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343节


“可千万别出事,王妃和世子若是陷在邺城,大王怕不是要气疯了!”

“司马,这是最坏的情况,但依照事前的规划,王妃毕竟是在娘家,一时半会还不要紧,如今要紧的是黄州,对方既然策划对司马动手,恐怕还有后招。”

“后招?呵呵,从现在开始,除了大王的命令,我可是谁的命令都不会听,大王早就防着这一日,所以,有哪个官员、武将敢装疯卖傻推三阻四不听调遣,我就先杀了他来祭旗!”

“司马,那这几个人?不留活口真的好么?”

“好得很!免得乱讲话扰乱人心,明日一早,我就带着这几个的人头,去官署召集众人议事,看看谁敢装疯卖傻!”

贾牛想的却是别的问题:“我担心的是,有人蠢蠢欲动却不动声色假装服从,一旦敌军压境,司马全力对外时,他们就趁机搞小动作。”

“所以就得你们来盯着,抓老鼠什么的,不正好合适么?”

“我们又能盯得了多少人?那些官员、武将,在自家宅院密谈,我们可打听不到他们谈些什么。”

“那就看看有哪些人经常聚在一起,那些经常走门串户的官员、将领要加强监视,还有,该收买的就要收买,总有那么些底子不干净的仆人,随时等着出卖自家郎主。”

宇文十五和贾牛开始商量对策,公事用不着贾牛操心,他只需要发挥耳目和眼线的作用,毕竟西阳王在黄州经营了那么多年,基本的眼线都有了,所以现在要随时警惕是否有阴谋在酝酿。

宇文温领兵在外,留守的宇文十五可以调用王府的各种眼线、耳目,必要时可以进一步调动所有力量,而这种力量,可从来不为外人所知。

这是暗地里的安排,而明面上的安排也有,宇文温出征前已经当众宣布,必要时,由宇文十五代理总管司马一职,而黄州总管的职责,由宇文十五和郝吴伯分担。

也就是说,这两位商议后做出的决定,就是宇文温的决定,谁要是敢揣着明白装糊涂,那就是存心挑事,该杀就杀,该抓就抓。

不是宇文温气焰嚣张把黄州总管府当做自己的自留地,是因为这本来就是杞王给他的自留地,所以不需要“当做”,一众僚佐都真是宇文温的佐官,绝没有人掣肘,所以关键时刻谁敢跳出来,不是蠢就是坏。

“明日,我会去和李管家说明详细情形,让王府做好准备,莫要让宵小惊吓了府里眷属,你们就多辛苦些,想来大王收到消息会立刻动身北上,所以在大王回来之前,一定要确保黄州万无一失。”

。。。。。。

黄州州衙,黄州长史郝吴伯此时正在官署坐镇,一旦今晚西阳城出现叛乱,他就要立刻派兵镇压,州长史一般兼任州治所在郡的郡守,所以郝吴伯此举倒是职责范围之内。

此时的官署内外戒备森严,身着铠甲的郝吴伯正看着一张纸条,这张纸条是州司马宇文十五命人刚刚送到他手中,其上的两句诗,是两人约定好的暗号。

郝吴伯将纸条细细看过几遍,然后用灯火点燃将其烧毁,宇文十五已经把意图不轨的夏官府吏员解决,那就意味着事前他们的猜测没有错:局势大变,丞相尉迟惇恐怕是要翻脸了。

这意味着山南各地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危机,别的地方郝吴伯管不着,但安陆和西阳是他最关注的地方。

安陆郝氏,意味着郝家的根基在安陆,郝吴伯的许多亲人都在安陆,而安陆必然成为丞相尉迟惇的进攻目标,那么接下来的战事中,安陆的安危必然会让郝吴伯关注。

另一个地方就是西阳,这里是西阳王宇文温的地盘,也是郝吴伯的仕途起点,于公于私都是他的发家之地,所以西阳乃至黄州都不容有失。

郝吴伯关心时局,当然知道如今尉迟家势大,一旦丞相尉迟惇要翻脸,杞王宇文亮父子(侄)三人接下来的路会很难走,但他对西阳王充满信心,所以绝不会认输。

黄州的发展,郝吴伯是亲身亲历者,他对自己的政绩十分自豪,也对西阳王的能力充满信任,所以即便尉迟家势大,他也觉得己方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天子和丞相的决裂恐怕已经提前到来,但这场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年轻的郝吴伯血气方刚,一想到这里不是沮丧而是欣喜。

当年,年轻的黄州(巴州)刺史以及年轻的别驾、治中,面对重重困难,齐心协力打开局面,历经八年的呕心沥血,让黄州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就让依旧年轻的三个人,让局势也来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到这里,郝吴伯走出房外:“来人!”

“末将在,请上官吩咐。”

“传令,各部兵马轮流休息,没有信号,不必出动。”

“末将领命!”

“还有,州衙的警戒不得放松,有身份不明又不听警告接近者,格杀勿论!”

第一百二十四章 争分夺秒

多云间晴,西阳城依旧熙熙攘攘,钟楼响起钟声,向城中百姓报告时辰,不过西阳的钟楼和别处稍有不同,是每隔半个时辰报一次时。

因为了有“西阳钟”的缘故,每天十二个时辰被细分为二十四‘小时’,半个时辰就是一小时,所以西阳城的钟楼报时频率比别处钟楼要高。

西阳城的钟楼,也和别处的钟楼不一样,是一个高耸的四面体高塔,上面除了钟还有“钟”,也就是能看时间的西阳钟,又被称为时钟。

钟楼的四个面都有巨大的钟表盘,其走时能精确到‘分钟’,表盘上的长短两根指针不分昼夜、风雨无阻都在运转,向城中百姓展示着如今‘几点钟’了。

样式独特的钟楼,是西阳城的一道著名风景,但这东西对于农夫来说没什么用,因为他们不需要太过精确的时间,毕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只需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就行了。

但对于西阳城的居民来说,时钟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重要,因为西阳城内及城郊的作坊越来越多,许多人是在工坊里‘做工’,而工钱的发放和时间有关系。

上工迟到就会被东家扣钱,所以‘打工’的人们争分夺秒,一大早就要看钟楼上的时间以便确定“现在几点钟”。

同样需要看时间的还有许多人,譬如说要到官署、衙门‘点卯’的各级官吏,与人约了时间碰面的商贾,高大的钟楼确保城中居民能够方便的知道当前时间。

他们根据上工路程的远近,自己把握好时间出门,虽然工坊也会有时钟,但打工的人们更相信官府的时钟,因为作坊为了扣工钱,那可是什么花招都能想出来。

因为涉及到‘考勤’的问题,每个作坊都有时钟,甚至有的作坊还有不止一个时钟,为了避免产生劳资纠纷,所有的时钟都是以钟楼的时间为基准。

毕竟钟楼每天都会有人负责校时,他们校时所用怀表,都是在城外观星台处校对过的,所以大家都以钟楼的时间为准。

不仅各处有时钟的作坊会派人看钟楼校时,那些有怀表的人们在经过钟楼附近时,也习惯性掏出怀表对时。
首节 上一节 1343/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