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287节


“没呢。”

“那有去摸过鱼么?玩过泥巴么?捏过面人么?”

宇文维城一口气问了许多问题,见小舅舅都是摇头,他不由得奇怪,不过没有追问那么多,又拿出一件东西和对方分享起来。

用竹子做的唧筒,往唧筒两边塞上湿的纸团,然后拿推杆一捅,嘭的一声,另一端的纸团便射了出去。

眼花缭乱的玩具,让尉迟嘉德目不暇接,他比宇文维城大几岁,可玩起东西来反倒不如对方老练,而且和活蹦乱跳的外甥比起来,有些束手束脚。

尉迟嘉德,是故资中郡公尉迟谊之子,大象二年时,相州总管、蜀国公尉迟迥在邺城起兵反杨,派人到晋阳劝说并州总管李穆一同起事。

并州总管府治下有朔州,尉迟迥之子尉迟谊为朔州刺史,见着李穆举棋不定似乎要投向杨坚,便带着部曲往邺城潜行,结果半路被李穆抓获并送往长安。

不久之后尉迟谊遇害,尉迟迥和李穆的宿怨里又添新仇,所以后来周国攻入关中之后,尉迟迥没有放过李穆家族。

万幸的是,杨坚虽然杀了尉迟谊,但放过了他的几名幼子,没有将其送入蚕室净身,所以尉迟谊的血脉延续下来,这也是尉迟迥放过杨坚之弟杨瓒的一个原因。

从大象二年被关到后来为官军解救、回到祖父身边,尉迟谊的几个幼子渡过了将近八年的软禁生涯,他们的阿耶和阿娘没了,没有人对他们嘘寒问暖,成日生活在恐惧之中,所以造成性格上的软弱,变得唯唯诺诺。

尉迟嘉德比宇文维城大几岁,即便不说辈分,按着孩子们玩耍时的惯例,自然是年纪大的说了算,可如今反倒是宇文维城拿主意,玩什么、怎么玩,都是宇文维城说了算。

昨晚尉迟炽繁和母亲王氏彻夜长谈,所以今日睡过头,正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没了掣肘的宇文维城,此时愈发活跃起来。

见着小舅舅的竹蜻蜓挂在树上,急切间又没有竹竿去打,他二话不说便开始挽袖子。

胙国公府的仆人见状大惊,知道这位是要爬树但又不好硬拉着,西阳王府的小伴当们倒是尽职尽责,赶紧上前劝阻,奈何宇文维城动作极快,如同猴子般三两下便爬了上去。

那棵树不高,但人若跌下来也能摔得够呛,伴当们赶紧手拉着手组成人垫,等在宇文维城下方以防万一,这是熟得不能再熟的动作,在西阳时可多次派上用场。

“小心,小心...”

尉迟嘉德提心吊胆的喊着,但见着外甥灵活的在树上摇树枝,他也有冲动想爬树,但这不可能,因为仆人们会拦着,所以只能昂着头旁观。

树枝卡着的竹蜻蜓被宇文维城摇下,见着下面一群人呼喊着让自己下树,他却在树上显摆起来,其打算很简单,就是要展示自己的身手。

不远处的回廊下,两人驻足而立,其中一名是国公府管家,另一名中年男子静静地看着眼前一幕。

面带寒霜的尉迟炽繁转过回廊,领着侍女快步前进,方才她得侍女来报,说世子顽皮居然爬上树了,赶紧冲来花园兴师问罪,正好和那几人打了个照面,先是一愣,然后向着那中年人行礼:

“叔叔...”

“啊,是三娘啊,呵呵呵,那小家伙就是西阳王世子吧,身手不错嘛。”

尉迟勤笑道,见着尉迟炽繁心急如焚的样子,又看向那边树上的小家伙,笑了笑便继续前行,身后传来尉迟炽繁的喊声:“棘郎!”

话音刚落,小孩子们的惊呼随之而起。

。。。。。。

“你那女婿够狠,把林邑国的国都典...典冲给屠了,真是做得出啊,还命人日夜兼程将奏章送到邺城,生怕别人不知道。”

书房内,尉迟勤正与尉迟顺交谈,尉迟顺刚结束守孝不久,还没有从半隐居的状态中恢复过来,所以消息不是很灵通。

“林邑国?我记着是...岭表还要往南吧?”尉迟顺一下子没回过神,因为林邑这个名字实在是有些陌生,不过他知道女婿宇文温是在带兵攻打陈国岭表地区,所以大概能判断其方位。

“对,就是以前的日南郡,听说那里很热,甚至连太阳都在北面,真不知道那林邑王做了什么,惹得你女婿大动肝火。”

尉迟顺很快便想到女婿这么做的后果,开口问:“他屠了林邑国都?那...朝廷恐怕物议汹汹?”

“总有人不发牢骚就觉得难受不是?放心,西阳王的首尾处理得很好...其实这有什么好议论的!”

尉迟勤说到这里嗤之以鼻:“带兵打仗,就是要有一股狠劲,换做是我,要是林邑国不老实,一样要筑京观!”

听得女婿宇文温屠了人家国都还筑京观,尉迟顺颇为意外,他寻思着女婿的火气如此之大,莫非是被岭南炎热天气弄的?

“阿顺,伯父没说错,宇文家的二郎可真是不错,你啊,日后有得头痛了。”

尉迟顺笑了笑没有接话,尉迟勤是他堂弟,但两人年纪相仿,当年周国灭齐时,尉迟勤率军追击,把齐国太上皇高纬、皇帝高恒、太后胡氏等一众皇族抓了,立下第一大功。

算是如今尉迟家最会用兵的人,有他夸自己的女婿,尉迟顺这个做岳父的本该高兴,可是想到以后的时局,哪里高兴得起来。

“我呢,过几日便要离京,方才刚到丞相府走了一转,有些事想找你谈谈。”

尉迟勤收起笑容,开始切入正题:“不是我多事,如今伯父的丧期已过,你有何打算?”

第七十三章 凭什么

尉迟勤此次来和堂兄尉迟顺详谈,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打抱不平,因为尉迟顺最近的处境,让尉迟勤看不过去:凭什么?

尉迟顺作为故蜀王尉迟迥在世诸子当中的最年长者,又是嫡子,本是继承蜀王位的第一人选,结果不要说与蜀王位无缘,甚至守完孝之后连像样的实权职务都没有,作为堂弟的尉迟勤认为不妥。

尉迟勤是故蜀王尉迟迥的侄子,为故吴国公尉迟纲之子,虽然家中排行第二,但和兄长尉迟运是庶子,所以尉迟纲去世后,吴国公爵位由排行第三的嫡子尉迟安继承。

大家族的嫡庶之别,是导致嫡庶兄弟不和的常见原因,尉迟勤和嫡出的弟弟尉迟安关系不怎么样,但没有尉迟顺兄弟仨那么差。

大象二年时的变乱,吴国公尉迟安则很干脆的投靠了杨坚,与时任青州总管的尉迟勤形成鲜明对比。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尉迟勤有过疑虑,毕竟当时的杨坚代表着朝廷,而伯父尉迟迥的行为确实有些名不正,不过最后他还是考虑到家族利益,跟着伯父起兵。
首节 上一节 1287/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