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329节


“四娘,你没事吧?”

听得父亲发问,尉迟明月只觉各种委屈涌上心头,“哇”的一声哭出来,如同泪人一般,尉迟顺见着女儿哭成这样,无奈至极。

他今日嫁女,待得迎亲使将女儿接走,还在张罗着准备宴请宾朋,结果尉迟惇派人过来禀报,说宫中出事了:天子遇刺,尉迟明月无恙但受到惊吓。

听得如此变故,王氏急着要入宫看望女儿,但来人却特地与尉迟顺密谈,说丞相有事相商。

尉迟顺知道弟弟是要和自己说一些事,便让王氏留在府里,他心急火燎的赶往皇宫,半路上听得一片喧哗,循声望去,发现皇宫上方竟然有几个巨大的漂浮物。

那些玩意是什么,尉迟顺离得太远看不清楚所以不知道,但越想越觉得有问题:恐怕尉迟惇今日要策划些什么,可事前一点风声都没透露给他。

尉迟顺扶着女儿的肩膀,在其身边坐下,叹了口气说道:“没事了,我也是刚知道出事,马上就赶入宫来看你,不要哭,免得哭坏身子。”

“为何会这样,为何会这样...”

尉迟明月抽泣着,差点连话都说不顺当,尉迟顺只能不住拍着女儿的肩膀安慰:“我和你母亲也是刚知道出事,唉...”

尉迟明月哭了不知道多久,也不知是哭累了还是情绪缓和下来,加上又有父亲在身边陪伴,总算停止了啜泣,尉迟顺让宫女端来汤水给女儿润喉。

“家里一切安好,四娘莫要担心,今夜若是害怕,就让母亲入宫来陪你。”

见着女儿默默点头,尉迟顺稍微放心,开始问起今日宫中的变故到底是怎么回事,不一会一名虎贲率在殿门处低声禀报:“胙国公,丞相命末将前来,为国公带路。”

虎贲率,周国禁军六率之一,而虎贲率亦为领兵官名,分左右虎贲率,尉迟顺认得此人是尉迟惇身边亲信,点了点头,向尉迟明月说道:“四娘先好好休息,我去去就来。”

他跟着虎贲率走出侧殿,边走边问:“丞相安否?如今在何处?”

“丞相无恙,如今正在昭阳殿等候国公。”

尉迟顺方才和女儿交谈时面容平静,而此时已变得铁青,脚步渐渐加快,双拳不由自主握紧,关节咔咔作响。

“好,好。”

第一百一十四章 对比

昭阳殿,尉迟顺刚进入殿内,却见地面担架上躺着个人,他只是瞥了一眼随即大惊失色:那不就是他的弟弟、丞相尉迟惇么?

面色苍白,脖子上血迹斑斑,双眼圆瞪可目光凝滞完全没有了生机。

尉迟顺下意识要去拔刀,因为他来之前听说尉迟惇安然无恙,结果现在弟弟已经死了,那么他就肯定是被人赚来这里,事已至此只能“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了”。

手刚摸到刀把,却见从屏风后转了出来,尉迟顺定睛一看,那人却是自己的弟弟尉迟惇,先是一愣随即回想起女儿方才所说宫中发生的事情,慢慢放下心来。

“兄长勿忧,此人为替身,方才在凉风殿替我挨刀。”

尉迟惇笑道,示意左右上前,将那已经断气替身的面庞毁掉,然后抬出去妥善下葬,待得殿内只剩他兄弟二人,尉迟惇开口要继续说话。

“嘭”的一声,尉迟惇被尉迟顺一拳打在脸上,趔趄着后退几步,又被尉迟顺再一脚踢在肚子上,身体不稳狼狈倒地,殿外的侍卫见状大惊要冲进来救人,却被尉迟惇喝止。

“你到底把有没有把我当做兄长!!”

尉迟顺一把扯起尉迟惇,愤怒的咆哮着,“当了蜀王,当了丞相,大权在握,所以想做什么都行了!”

“你要动手,为何不提前说与我听,好让四娘有个底!你知不知道她被吓成什么样子了!”

愤怒的父亲,愤怒的兄长,此时的尉迟顺,集两种角色于一身,如同一头暴怒的猛虎咆哮着,即便被他扯着的是大权在握的丞相,也无法幸免。

尉迟顺那一瞬间就想通了:找一个样貌、身材相似的人做替身,这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而综合尉迟明月所说,今日宫中的变故,尉迟惇策划已久,而他却被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

“父亲把家业交给你,你就是如此当家的?!天子现在如何了?”

尉迟惇没有反抗,而是冷笑:“那狼崽子是死是活有何干系!”

“你!!父亲才走了一年你就行此恶劣之举,为何要如此急不可耐,等上几年又能如何?你有没有想过,这会让天下大乱,让别人渔翁得利!”

“我想过!!”

尉迟惇答道,他发髻散开,面颊明显肿起来,嘴角溢出鲜血,尉迟顺行伍出身,力气自然不小,那一拳和一脚弄得尉迟惇够呛,但尉迟惇没有还手的想法。

他理亏,所以只能让兄长动手以便解气,而更重要的是,尉迟家如今可不能闹内讧。

“想过了?你想过什么了?前方还在打仗,五郎还在扬州等着再次进攻建康,你搞出这种事来,有没有想过局面会变得多混乱?!”

“天子要动手,我就要引颈受戮?”

“他要动手,你不知道剪除他的党羽么?他没了帮手,还怎么动你!”

“然后呢?迟早都要决裂的!”

“你也说了迟早,忍一下不行?等五郎凯旋归来不行?等你的丞相之位坐稳了不行?”

尉迟顺依旧很愤怒,不由得他不愤怒,家族大事,他这个名正言顺的嫡子,不说参与决策,就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直接被排除在外。

要知道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说,他才是蜀王位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父亲偏心,做儿子的无可奈何,但尉迟顺不是无能之辈,结果弟弟决策时根本就没考虑过他的意见,遭受如此待遇,换做谁都窝火。

更让他恼火的是弟弟如此沉不住气,天子和权臣迟早决裂是不假,但大权在握的尉迟惇没必要这么急,连面子上的事都不愿意做,和当年的高澄差远了。
首节 上一节 1329/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