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346节


最关键的是山南道大行台尚书令宇文明此时远在江南湘州,虽然事前必有安排,但时间拖久了可不妙,因为不知道丞相尉迟惇是否还有后手,是否提前收买了一些官员、武将做内应。

局势危如累卵,宇文温是通过飞鸽传书,才知道各地生变,譬如关中、荆州、江陵那边的消息,都是靠着飞鸽传书才在次日也就是今日把消息传到西阳。

而真正的告急文书首先得抵达安陆,之后才会传到西阳。

多年来苦心培养的信鸽通信网,今日终于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宇文温花费巨资所得的成果,却没有藏着掩着,而是将其与父兄共享,因为他知道其中利害关系。

只有杞王宇文亮这棵大树屹立不倒,宇文温才能有地方遮风挡雨,为自己的实力增长争取时间和更多的机会,而一日能飞上千里的信鸽,能够将各地发生的事情及时传回来,让杞王做出最快的反应。

信鸽通讯网发挥了作用,至于己方的应对措施起不起效果,那是另外一回事,宇文温心急火燎赶回黄州,就是要第一时间出现以稳定人心。

飞鸽传书的使用方式有限制,宇文温是尾随崔达拏到湓口才知道事情生变,而此时此刻,身在湘州的宇文明未必知道局势变化,所以短时间内无法赶到安陆,那么先行一步回到黄州的宇文温,还有得忙。

敲打了一众总管府佐官,宇文温并没就此休息,一拨人退下,又一拨人进来,那是军府的佐官及将领们,也需要宇文温敲打敲打。

同样是以真身示人,告诉大家他回来了,然后亲自作出各项安排,让大家多少放下心,此时的黄州总管府兵力空虚,所以要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

具体的应对措施,其实宇文温之前已经做好了‘预案’,而宇文十五和郝吴伯商量过后,又增加了一些内容,宇文温对于他们的安排很满意,所以当了甩手掌柜。

不甩手不行,他得在宇文明回到安陆之前,到安陆主持大局,所以黄州、江州、广州这几个地方只能交给心腹看着,当然这不代表着宇文温全面接管大行台事务,而是要以自己的出现来稳定人心。

宇文温要让大家都知道,即便尉迟家发动突然袭击,宇文家不是没有准备,他只需要出现在安陆,那么宇文明的嫡系人马心就定了,出征前布置好的各项安排就能有条不紊的运转下去。

然而即便如此,该面对的也得面对,可想而知到了安陆之后,会有如同雪花飞来的告急文书,而面对那么多烂摊子,必然让人头痛。

秋收在即,局势却变得凶险异常,既要保证秋收,又要打仗,仗打输了什么都完了,可若是打了胜仗却误了秋收,粮食不足的话到了来年同样会出事。

第二场会议结束,宇文温只是喝了杯水,又开始第三场,此次参加会议的不是官员,而是平民百姓,不过这些人可不是一般的平民。

他用利益聚拢起来的所谓利益集团,其代表人物都在这里,先前是有钱大家一起赚,那么现在就是有难大家一起担。

所谓真金不怕火烧,这个利益集团的含金量到底如何,那就用熊熊烈火来试一试。

“当前的局势,想来宇文司马已经向大家初步说明,寡人从岭表赶回来,就是要主持大局,此次召集大家议事,就是要商量个对策,众志成城守住黄州,乃至整个山南!”

第一百二十六章 告急(续)

西阳王府,宇文温盯着面前两位女子,而两位女子也盯着他,那是他的两位侧室,如今看他的眼神就像是在防贼。

出征在外的夫君突然回来,虽然事前已得消息,但杨丽华和萧九娘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毕竟已有前车之鉴,如果面前这个是假的,那可不得了。

当年,音信全无的宇文温忽然被人抬回府,府里三名女眷哭得稀里哗啦,结果不久之后惊觉此人是‘赝品’,着实让三人震惊不已,即便数年后回想起来,依旧心有余悸。

见着面前的这个‘宇文温’板着脸,杨丽华和萧九娘有些无奈,一旁的李三九见状硬着头皮上前,请‘郎主’出示戒指,让他看一看。

当年出了个假宇文温事件之后,宇文温为了避免事件再次发生,和女眷以及李三九约定,以他手上戴着的戒指作为身份证明之一。

李三九看了看对方佩戴的戒指,确定无误后向杨丽华和萧九娘点了点头。

杨丽华让侍卫和仆人们都退下,看着‘宇文温’,纠结了一会,开口对暗号:“我...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宇文温答得很利索,这两句诗可不一般,这个时代不可能还有别的人会,杨济也不懂,所以是最好的暗号,杨丽华和萧九娘闻言眼眶一红,扑到宇文温怀中。

“夫君!”

“没事,没事,为夫回来了。”

。。。。。。

“傻瓜,傻瓜!”

“阿耶!这鸟儿骂我是傻瓜!”

“雀哥莫恼,这鸟儿见谁都骂对方傻瓜。”

“哦...阿耶,这鸟儿这么白,果真是鹦鹉么?”

“是的。”

“那是谁教它说话的?竟然如此无礼。”

“呃...”宇文温无语,他总不能说这白鹦鹉学舌的对象就是他自己,这样的话,他这个做阿耶的光辉形象就会荡然无存。

此时此刻,宇文温正在后院里和儿女们说话,他在总管府衙连开了几场会,安排好诸般事宜后赶回府邸,抓紧时间和家人团聚。

方才他已经和杨丽华、萧九娘了解了府里情况,因为儿女们就要入睡,所以赶紧和小家伙们说说话。

跟着宇文温入府的还有一个不速之客,那就是站在房梁上的林邑白鹦鹉‘一撮毛’,这绰号是宇文温给白鹦鹉取的,本来是想调教好了送给儿子当礼物,结果却出了意外。

这鹦鹉什么话都不学,偏偏先学了宇文温骂人的那句“傻瓜”,多次调教之后都不改,宇文温心灰意冷便打开笼子任其飞走。

结果‘一撮毛’出笼后却不肯离去,大概是知道跟着他有吃有喝,于是死皮赖脸的留了下来,赶也赶不走。

宇文温闲得无聊,就任由这鹦鹉在身边蹭吃蹭喝,鸟笼一直开着,被一撮毛当成自己的窝,当宇文温在窗边看书自言自语时,它就落在窗户边上学舌。

学来学去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话,宇文温就当是消遣,后来从广州番禹昼夜兼程赶往江州湓口,这鹦鹉自己一路跟着北上,随从不知道宇文温到底是要如何处置这鹦鹉,于是时不时投食喂养。
首节 上一节 1346/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