如果数量上千之后,指挥起来其难度骤然增大,这对主帅的要求很高,而宇文温发现自己好像没有那样的能力。

简而言之,他和臭棋篓子下棋下太多,指挥大规模骑兵作战的能力愈发低下。

黄州总管府位于长江北岸,地形多丘陵、胡泊,算是水网地区,和周边许多地区一样,不太适合骑兵大规模机动作战,而他这几年打仗所经历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如此。

宇文温因为缺马的问题,手头上骑兵不多,所以作战以步兵为主,这七八年来的主要敌人,是骑兵同样悲催的陈国军队。

正所谓菜鸡互啄,宇文温根本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机会,锻炼指挥骑兵作战的能力,而玩步战、水战玩多了的结果,就是对于平原地区大规模骑兵作战竟然有些不适应。

因为缺马,宇文温手上可直接指挥的骑兵,常年来不到一千,更别说还得分成几股来使用,在长江流域打本来就缺马的陈军倒无所谓,可如今进入河南平原地区,就开始露怯了。

宇文温领着从兄长手上借来的三千骑兵,难得奢侈了一回,结果指挥起来居然磕磕碰碰,因为骑兵战术和步兵战术截然不同,而小股骑兵和大股骑兵作战时的战术也截然不同,

备马充裕的骑兵,在平原的攻击范围,是以百里为半径的一个大圆圈,这个时代骑兵对付步兵的典型战术,就是傍晚撤退到一百里以外,次日再呼啸而来。

步兵一日内的进攻距离,大概在五十里就到了极限,因为作战状态下步兵必然身着铠甲行军,还得保证抵达目的地有体力投入战斗。
首节 上一节 1408/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