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303节


“哎哟,典冲那鬼地方可真是热得紧,从早热到晚,汗是一身一身的出,蚊子又多...我跟你们说,那地方的太阳,在人的北面,故而以前唤作日南...”

侍卫们跟着宇文温在岭表转了一圈,又去了交州和林邑国都典冲,所以有了很多谈资,说起经历来可以说上数日,张须陀等人正听得入神时,脚步声起,不一会一人出现在院门。

原来是和西阳王议事完毕告退的杨济,张须陀等人赶紧行礼,大家都是熟人,所以没什么好拘束的,寒暄了几句后,杨济匆匆离去,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忙,而侍卫便领着张须陀等人往里走。

“注意时间,大王很忙,你们有一个小时向大王汇报,注意长话短说!”

。。。。。。

“一个个白白净净的,是不是在江北闲得长膘了?史将军怎么回事,让你们这帮人偷懒?不像话嘛!”

宇文温一边翻看公文一边说着,从字面意思来看他很不爽,但张须陀知道这是西阳王在开玩笑,所以大家都“嘿嘿”傻笑着。

“不是寡人推销凉茶,这玩意确实有用,你们来岭表正好是夏天,多喝凉茶祛火,就没那么容易生病,苦是苦了些,你们连死都不怕还怕苦?”

“大王,这凉茶末将等实在是喝不惯呐。”

“喝不惯?你们要是去过典冲,喝了哪里的水,就觉得凉茶有多好喝了!”

宇文温边看公文边说话,面前的书案上公文堆积如山,这里面不光有张须陀奉崔弘升之命带来的公文,还有江州各郡驻军及官署送来的公文,用堆积如山来说一点都不过分。

“大王,番禹天气炎热,瘴气颇多,还请莫要过度劳累。”张须陀衷心的劝谏,他见着宇文温面容有些憔悴,杨济也是如此,觉得两位还是要适度休息,千万别累病了。

“累?朝廷一日不正式任命江州、岭表各州郡的地方官,寡人就担着责任,也亏得大家恪尽职守,分担了许多事务,寡人不过是看看他们的公文,累些算什么?”

宇文温放下公文,喝了杯凉茶后,不忘给在座几位年轻有为的将领打气:

“天下迟早要统一,所谓出将入相,大家要做好准备,台辅什么的以后再说,郡守、县令,是迟早要当的,到时候劝农桑、断诉讼、教化百姓,可不能说累。”

言下之意很明显,待得局势稳定,西阳王要按军功向朝廷举荐有功将领转文职,不过张须陀等人没有过于激动,他们相信西阳王赏罚分明,所以关心的是岭南道行军何时能班师。

“班师?谁知道呢,朝廷那边何时作出决定,不是寡人能够预测到的,话说回来,崔司马此人如何?”

“回大王,崔司马平日里不苟言笑,不过赏罚分明,行军打仗也不独断专行...”

宇文温和几位聊起天,他作为行军元帅,是行军元帅司马崔弘升的直接上级,但实际上这位是“帮手”,协助行军元帅长史崔达拏来掣肘宇文温。

不过崔弘升被任命为行军元帅司马还有另一层用意,那就是刷战功,因为崔弘度、崔弘升两兄弟的妹妹,是蜀王妃崔氏。

崔家两兄弟去年初还是隋臣,“反正”之后马上得重用,和枕边风吹得厉害有极大关系,崔弘度是平陈四行军元帅之一,而崔弘升也如愿独当一面刷战功,或者说是“戴罪立功”。

因为兵分两路的缘故,宇文温对自己的下级崔弘升很少直接接触,对其人行事风格不是很了解,所以借着接见张须陀的机会打听一下。

话题很快转到别处,大家天南地北的聊起来,宇文温看着这几位年轻将领,心中颇为感慨,因为苦心经营八年有余,他终于有了一支可靠的军队骨干力量。

一支军队要想成为常胜军,除了主帅要有能力,还得基层将领给力,所谓基层将领指的是队将一级,可以称为“百夫长”,或者士官长。

如果把一支军队比喻成人,那么主帅是大脑,普通士兵是躯干和四肢,而队将就是神经系统,作用不可小觑。

强大的军队并不必然需要一个庞大的中高级军官群体,而士兵又由于流动性较大等各种原因,难以形成军队的中坚力量,所以军队需要骨干,那就是队将。

兵力逾万,无边无际,在没有无线电通信的时代,要想指挥好一支万人规模的军队,就需要队将们协助,无论是行军扎营还是作战,靠着经验丰富的队将们帮忙组织士兵,主帅可以腾出手来关注战术、战略。

一旦大战时主帅亲自突阵,命令无法及时下达各部,队将们至少可以稳住士兵,让本阵不散。

将门或者世家大族都有精锐部曲,这些人军伍经验丰富,认得旗帜听得懂金、鼓号,知道如何行军扎营,知道如何根据旗号布阵。

所以精锐部曲可以作为骨干,协助郎主短时间内掌握一支军队并形成一定的战斗力,即便吃了败仗,只要骨干还在,再招募士兵加以训练,最迟一年左右便能恢复基本的战斗力。

然而宇文温一开始并没有精锐部曲,所以只能自己培养,而他的虎林军这八年多以来,培养了许许多多的老兵。

这些老兵全部识字,上过战场杀过人见过血,有丰富的行军、作战经验,其中佼佼者具备过硬的组织能力,这就是宇文温需要的骨干,在座的张须陀等人只是其中数员。

有了这些骨干,再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宇文温的军队就不会是“一次性军队”,辛苦了八年多,终于有了些许家底,宇文温怎能不信心满满。

“你们难得来一次番禹,好好到海边走走,看看大海,拾些贝壳回去作纪念,也好和自己家人说道说道。”宇文温说完,露出凡是男人都能看懂的表情:

“今晚,寡人让周将军安排安排,大家高兴高兴!”

第八十九章 决定

终于结束了一连串的会见,但宇文温却没有就此清闲下来,今日收了许多公文、卷宗,足够他看到精力耗尽,晚上便无暇多想,不过有些公文要马上批复尽快让人处理,所以耽搁不得。

他此时要做的,是对一项工程做出决定,这项工程耗资不菲,比翻新大庾岭道所要消耗的钱粮多得多,不过若是修成,对改善岭表和江州之间人员、物资往来情况有很大帮助。

大庾岭南端,有横浦水自东北向西南方向流淌,经始兴后在曲江注入溱水,溱水一路向南流淌,过浈阳等地,最后与西来之郁水汇合,最终在广州番禺附近入海。

溱水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所以广州前往江州的通道,无论水路、陆路都和溱水紧密相连,因此一个问题随之而来。

人员和物资从北往南走,可以借助溱水来个顺流而下,省时又省力,不过一旦反过来是自南向北走就十分吃力。

水路不好走可以走陆路,但问题是这条南北通道是沿着溱水展开的,那么就避不开浈阳峡。

浈阳,位于浈水入溱水口处,溱水经过浈阳后,会有一段水域位于峡谷之中,这段峡谷绵延数十里,两岸都是陡峭山壁,名为浈阳峡。

既然两岸都是陡峭山壁,那么陆路就无从谈起,所以往来浈阳峡只能走水路,区别是从北往南走为顺流,而从南往北是逆流。

逆水行舟费时费力,若果只是载人的客船倒还好,问题是载重数百甚至近千石的货船,要逆流而上就很吃力,需要船工奋力划桨、纤夫拼命拉纤。
首节 上一节 1303/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